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觉得夏朝和商灭亡的共同原因主要还是统治者的暴政。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加快了王朝的灭亡。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等等战争都是为了反抗奴隶制国家暴虐,也可以说是奴隶主贵族争权夺利的战争,举行暴动的是平民和奴隶,是正义的战争。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普遍现象。
启示嘛,无非就是勤政爱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理都懂,所以反抗成功后推荐出来的统治者刚开始还是为民服务的,时间久了就……
夏王朝是如何灭亡的?
夏朝的灭亡:夏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那么夏朝是如何灭亡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建立的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存在太康失政的问题),400多年,后为商朝所灭。
夏朝延续了400多年,到夏桀姒履癸统治时,已是危机四伏。他宠信王后喜,重用嬖臣,残杀忠臣关龙逄,并对民众及所属方国、部落进行残酷的压榨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与反对。《竹书纪年》记载,夏桀“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通鉴外纪》记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夏桀把自己比作太阳,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民众愤慨地诅咒他:“时日易丧,予偕女皆亡(太阳啊你什么时候要灭亡,我们愿意跟你一起灭亡)”。在夏朝逐渐衰落的过程中,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商汤继位后,将部族统治中心迁到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并积极筹措攻夏立国的计划。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兴兵伐夏,在战前他举行了隆重的誓师仪式,《尚书序》记载: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誓师后商汤选良车70乘,“必死之士”6000人,联合各方国军队,采取战略大迂回,绕道至夏都以西突袭夏都,夏桀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同商汤军在鸣条展开决战。
决战中商汤军奋勇作战,一举击败了夏桀的主力部队,夏桀败退后归依于属国三(今山东省定陶县东一带)。商汤乘胜攻灭了三,夏桀率少数残部逃往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不久病死。商汤回师西亳(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召开了众多诸侯参加的“景亳之命”大会,得到3000诸侯的拥护,取得了天下之主地位,夏朝正式宣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