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毁坏圣像运动发展历程及影响有哪些

毁坏圣像运动发展历程及影响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23 更新时间:2024/1/21 10:10:08

毁坏圣像运动简介

指8世纪到9世纪之间(有更精准的说是726年至843年期间,一说717年至843年之间)东罗马帝国间关于圣像崇拜问题的争论,以及其中数位皇帝所推行的相关政策。

从726年皇帝利奥三世颁布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为开端,至843年幼帝米海尔三世统治时期,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为止,持续了117年。

其目的是要打击东西教会分裂前的罗马教会与希腊教会在境内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内贵族一直垂涎教会的土地,希望藉以没收教会财产。

毁坏圣像运动几个阶段

一、利奥三世时期

利奥三世为首位推行此运动的皇帝。利奥三世在726-730年间,两度宣布反对供奉圣像的诏令,是为破坏圣像运动。

首先他在726年,颁布了《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中止了君士坦丁堡及各省的一切关于偶像崇拜的活动,同时大批教会的土地被充公,剩下的土地亦必须交税,教会被取缔,大批修士还俗,恢复了劳动人民的本色,征用教会产业,宣布没收意大利南部什一税。

730年,他召开宗教会议,撤换了反对运动的大教长日耳曼努,代了是拥护运动的大教长纳斯塔西乌斯,并制定了有关的宗教法规,为此运动提供了宗教上理论的依据。

教皇额我略二世对此表达强烈抗议,部分意大利希腊地区更爆发了人民起义,727年,拉纳更因此脱离帝国的统治,731年,额我略二世更宣布开除利奥三世和全体圣像破坏者的教籍,不过都无阻破坏圣像运动的进行。

二、君士坦丁五世时期

利奥三世于740年去世,利奥三世的儿子君士坦丁五世子承父业,继续推行此运动,虽然运动因阿尔塔瓦兹德中途夺位而暂停,但在743年,君士坦丁五世复位后再次推行,大量的圣像艺术品焚毁,教堂内的圣像雕刻被石灰水洗清。

破坏圣像运动的推行一直打击教会的收入及发展,更重要的是破坏圣像运动一直在教会中未找到定案,此运动一直激发各教义派别的矛盾,令社会处于不安的情绪,结果君士坦丁五世得此加强集权统治。

754年,君士坦丁五世更于一次宗教会议中,将圣像崇拜的拥护者大马士革的圣约翰遂出教会。另一方面,教皇哈德良一世为了救助受到君士坦丁五世迫害的信徒,于782年,复修了希腊咏经团圣母堂,作为收容逃难信友。

三、伊琳娜女皇时期

君士坦丁六世继位,但由于年幼由伊琳娜女皇摄政,但伊琳娜女皇很快就废掉君士坦丁六世的皇位,伊琳娜女皇和支持圣像派妥协。

教宗哈德良一世得以在787年召开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讨论敬拜圣像在教会中地位的问题,结论是不断注目于绘画的图画能够维持一个人的信仰,并使人经留心其中的教训,肯定了圣像之重要性。

且重申圣像可以被重视但不可以被当成神来崇拜。并下令把反对圣像崇拜者的法令、文件和著述全部销毁,但这次会议并未停止圣像破坏运动。

四、利奥五世时期与终结

到了815年,利奥五世召开宗教会议,恢复圣像崇拜禁令,废黜大教长尼基弗鲁斯,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崇尚毁坏圣像的主教,利奥五世是破坏圣像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他以君士坦丁五世为榜样,重新推行被废止的破坏圣像法令,否认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决议。

直至843年,米海尔三世登位,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此运动才得以终结,没收的教产不用交回教会,而圣像则免于遭受破坏。

毁坏圣像运动影响

一、教会地位

破坏圣像运动的产生,遏制了教会无限膨胀的经济特权,限制了教会的扩,这次运动是君权与神权的交替,此运动在各方面打击教会,导致教会需依附在君权之下,皇权高于教权的原则并未发生动摇,并加深了东西教会的裂痕,促成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

在毁坏圣像运动之前,教会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这场运动打着宗教的旗帜,自上而下,矛头直指教会土地和财产。对教会打击最为严厉的是在君士坦丁五世时期,他大量没收和剥夺教会占有土地,打击和迫害修道士,使教会在经济上受巨大的损失。

从思想上和理论上又严重打击了圣像崇拜者的主张,巩固了拜占廷帝国统治,重新树立了皇权对教权的高度权威,导致了教会阶层的相对衰落。在东罗马帝国的历史上,教会始终未能像罗马教会那样发展成为凌驾一切的至高权力。

标签: 毁坏圣像运动发展历程影响哪些

更多文章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简介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指1648年五月至十月间在威斯特伐利亚地区内的奥斯纳布吕克市和明斯特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标志着欧洲一系列宗教战争的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历史上有近八百万人丧生的动荡时期。学者普遍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着基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概念的现代国际体系的开

  •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及,意义,是什么,美国,

    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1787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7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

  • 维也纳体系是如何形成与瓦解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维也纳,体系,是,如何,形成,与,瓦解,的,维也纳,

    维也纳体系简介维也纳体系是19世纪初拿破仑帝国崩溃后,以英、俄、奥、普为首的战胜国通过维也纳会议在欧洲大陆上建立的新均势体系。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瓦解一、形成拿破仑用战争向欧洲输出革命,欧洲的封建君主非常惧怕,他们联合对抗法国。虽然当时已处于蒸汽时代,工业资本主义已成为发展潮流。但是由于欧洲大陆封建势

  • 欧洲神圣同盟是怎么瓦解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欧洲,神圣同盟,是,怎么,瓦解,的,欧洲,

    欧洲神圣同盟简介神圣同盟(HolyAlliance)是1815年9月,在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的倡议下,俄罗斯帝国皇帝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和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三国君主在打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后缔结的同盟。目的是维护君主政体,反对法国大革命在欧洲所传播的革命

  • 1848欧洲革命在哪些国家造成了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1848,欧洲,革命,在,哪些,国家,造成了,影响,1848

    1848欧洲革命简介1848欧洲革命,是指反对君主政体的一系列共和派的叛乱。1848年1月革命运动首先在西西里岛掀起,然后扩展到意大利、德意志和法国诸国,以及奥地利帝国。法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确定了普选权。在中欧,则出现自由政治改革和民族统一之类的运动。然而,军队仍忠于王室,君主

  • 门罗主义的含义及影响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门罗,主义,的,含义,及,影响,有,哪些,门罗,

    门罗主义简介门罗主义(MonroeDoctrine)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此观点由詹姆斯

  • 乌克兰国庆日:重获独立的纪念日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乌克兰,国庆日,重获,独立,的,纪念日,乌克兰,

    乌克兰国庆日是什么时候?乌克兰国庆日也叫作乌克兰独立日,是每年的8月24日。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正式宣布乌克兰独立,乌克兰的独立日随即翻开了乌克兰人民崭新的历史。乌克兰国庆日的来历9世纪时的基辅罗斯一直被奉为东斯拉夫人历史的开端,直至12世纪分裂。14世纪起乌克兰先后受立陶宛大公国

  • 英国国旗“米”字旗的含义你知道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英国,国旗,“,米,”,字旗,的,含义,你,知道,吗,

    英国国旗简介英国国旗为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的“由深蓝底色和红、白三色组成。旗中带白边的红色正十字代表英格兰守护神圣徒圣乔治,白色交叉十字代表苏格兰守护神圣徒圣安德鲁,红色交叉十字代表爱尔兰守护神圣徒圣帕特里克。旗帜产生在1801年,是由原英格兰的白底红色正十旗、苏格兰的蓝底白色交叉十字旗和爱尔兰

  • 以色列国庆日:纪念在以色列故土上重建犹太人国家的日子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以色列,国庆日,纪念,在,故土,上,重建,犹太人,

    以色列国庆日是什么时候?以色列国庆日即为独立日。这一天是犹太民历5708年以珥月5日(在公历的4-5月间)。1949年以色列议会通过决议,确定犹太民历以珥月5日为以色列国独立日。以色列国庆日的来历独立日即以色列国庆节。根据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以超过2/3多数票通过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全国

  • 波兰国庆日:庆祝宪法诞生的日子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波兰,国庆日,庆祝,宪法,诞,生的,日子,波兰,

    波兰国庆日是什么时候?波兰国庆日是5月3日,原本为7月22日,1991年4月5日波兰议会通过一项法案,将波兰共和国国庆节改为5月3日。波兰国庆日的来历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