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资料夏朝的资料

历史资料夏朝的资料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77 更新时间:2023/12/24 8:14:00

夏朝

[编辑本段]

(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废除部落传统的“禅让”制、杀死柏益称王而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部落王朝。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的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为大一统的商朝所代替。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夏朝都城几经变更。禹在确立王权后,就在有崇部落所在地嵩山之阳建立了阳城(河南登封市告成镇)作为都城。后又迁往阳翟(河南禹州)。

夏朝的建立

[编辑本段]

相传、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联盟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

禹的父亲崇伯,是雄据大河南岸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禹是来自中原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在成为部落联盟的“共主”之后,尝试组建军队,南征三苗,修建城池,制定刑法,奠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

禹老时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从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这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应该说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部分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部落的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坚决不出席钧台会。夏启调动军队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族。这次征讨使新生的专制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原始的民主推举制被强制取代。

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起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夏代末年,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夏代的国家制度

[编辑本段]

夏奴隶制部落王国是在原始公社制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原始公社制度逐渐解体的过程中,父权家长制家庭成为对它的一种摧垮力量。奴隶制国家的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就是以父权家长制家庭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在国家形成之后,各级贵族组织仍然要保持旧的血缘联系,严格区分姓氏。王室分封各部族,除保持它们所由出生的姓之外,又以封地建立新氏,大夫以邑为氏。在各级贵族之间,就依姓氏的区别建立了各自的宗族关系。这种宗族关系,虽然沿袭了旧的氏族组织的遗制,但在实际上是以父权家长制为核心,按其班辈高低和族属亲疏等关系来确定各级贵族的等级地位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末代君王桀与妹喜之间的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妹喜祸水红颜第一例红颜祸水“赞歌”在我们古老中国“传诵”了几千年,这第一顶帽子扣在了半信史时代的商末的一个女子身上。据说在东方有一个姓有施氏的弱小国家,因国小而力弱。就不敢与堂堂大夏为敌,很自然地像夏朝称臣纳贡,大夏国军桀喜欢捏软柿子,自然不会放过这次耀武扬威的机会,想建立和先祖一样的赫赫战功,灭掉

  • 夏朝的暴君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是桀,相传,桀不分昼夜饮酒取乐,他命人挖了一个可供三千人喝酒的大酒池,让臣喝下酒,醉了的就倒在就池里淹死,他和宫女们在一旁嬉戏取乐。最后,乘桀失去民心,被商汤打败,商朝建立。

  • 历史的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一位普通捷克士兵帅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个胖乎乎、性格外向、绝对不懂得粉饰现实的大兵由于不通世故,与现实产生了种种可笑的疏离,经历了各种遭遇的他,以一个欢乐憨傻的卑微人物形象瓦解了官僚体制的庞大压迫。战争是对人类的最大伤害,我第一次对战争发生疑惑是在读到莫泊桑的《羊脂球》,当时是从课文里学到了一

  • 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三国演义第六十回益州别驾张松张永年见曹操时说的,曹操新灭西凉马超韩遂,北方一统,张松本想去许都见曹操呈上西蜀地形图,把西川拱手让与曹丞相。但是曹操因张松长得很抱歉所以很轻视他,自慰无敌于天下,所以张松就简述了曹操的著名败仗。濮阳攻吕布,曹操为父报仇伐徐州不料吕布陈宫借机夺取了他当时的据点兖州、濮

  • 东汉末年到两晋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有哪些 有什么影响 对这些战役的成败有何感想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官渡之战,使东汉末年以来分裂的北方短暂一统将近一百年。曹操军1-2万,袁绍军10万(说七十万的纯胡扯)赤壁之战,奠定三国格局,孙权军:3万,刘备军:2万(步军1万,水军1万),曹操军20余万夷陵之战:刘备军7、8万,陆逊军5万石勒司马越之战:石勒军不到五万,西晋军超过10万,但是司马越中途死亡,继领

  • 三国两晋的大事年表(包括战争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军起义。公元189年董卓进洛阳。公元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城。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战袁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军。公元214年刘备进占益州。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称帝,国号魏。东汉亡。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

  • 秦朝到晋朝重大战役的名称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列举参展人数30万以上的1.23年昆阳之战,参战估计:43万新莽40万VS汉军3万论:以少胜多经典战役2.前389年阴晋之战,参战估计:55万秦国50万VS魏国5万论:以少胜多不假,但是秦军兵力存疑3.前251年代之战,参战估计:73万燕国60万VS赵国13万论:此战兵力扯淡4.前293年伊阙之战,

  • 谁能帮我列出我国各个朝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

  • 商朝成汤社稷多少年江山被商纣王断送?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时间BC1600---BC1046约从公元前17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商代是继夏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二个世袭制王朝时代。自太乙(汤)至帝辛(纣),共十七世、三十一王,前后经历了将近六百年。商汤立国后,汲取夏代灭亡的深刻教训,废除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的政策,使商王国内

  • 成汤是哪一部落的首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商人部落的首领。商汤(?—约前1588年),子姓,名履,庙号太祖,河南商丘人。商朝的开国君主,前1617-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君主)。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殷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人部落首领。商汤革命是政治上的一项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