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本来能抵挡清军的"夷丁突骑",为何没阻拦清军呢?

本来能抵挡清军的"夷丁突骑",为何没阻拦清军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83 更新时间:2024/1/15 12:26:40

军队的强弱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国家整体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之一,而其中能在军队称得上精锐二字的部队,那更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高度最为突出的代表。而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支名叫“夷丁突骑”的部队,便是明末时期仅存的精锐部队了。

那么这支“夷丁突骑”的战力究竟有多强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的剖析一下。

首先,从“夷丁突骑”的历史来看。

因为,“夷”这个字在古代时期一般所指的都是中原汉族对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统称。所以,我们从“夷丁突骑”这支部队的名号便能够看得出来,该部队中的绝大多数兵员皆是以北方的少数民族人员组建而成。

根据《明季北略》中所记载的内容所述,吴三桂在镇守山海关时,他麾下的精兵一共有4万余人,其中辽民有7到8万左右,并且皆是骁勇善战的士卒。然而,夷丁突骑的数量虽仅有数千人马,可他们却是这里面最为悍勇的部队。

而史书上对夷丁突骑的描述,更是用“敌望之辄遁”来形容。这句话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说敌人在见到夷丁突骑之后,还未战便已经被吓得掉头跑路了。由此可见,夷丁突骑的战斗力之强确实是有据可查。

自打天二年(也就是1622年),袁崇焕觐见明熹宗朱由校时被破格提拔于兵部任职之后,没过多久他便在自荐之下主动请缨前往辽东镇守山海关。而当时曾将清军挡在山海关外寸步难进的“关宁军”,便是袁崇焕在经营辽东时练出的一支精锐劲旅。而吴三桂接手了镇守山海关的重任后,这些由袁崇焕带出来的“关宁军”自然也就是明末军队的最强战力代表,同时也是成为了左右着政局变换的一股主要力量。

正如《明季北略》中所说,明末时期的辽东军团(也就是关宁军)已经算是当时大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了。而这“夷丁突骑”身为辽东军团统帅吴三桂的亲兵,更是由整个辽东军团中拔尖的精锐组建而成。换句话说,关宁军若是将天下精锐集于一身的部队,那么夷丁突骑便是将关宁军精锐集于一身的部队。毫不夸张地说,夷丁突骑绝对称得上是明末军队里面精锐中的精锐了。

其次,从“夷丁突骑”的战绩来看。

明末农民起义发展到最为鼎盛的时期,“闯王”李自成曾亲自指挥着10万大顺军进逼山海关。当时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虽说麾下仍有“关宁军”精锐在手,可面对一路势如破竹士气高涨的大顺军仍旧是没有十足的信心。

最终,双方在山海关展开激战。随着战况越拖越久,吴三桂布置的防御体系也渐渐出现了不堪重负的迹象。眼看山海关就要被大顺军攻破之时,夷丁突骑在危急时刻赶来援救,这才力挽狂澜挡住大顺军的猛攻。

甚至,最后吴三桂打到几乎山穷水尽实在挡不住李自成的攻势时。还是全凭“夷丁突骑”这支仅剩数百人的精兵才得以突围成功。此后所发生的事情,相信大家也都非常清楚了。吴三桂突围后联合清军一举击败了李自成的大顺军,满洲八旗自此入主中原建立大清王朝。

由此可见,如果单论军队战斗力强弱的话,“夷丁突骑”这支出自于关宁军的精锐部队,其战力绝对远胜于闯军和清军。毕竟,清军多年未能入关,以及李自成的战败皆与这支部队有着莫大的关系。

只可惜这支堪称北方人骄傲的“夷丁突骑”,最后却未能坚守住抵挡清军入关的初衷,反倒是成为其入主中原的助力。不过,军人本就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他们的铁蹄驱向何方终究还是得听从统帅吴三桂的一句命令。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高欢是如何打击尔朱氏集团的?高欢攻尔朱氏之战的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史风云

    高欢攻尔朱氏之战发生于北魏普泰元年(531)至永熙二年(533),是北魏尔朱氏和高欢两派势力为争夺朝政控制权,在韩陵山(今河南安阳东北)地区进行的战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经过普泰二年正月,高欢军挖地道,以柱支撑,掘至邺城下,焚柱陷城,克邺,擒刘诞。三月,元朗率百

  • "却月阵"有多厉害?刘裕凭借两千步兵胜三万骑兵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却月阵是中国古代兵车战法中的一种战法。按照《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八》还记载,刘裕用“却月阵”,以2000步兵大破北魏3万精锐骑兵。刘裕的军事思想非常丰富,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善于指挥步兵、水军作战,还善于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其中以“却月阵”

  • 明朝起义军首领高迎祥亲自尝试"子午谷奇谋",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史风云

    诸葛亮遗留了这件东西,他人捡到后,被明朝皇帝斩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话说提起明代末年的农人叛逆军,人人都晓得李自成、张献忠,有个义军领袖,名气和影响都远超这2人之上,他若不死,进京师做天子是轮不到李自成的。这团体就是明末义军晚期统帅、被朝廷称为“流贼魁首”的高迎祥。高迎祥

  • 白狼山之战:曹操基本统一了中国北方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东汉末年(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之前,临时持麾的张辽就已经指挥先锋部队击破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因此,白狼山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役的结果曹操方面取

  • 历史上的卤城之战是谁胜利了?详解卤城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卤城之战的故事。诸葛亮率军第四次进攻魏国,司马懿驻守长安,司马懿进兵喻麋,对战诸葛亮,即卤城之战。史书上对此后的作战却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晋书·宣帝纪》: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

  • 牧野之战是是一场殊死搏斗,为什么出兵时大家会"前歌后舞"?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史风云

    说到牧野之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关于牧野之战,史书留下不少描述,让后人了解了三千年前的那一场决定商周命运的战争,但也有不少记载令人读来费解,其中之一是牧野之战中“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屈原《天问》:武王三军,人人乐战,并载驱载驰,赴敌争先,前歌后舞,

  • 兴势之战的背景是什么?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兴势之战的具体经过吧。兴势之战是指三国时期魏军蜀汉军于兴势(今陕西洋县北)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蜀军击退魏军进攻。曹爽不听劝告,大肆进攻,结果失败,为日后的倒台埋下伏笔。景初三年(239年),魏明

  • 牧野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战史风云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

  • 钟离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史风云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魏梁二次钟离之战、邵阳洲之捷,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天监五年(506年),梁军在洛口溃败之后,北魏中山王元英请求乘胜荡平东南,得到北魏宣武帝允准。同年十月,元英率领号称百万之众的大军包围钟离城,北

  • 鸣条之战是夏王朝灭亡的转折点,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史风云

    夏朝末年(约公元前1600年)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汤曾率领商部士兵与夏朝军队在鸣条进行了一次决战,史称鸣条之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宁陵县北),保障商都南亳(山东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