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纣王为何不惜亡国都要执意要剿灭东夷呢?

纣王为何不惜亡国都要执意要剿灭东夷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4/1/25 14:51:17

时期,东夷叛乱,商朝派大军征伐。这在献中屡有记载。

如《左传》昭公四年云:「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又如同书昭公十一[1]年曰:「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似乎商朝的灭亡因为纣王执意剿灭东夷导致的。暂且不说征伐东夷是不是灭商的主要原因。但可足见征伐东夷极大地耗损了商朝的国力。

那么既然如此,纣王为何举全国之力,甚至不惜赌上国运去征伐东夷呢?

首先,我们需了解当时的政治环境。商朝前任君王帝乙归天后,商朝四周蠢蠢欲动。

北有鬼方,南有南蛮,特别是东伯侯,西伯侯。更是虎视眈眈,窥伺着中央王位。

商朝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微子对王位早已有所窥伺,使得商朝内部政治环境动荡不安。

在这么一个环境下,纣王即位了。纣王首先针对四方的军事威胁特意弄了一个军事演习。(军事演习可不是近代才有哦,早在商朝就存在了。)

命令四周伯侯前来参加(当时四方伯侯对于商朝属于藩属关系)。

三方伯侯皆带兵参加,就唯独东伯侯缺席(公然抗命)。纣王大怒,誓要剿灭东夷。于是发动全部兵马剑指东夷。

付东夷的战争中,纣王一方占尽优势。为了永绝后患,纣王甚至建起了一条通往东夷的大道,以便迅速调兵镇压东夷人的反抗。

夷人尽管善弓,但商军的箭镞以青铜打造,精巧而锋利,其射程远、杀伤力大,而且商军作战部队中甚至出现了“象队”,古书上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当时中原地带气候潮湿,有大象在那里生存)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大胜。

表面上看来,是因为东伯侯公然抗命,导致为东夷招来杀身之祸。可商朝跟东夷已交战几十余年。光是抗命也早已不是一次两次了,为何这次偏偏为东夷招来杀身之祸呢?

我们暂且从其他角度出发,东夷有什么值得商朝与之交战?征伐东夷能给商朝带来什么?

这就需要我们去考虑东夷的位置了,东夷地处大陆东部及东南部。控制着大量的盐铁矿产。盛产珠宝美玉。在当时,光是盐可就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这便是后来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原因之一。

而商朝控制的区域盐铁矿稀少,每年都需要从东夷购买盐铁。还有珠宝美玉更是王公贵族喜爱之物(纣王亦喜美玉,这也是征伐东夷的原因之一)两者都较大程度消耗了商朝的财力。

一旦征伐东夷取得胜利,商朝将获得盐铁,珠宝的控制权。极大的节约了商朝的财力。增强商朝的国力,更有利于纣王对其他部落的征伐。使得纣王自身及商朝获得最大的利益。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费仲向纣王提议杀了四大诸侯,为什么不杀东伯侯?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费仲是个很有能力,很有野心的人。他翻手之间便想到了除掉姜皇后的主意,而且他采用的办法是谋反,让姜皇后根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所以,费仲要除掉四大诸侯,其实也是为了商朝着想!正如他所言,四大诸侯死了,八百诸侯群龙无首,不反叛便好,纵然他们真敢反了,但商朝有闻仲、黄飞虎等人,很快便能将反贼给镇压。看后来的

  • 商朝地方伯侯对天孓有什么权利和义务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商王对参加联盟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商朝时,国王并不能决对支配各附属国,各附属国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很大的自主权。商朝中央政权对商族地区的管理相当严密,

  • 商纣王的儿子在周武王死后起兵,是怎么被姜子牙打败的?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末代帝王叫帝辛,帝辛天资聪颖,闻见甚敏,才力过人。继位后,重视扩张领土,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而且商纣王还处心积虑从各大诸侯手中将权力收回,可以说,如果帝辛成功了,他将是仅次于商朝的开国帝王汤的一代伟大帝王。但一般天赋绝伦的帝王,都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刚

  • 西伯侯和商朝打了几年的杖才推翻商朝建立周朝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5年啊!!!!!!先周人物。姬昌(生卒年不详)即周文王,季历之子,西周奠基人。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50年。《史记周本纪》说他能继承后稷、公刘开创的事业,仿效祖父古公直父和父亲季历制定的法度,实行仁政,敬老爱幼,礼贤下土,治理岐山下的周族根据地。在治岐期间,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

  • 商朝时期的西伯侯真的有100个儿子?都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这几个都是真的有史料可查的其余没有考证多数是传说的姬昌百子周文王可考证的儿子有17个:姬伯邑考、姬发、姬鲜、姬旦、姬?#93;、姬度、姬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姬聃、郧叔武、毛叔郑、毕公高、姬葡、姬伯廖、姬虞仲姬伯邑考:文王姬昌之子。武王同母兄弟十人老大。母太姒。姬发:周武王。同母兄弟十人二。

  • 殷商四大伯侯,纣王为什么不敢杀姬昌?姬昌的背景很深吗?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姬昌的西周发展是四大伯侯中最为强盛的,并且他们身后还有竹戎、鬼戎等部落的支持,纣王如果杀死姬昌,这些势力一旦起义造反,那么商朝必亡。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纣王只能将姬昌释放。姬昌当时的西周发展是很昌盛的,而且他的背后还有很多其他部落的支持,如果杀了他,其他的部落肯定会攻打纣王,因此只能放了他

  • 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主要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历史变迁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对在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是指在秦统一全国以前的历史朝代,主要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所以该论述正确,本题属于基本概念的考查。春秋末年,列国兼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方的秦,中原以北的晋,东方的齐、燕,南方的楚、吴、越。战国早期,上述大国,除吴于公元前473年被越所灭,全都保存下来。秦国、燕国实力较弱

  • 战争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基本可分为冷兵器和热兵器两个时代,两个时代中又有不同的时期.最早的战争形态是石器时代的部落械斗,和街上混混打架一样,双方男壮为了争夺食物水源女人碰到一起互相对骂推搡,然后拿着木棍石斧互砍,然后还吃对方的肉,野蛮.接着人类有了青铜器,国王给士兵们装备上青铜兵器,双方列阵战斗.,这个时代也开始产生了真正

  • 商朝至战国时期我国的文字是怎样演变的?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文字演变过程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金文(钟鼎文):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

  • 春秋时期诸侯国与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变化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变化可以用两点概括:1、小国和弱国多被大国兼并。2、大国中也有变化:晋国一分为三---赵国,魏国,韩国。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是在春秋后期称霸的,但是现在。。。齐国发生田氏代齐,即国君换成姓田的,不是原来姜家的天下了。最后余下最强的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剩下的小国如鲁国,卫国,宋国等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