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特洛伊战争与武王伐纣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特洛伊战争与武王伐纣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59 更新时间:2024/2/23 19:01:20

一,两者都代表了明的发源地。中国是东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二,两者的故事背景时间大致相同。都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三,两者都以战争为线索。一个是“武伐纣”,一个是“特洛伊战争”四,两者的战争中都以女人为导火索。“特洛伊战争”是因“海伦”.“武王伐纣”是因“妲己”五,两者都有神的战斗,

特洛伊战争简介

公元前1193年,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兴兵讨伐特洛伊。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希腊军队特洛伊勇士们对峙长达10年之久,最后英雄奥德修斯献上妙计,让希腊士兵全部登上战船,制造撤兵的假相,并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高兴地把木马当作战利品抬进城去。当晚,正当特洛伊人沉湎于美酒和歌舞的时候,藏在木马腹内的20名希腊士兵杀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特洛伊立刻被攻陷,杀掠和大火将整个城市毁灭。

什么是特洛伊战争

在今天土耳其境内西北查纳卡省境内坐落着一座古堡,相传为特洛伊所建,故得名特洛伊。三千多年前(公元前13世纪末),特洛伊爆发了一场神、人共同参与的战争特洛伊战争。闻名于世的《荷马史诗》便取材于这场战争。

关于这场战争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在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上有一个神的天国,住着掌管一切的天神宙斯和王后赫拉,他们有成群的儿女,如智慧女神雅典娜、太阳神波罗、海神波赛冬、战神阿瑞斯等,他们威力无穷,拥有种种特权。一天,大地之神感到负担太重,请求宙斯减少压在他身上的人口,宙斯便制造了互相残杀的“特洛伊战争”。

不过,人们关于这场战争的经过,主要还是从《荷马史诗》中了解到的:一次,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渡海到斯巴达(古希腊的一个城邦)做客,适逢斯巴达王麦涅拉俄斯外出奔丧。王后海伦接待了他,海伦美艳动人,深深吸引了帕里斯,帕里斯设法拐走了海伦。麦涅拉俄斯闻讯赶回,但已追赶不上。他自己的哥哥迈锡尼王阿加门农求援,阿加门农号令希腊盟友,组成一支拥有1186只战舰和10万大军的联军,直奔特洛伊城下。阿加门农手下拥有众多良将,如勇猛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善于辞令的涅斯托尔、大嗓门的狄奥麦德斯。特洛伊人在王子赫克托尔率领下,联合附近部落,殊死抵抗。希腊联军连续九年攻不下特洛伊城。到第十年,联军将领间发生争吵,阿喀琉斯退出战斗,特洛伊人趁机反攻,希腊联军损失惨重。直到阿喀琉斯重返战斗杀死赫克托尔,阿卡亚人(即希腊人)方转败为胜。但特洛伊城堡依然岿然不动,难以攻克。

随后一个叫伊派俄斯的人,在女神雅典娜的授意下,献出一计:阿卡亚人烧毁了自己的营帐,佯称回国,在特洛伊城外留下一只大木马,里面躲藏了许多勇士,包括俄底修斯。特洛伊人信以为真,将木马当作战利品拖回城内。这时只有海神庙的祭司拉奥孔怀疑这匹木马,警告特洛伊人:“你们怎能相信敌人留下的东西没有诡计呢?”雅典娜立刻派两条毒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缠住,还咬死了他们,特洛伊人惊慌失色,以为拉奥孔冒犯了神灵,便不再怀疑木马有诈。

当晚,特洛伊人载歌载舞,大摆酒宴,欢庆胜利。深夜,人们尽兴而散,疲劳的特洛伊人进入梦乡,城市死一般寂静。这时阿卡亚的勇士从木马里爬出,偷偷打开城门,等候在城外的联军一涌而入,围攻十年不下的特洛伊城就此陷落,特洛伊城被洗劫一空,青年男子被杀,妇女儿童沦为俘虏,昔日繁华的城堡顿时成为一片废墟。由此,西方人将“特洛伊木马”喻为用诡计欺骗别人,流传沿用至今。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特洛伊战争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斯巴达国王美丽的妻子海伦被特洛伊城的王子拐走,斯巴达国王恼羞成怒,联合雅典组成讨伐特洛伊城的大军,战事刚开始时,特洛伊城守军据城顽抗,希腊联军久攻特洛伊城不克,奥德修斯用木马计使自己和一些希腊勇士混进了特洛伊城,并和城外的希腊联军里应外合一举攻破特洛伊,希腊军队为了报复特洛伊的顽抗而焚城,历史上久负

  • 特洛伊战争是发生在那个时期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特洛伊战争发生在迈锡尼文明时期。迈锡尼文明是世界早期较为发达的文明,兴盛于公元前15世纪~前12世纪,最鼎盛的时期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这支文明的创造者已被证实是古希腊人的一支,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希腊人”的称呼,他们被称作阿卡亚人。阿卡亚人大约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从巴尔干半岛迁徙到古希腊

  • 特洛伊历史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特洛伊是爱琴海文明迈锡尼时期土耳其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城邦,而爱琴海文明在希波战争前几百年就已经灭了,所以特洛伊战争在前,希波战争在后。

  • 商女不知亡国恨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问题推向一个女子?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小小女子,如何能有那么大的眼界,她的悲伤快乐还不能与国家大事联系。一个国家的兴旺虽说匹夫有责,可是小小女子又能做些什么呢?崖山之后无中国之类的话是日本人说的,刻意贬低中国宋以后的文明,实际上中国从来都不是单一民族国家,不止是商朝,辽金元清,就连隋朝唐朝都是有很多少数民族的血液,隋唐脱胎于鲜卑族的北周

  • 项羽封了刘邦为汉王刘邦再反项羽算不算不仁不义?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迁在给陈平写传的时候,特意记述了一段陈平分肉的事迹。陈平分完之后,大家都称赞陈平分配得好。为什么分肉分得好都能记入史册?因为分配完了能得到大家都认可太难了!项羽撇开了楚怀王,以西楚霸王的名义主持分封。项羽分封的是否公正,暂且先不谈。反正是分封完了之后,就有很多人对此结果不满意。不仅得到实惠分到大

  • 商纣王为何亡国,真的是犯了低级错误吗?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纣王的亡国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我个人认为,他的亡国在于没有处理好内忧外患这个问题!一、纣王的内部是很不稳的!杀了比干,贬了商容,甚至是变法不用贵戚旧臣,这些导致中央内部不稳的事都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中央对地方控制太弱!商朝实质上就是一个邦联政府,地方诸侯有军政、财税、人事大权,中央管不了他们,他们

  • 为什么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话,我的理解如下:一,出处:这两句诗出自杜牧的感怀诗《泊秦淮》,全诗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一句描绘柔和幽静,浮动流走,淡雅的水边夜色;第二句照应诗题,启动下文,网络全篇。后两句抒发情感,幽静中奇峰突起,振聋发聩

  • 夏商周属于什么社会?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太遥远,不好界定,但是根据史料,应该是部落型的社会。商朝由于政教合一,实行残酷的人祭制度,必须要求有大量的奴隶可供使用。因此,商朝频繁向周边拓展和开战,仅商朝末年的牧野之战之前,朝歌尚有十几万的东夷奴隶,正是因为他们在阵前反戈,流血漂橹,才导致殷商亡国。而且,当时的西周得到羌人的绝对支持。为什么

  • 纣王为何不惜亡国都要执意要剿灭东夷?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纣王,即帝辛,商朝末代国王。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纣王征东夷,堪与秦始皇南征百越相提并论。由于史料的缺乏,史书中对于此次征伐的具体过程语焉不详,且东夷的具体范围也有争议:李学勤主山东说,郭沫若主安徽淮水流域说。但不管东夷到底在山东还是江淮,此次征服运动的目的大致有二:其一,将东夷

  • 春秋战国大屠杀事件有哪些?尤其平民百姓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日子都在血雨腥风中飘摇,诞生于中国的灾乱之中。仅以战争为例,在商朝的《卜辞》中就记载了各种战争61次。而据《春秋》记载,在春秋时期242年间各种战争448次。到了战国时期,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222次。秦人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司马迁记载:秦国攻魏杀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