我来说下个人的看法。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压制的根源在于中原王朝无力维持大规模的骑兵部队,长期来看只能守卫边境线,而北方游牧民族则善骑射,可以快速组建起来骑兵部队南下。
骑兵相对于步兵来说,它的机动性无与伦比。当北方游牧民族同中原王朝发生战争时,他们依靠骑兵的优势快速聚集大量兵力在漫长的北方边境上进行突破,打完就跑;而此时,中原王朝即使立马派兵支援也需要时间才能赶到。
所以给我们一种中原王朝无力反击的感觉。没办法,漫长的边境线上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的兵力过于庞大的兵力根本不是封建社会能负担得起来的。一般来说中原王朝统一之后,经过休养国力鼎盛,如果此时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便会组建骑兵部队,远征进入北方草原大漠打垮对方。
不过,也仅仅是打垮而不是彻底消灭或者是消灭了一个民族,但很快另一支游牧民族崛起,再次成为了王朝边患。此时战争的过度消耗已经让农耕社会无力支撑再次大规模的北征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卫好边境,不让对方突入进来。
中原王朝的反击时间很短,往往只集中在一、两位帝王的在位期间。然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王朝的国力急剧消耗,迫于现实压力只能转向休养生息。而之前组建的骑兵部队就会慢慢消失,无力维持他们的存在。
历代封建王朝无法长期维持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而北方的游牧民族则恰恰相反,他们的生存环境决定了,骑兵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基本组成,完全不需要耗费太大的人力、物力来供养。
从我们所处的东亚气候分布可以看到,从华北平原北部往北过了阴山后就了进入半干旱地区。降雨的减少使得这些地区完全不适宜农耕,不过该地区却拥有广阔的草原。因此,畜牧业成为了北方少数民族的主要产业,为了方便管理牛羊,学会骑马则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必备技能。
一旦北方游牧民族能够完全整合,便可以快速组建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面对自己南面邻居富足的生活,再看一下自己所处的苦寒之地,便经常南下或威胁或劫掠从中原王朝获得大量财物。
如此,北方的游牧民族可随时召集出来一支骑兵部队、还有南下攻打的动力,而中原王朝有实力反击对方的时间往往很短暂,即使有个别时候取得了胜利也无法长期维持下来。其结果就是中原王朝以防御为主,龟缩在边境线以内,等待必然发生的进攻。
这也是为什么历代会修筑长城的原因,以防御工事来为军队调动争取时间。而处于防守态势的中原王朝,肯定极其被动,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压制。
北方游牧民族善于弓马骑射,居无定所,因此侵略性较强,而且本身战斗力很强,我国古代各朝代多以农耕为主,安居乐业,因此对于外来的游击士侵略就会防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