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的绝唱

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的绝唱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73 更新时间:2024/1/16 10:20:11

本能寺之变简介

本能寺之变发生在日本天正10年6月2日(公历1582年6月21日)凌晨,织田信长的得力部下明智光秀在京都的本能寺中起兵谋反,杀害其主君信长。日本历史也由此被改写。

本能寺之变是日本史上最大也最有名的政变。


本能寺之变的过程

一、光秀叛变

天正10年(1582年),织田信长消灭了甲斐的武田氏,统一天下指日可待。5月,负责中国攻略的羽柴秀吉军面对国安芸利氏40000大军,信长发出援兵请求。

5月15日到17日之间,明智光秀负责招待长年与武田胜赖交战的德川家康。织田信长召唤德川家康到安土城晋见,据说当时由于光秀办事疏忽,被解除了招待的负责人职务。15日羽柴秀吉传来求援的消息,17日织田信长命令光秀返回其属地阪本城并准备出战。

5月26日,光秀领军来到丹波龟山城,做好了出战的准备。28,29日,他参拜了爱宕神社,并留下了“时在今日,天下当倾”(时は今天が下知る五月哉)”的名句。

天正10年(1582年)6月1日,信长援军35000人出阵,其中包括出阵出云、石见的明智光秀军;自己仅带不到100人,从安土城出发,当夜织田信长下榻京都本能寺,召来国手日海尚(即本因坊算砂)和鹿盐利玄对弈为戏。

据说此局下出了罕见的三劫连环无胜负局,包括信长在内,观者皆惊。当日晚间,信长召来长男信忠欢宴,宴后信忠返回妙觉寺就寝。此时已有谋反之心的明智光秀回到居城和手下重臣斋藤内藏介利三、明智左马介光春等商议,认为自己取代信长的时机已经成熟。

当夜,明智军13000人出阵。第一队大将明智左马介光春四天但马、村上和泉、三宅式部、妻木主计3700人第二队大将明智治左卫门藤田伝五郎、并河扫部介、伊势与三郎、松田太郎左卫门约4000人本队总大将明智光秀明智十郎左卫门、荒木山城守、荒木友之丞、诹访飞騨守、斋藤内藏介、奥田宫内、御牧三左卫门3200余人。

天正10年(1582年)6月1日半夜,明智军到达京都。明智左马介光春攻织田信长泊宿的本能寺,明智治左卫门攻二条城和织田信忠泊宿的妙觉寺,明智光秀坐镇三条堀河。本能寺更是被重重包围,第一重四天王但马,第二重村上和泉,第三重三宅式部;且本能寺周围所有的出口都有2~300人负责把守。

6月1日子时,明智军完成包围工作。听到四周的动静后,小姓们开始骚乱。信长最初还以为是侍卫们吵架,刚才爬起身准备斥责,(就像当初今川义元遭遇偷袭时一样)忽听铁炮发射之声,阵阵鸣响--

“定然有人反叛,去,看看叛者是谁?!”信长命令小姓森兰丸说。

森兰丸出去了一会儿,匆匆跑回禀报:“是桔梗旗印,像是惟任日向守的部队!”信长大惊:“光秀吗……”“一定会失败”

兰丸所指的,正是信长麾下大将明智光秀,他当时官位为正六位下日向守,因曾通过信长向朝廷求得“惟任”的古老姓氏,因此习惯被称为“惟任日向守”。知道明智光秀谋反后,织田信长亲自上阵,率小姓众奋战,但始终是寡不敌众。

御马屋附近马郎、藤八、岩、新六、彦一、弥六、熊、小驹若、虎若等二十四人战死;御殿内小姓森乱、森力、森坊兄弟三人、小河爱平、高桥虎松、金森义入、菅屋角藏、鱼住胜七、武田喜太郎、大冢又一郎、狩野又九郎、蒲田与五郎、今川孙二郎、落合小八郎、伊藤彦作、久々利龟、种田龟、针弥、饭河宫松、山田弥太郎、祖父江孙、柏原锅兄弟、平尾久助、大冢孙三、浅甚介、小仓松寿等战死。

织田信长见大势已去,切腹自杀,但奇怪的是在本能寺内竟然没有人找到信长的尸体。信忠率本队1500人前往救援其父失败,于京都二条城内自杀。就是这短短两三个小时改变了整个战国的历史。

光秀之谋叛,普遍认为是临时起意,策划时间并不很长,但即便如此,以后事倒推,似乎也隐藏着许多不为当时人重视的蛛丝马迹。

在受命西援羽柴秀吉,与毛利军对战后,明智光秀从安土返回自己的本城——近江坂本,五月二十六日再到丹波龟山。翌日,他前往爱宕山参拜,祈祷获胜。二十八日,在爱宕山威德院西坊中,召来著名的连歌师里村绍巴等饮酒唱和,这就是著名的《爱宕百韵》。

当时光秀所做的连歌中有一句为“ときは今天が下しる五月哉”,意为:“这细雨绵绵的五月天啊。”然而,土岐在日语中的发音正是“とき”,而明智光秀即出身于土岐氏庶流,如果“とき”确为双关语的话,即可解释成:“五月间,土岐氏取得了天下!”

据说连歌唱和时,光秀曾询问里村绍巴本能寺外濠沟的深浅,绍巴回答说:“只是普通寺庙,无濠--将军问此意?”光秀笑笑,随即闭口不语。但他分明在进行凝重的思索,以致于吃粽子的时候,竟然出神得忘了剥除粽叶。当晚,光秀与绍巴同榻而眠,辗转反侧,隐有叹息声,绍巴问他,他却说是在思索诗句。

标签: 本能寺之变织田长的绝唱本能寺之变

更多文章

  • 北条时宗生平经历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条时,宗,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北条时,宗,

    北条时宗简介北条时宗(ほうじょうときむね),日本历史上杰出的抗元爱国英雄,日本镰仓时代中期武将,镰仓幕府第八代执权。五代执权北条时赖之子。幼名正寿,通称相模太郎,也称法光寺殿。北条时宗出生于世袭镰仓幕府执权一职的北条氏嫡流得宗家,蒙古帝国对日本增加施压时,就任执权。曾多次拒绝蒙古大汗忽必烈建交、纳贡

  • 卡尔马联盟兴衰史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卡尔,马联盟,马,联盟,兴衰,史,卡尔,马联盟,马,

    卡尔马联盟简介卡尔马联盟(丹麦语/瑞典语/挪威语:Kalmarunionen,1397年-1524年),亦作卡尔马联合或卡尔马同盟,是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由丹麦、瑞典(包括南芬兰)和挪威组成的斯堪的纳维亚共主邦联。1397年6月在瑞典卡尔马城结成的斯堪的那维亚国家共主邦联,挪威、瑞典和丹麦三个王国

  •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瓜分世界的条约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瓜分,世界,的,托,

    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简介《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或译为《托德西拉斯条约》)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于1494年6月7日,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的托尔德西里亚斯签订的一份旨在瓜分新世界的协议。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背景自从1454年,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敕书,把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发现的领土送给葡萄牙人之后,富有强大经

  • 教皇子午线──人类史上第一次瓜分地球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教皇,子午线,─,人类,史上,第一次,瓜分,地球,

    教皇子午线简介教皇子午线是1493年5月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德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德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当时西

  • 喝酒要先碰杯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喝酒,要,先,碰杯,最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碰杯,宴会、酒会等活动中表示祝贺的一种礼仪。碰杯是怎么来的?据说古代的罗马崇尚武功,常常开展“角力”竞技。竞技前选手们习惯于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由于酒是事先准备的,为了防止心术不正的人在给对方喝的酒中放毒药,人们想出一种防范的方法,即在角力前,双方各将自己的酒向对方的酒杯中倾注一些。以后,便逐渐

  • 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中将是否被清朝击毙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中将,是否,被,清朝,

    法国海军司令孤拔简介孤拔(1827年6月26日-1885年6月11日)法国海军中将,也是一个老资格的殖民军队将领,指挥过北非中亚法属殖民地的多次侵略战争,他比刘铭传大九岁,也很富有近代战争指挥经验。1883年被任命为法国交趾支那舰队司令,率海陆远征军攻入越南,强迫越南王府订立第二次《顺化条约》,当年

  • 伊索寓言的十个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伊索寓言,的,十个,小,故事,一,、,掉在井,里,

    一、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

  • 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她为人民甘愿裸身骑马过街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马背上,马,背上,的,戈黛娃,夫人,—,她,为人民,

    戈黛娃夫人简介戈黛娃夫人是一名英格兰盎格鲁—萨克逊的贵族妇女,传说她为了争取减免丈夫强加于市民们的重税,裸体骑马绕行考文垂的大街。据说戈黛娃夫人是麦西亚伯爵利奥夫里克(Leofric,EarlofMercia)美丽的妻子。戈黛娃夫人历史依据传说,戈黛娃夫人是麦西亚伯爵利奥夫里克(Leofric,Ea

  • 达芬奇名画作品赏析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达芬奇,名画,作品赏析,达芬奇,简介,列奥,

    达芬奇简介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diserPieroda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是一个博学者:在绘画

  • 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拉,斐尔,的,代表,作品有,

    拉斐尔简介拉斐尔·桑西(1483年3月28日或4月6日—1520年4月6日),常称为拉斐尔(Raphael),意大利著名画家,也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