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长平之战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才过五年,赵国竟反手差点灭燕,赵国怎么恢复得这么快?

长平之战刚过九年,邯郸之战才过五年,赵国竟反手差点灭燕,赵国怎么恢复得这么快?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48 更新时间:2023/12/11 5:26:37

首先要说明的是,赵国并不是恢复的快,九年是恢复不了五年战争的创伤。公元前257年,邯郸保卫战后的赵国已是千疮百孔,处于风雨飘摇中。

最可怕的是青壮劳动力锐减,这就带来了可怕的问题:军队、徭役、耕地这些男人干的活没有多少人了,国家将进入一个漫长的艰难时机。折损的50万人至少占赵国青年的2/3。

燕王喜也是听信栗腹之言,才对赵国有所企图,认为趁机可以吞并赵国。于是,出兵两路,一路攻代地,一路邑,投入兵力60万,战车2000乘,想要以人海战术取胜。如果是一般的君王,也会做着相同的事情。

结果,赵国出动两大名将,25万大军,老将廉颇在邑击败栗腹军,新锐将领乐乘在代邑击败卿秦军,燕王喜则带着偏师逃回国都,被廉颇追了五百里,兵临城下。最后,亲赵派的将渠出来议和,两家从此从睦邻变成了死敌,后面的合纵燕国不再参加,不久燕国就倒向了秦国。

这里其实有1个问题,让大家很困惑:赵国正规军50万人已经在长平、邯郸之战中折损殆尽,最多剩下不到10万残兵。为何这支赵军总有完整的编制,而且战斗力十分强大?

个人认为,这支赵军是代地的边防军,也是赵武灵王开辟内蒙草原遗留下来的力量,它的主要职责就是防御匈奴、东胡等部落的攻击。九年的时间,当年赵国未成年人都已长大,十四五岁就可以入伍,青壮劳力也能有所恢复。

我觉得赵军取胜有以下四大优势:

一、完整编制的军团赵国虽然主力部队尽丧长平,但北方第二大军事基地代郡还有第二军团,这支部队估计在20万左右,即使长平、邯郸之战,赵王没有调动过,因为它是赵国北方第一防线,主要防备匈奴人,战斗力强悍,远胜赵军一般部队。

同时,还有一支1.3万的灵武铁骑,这是战国时代最强的骑兵部队。可惜,当年没有派往长平战场,否则也不会被白起的骑兵部队分割。这些完整的军团编制,远非城卫军可比。最可怕的是,这支部队同时也驻扎在燕赵边境,随时可以长驱直入。

而燕国的军团如何?曾在齐地耀武扬威了五年。公元前279年,被齐国田单赶回了燕国,折损甚多。三十年后,燕国也恢复了原来的编制。

燕国军团也并不完全是弱鸡,还有一支由胡人组成的辽东坚兵,由当年上将军乐毅亲自训练而成,成为了南下攻齐的急先锋。大家印象里的燕国是十分弱小的、存在感十分低的,但并不代表着燕国人差。燕赵多壮士,可不单单是赵国,苦寒之地与膏腴之地的人打起仗来谁更可怕呢?

二、通晓军事的将帅长平之战,并没有让赵国名将们陨落,老将廉颇在这一时期挑起大梁,焕发军旅生涯的第二春。在代之战,指挥得当,以少胜多,击败了燕国60万大军,俘虏了燕国一众大将,长驱燕国五百余里,一直打到燕国都城下,逼燕王议和,割让五座城池。廉颇也因为这场战争,成为了赵相。

庞暖是赵国继廉颇之后的主将,曾担任过五国上将军,也是战国最后的纵横家。他是赵武灵王时期的老人,论资历在赵国空前绝后了。公元前242年,赵国换帅,廉颇奔楚。燕王喜又不长记性,认为廉颇一走,赵国边防无人。派出了老将剧辛再率燕军进行第二轮攻赵。这位剧辛和庞暖都曾是赵武灵王时期的同僚,剧辛自认为庞暖不足为虑,结果兵败被杀,再次葬送燕国2万军队。

新生代将帅李牧也在边关历练,公元前244年歼灭匈奴十万大军,解决了边患问题。三年后,进行了反击攻燕,夺得燕国两座城池。

对比燕国的将领,拿出栗腹、卿秦、乐间、剧辛等人。

首先说明,栗腹不是一个无能的人,他只是遇上了比他更强的廉颇。栗腹当时是燕国丞相,曾经打败过胡人,开辟千里疆土,应当是一位有作为的人。他与廉颇作战,并没有那么不堪,因为军中燕人降赵,泄露了军计划,被廉颇伏击,兵败被杀。

卿秦是燕国攻代的主将,遇上了赵国名将乐乘,本来代地就是赵国的军事重地,又是主场作战,结果卿秦兵败被俘。剧幸曾是赵武灵王手下,与庞暖是同僚。结果,不知三十年河东河西,骄傲轻敌,被老对手干掉了。乐间是乐毅的儿子,见大事不好,立马逃到赵国去,毕竟乐毅在赵国还有根基。

三、同仇敌忾的士气赵国人本来就是强悍的存在,尤其是燕赵多壮士。在不富裕的土地上求存,其坚强的意志和优秀的军事素质远非燕国可比。连年战争,四面受敌,国家早已成为一部战争机器。

燕国偏安一隅,仅仅主导过一场举世伐齐,结果还是狼狈地逃回了家。过了三十年的和平生活,燕国的军队很少见过血,上过战场,战斗力低下,军队管理松懈,都是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且自己人多势众,甚至瞧不上对方。

赵国人经历过长平、邯郸的五年战争,身心创伤,对于侵略祖国的人绝不手软,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才能将士气发挥到最大化,让燕国60万大军毁灭。我相信,廉颇在开动员大会时一定提及当年的惨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赵国人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

四、燕王喜送来的人头燕王喜不能完全说是个昏庸之辈,即位的时间不长,估计也就是个血气方刚的小年青,谁没有一个开疆拓土的春秋大梦?况且他的祖上燕昭王也是赫赫有名,威震诸侯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复兴祖上的荣光是首要责任。

他也是误信了栗腹、剧辛错误的情报,两次做了傻事。再加上不懂军事,不懂情理,不听大臣劝谏,瞎乱指挥,被廉颇打得落花流水。事后,立马给乐间写了信,真诚地坦白自己的过错,希望能够重新回到朝堂辅佐自己。可见,燕王喜当时并不是一个昏君。

燕王喜也不是无脑之人,他也有着自己的筹划。首先,燕国有底气发兵攻赵。这是为何?因为燕国跨越燕山南北,方圆2000余里。有肥沃的土地,渤海的盐利,富饶的物产,发达的工业,人丁的兴旺。这些都是比赵国优胜的,同时用人海战术也能够抵消到两国士兵的差距。但他没有足够的人才,正确的战略支持,结果事与愿违,功败垂成。

关于燕国到底发动多少兵马,《战国策》真实性有待商榷,可能夸大其词。以《史记》记载,出动两路大军,战车两千乘。以乘为作战单位,编制一乘是75人,2000乘的车兵就有15万了,这还不包括其他兵种。燕王喜自己说要以五倍兵力攻秦,而赵国以保守估计也得有10余万大军,可实际计算两者口径不一。

有一点肯定的是,燕军的兵力绝对远胜于赵,否则燕王喜也不敢主动搞事情。这场战争,将燕赵两国百年的友好关系葬送,从此双方结成了死敌。虽然在秦兼并战争时,燕代有联军战秦于易水河,但面和心不齐终究是亡羊不补牢,为时已晚。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7000年前无字天书揭开“后羿射日”真相,先民究竟看到了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相传在尧帝时期,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于是尧帝就请来了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后来大羿又射杀了猛兽、凿齿和九婴,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那么历史上后羿射日的典故到底源自哪里呢?相传夏朝时期的后羿是东夷族有穷国的国君。他趁当时的夏朝国君外出打猎之机,

  • 叙利亚内战现在为何没啥动静了?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叙利亚局势很有趣,只要其内部没有大的动静,就对叙政府非常不利。这一点和其他国家不同,一般国家,都是内部越安定越好,但是叙利亚政府目前最希望的就是,这种安定和平衡的局面能被打破,政府军能有机会马上采取军事行动,开辟新的战场。这是为啥呢?图为当前的叙利亚局势示意图,可见库尔德人控制区面积很大。2019年

  •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前1046年主要事件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1046年,岁次乙未(羊年)。周军在牧野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采取了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办法,安抚殷商遗民采取封邦建国的方略,实行对全国的统治。炎黄之战:阪泉之战,炎黄蚩尤之战:涿鹿之战,夏朝与商朝:鸣条之战,商朝与西周:牧野之战,春秋时期的有:1、晋楚第

  • 约公元前( )年,谁建立夏朝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070大禹建立夏王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时期。标志着中国若干万年的原始社会基本结束,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从此开始,他的诞生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夏朝总共传了十四代,十七个王,延续近五百年。(夏朝的世系年代无定说,此为一家之说)

  • 中原地区七个比较强盛的国家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末年,比较强大的是晋、齐、楚、越四国。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韩、燕七国争雄的格局逐渐形成。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战国晚期,就是秦国。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

  • 中国从夏朝到现在的朝代顺序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前2100-1600启阳城商朝前1600-1100汤亳→殷西周前1100-771武王镐东周前770-256周平王洛邑春秋前770-476洛邑战国前475-221秦朝前221-206秦始皇咸阳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新朝8-23王莽长安东汉25-220光武帝洛阳三国魏220-265曹操洛阳

  • 中原地区马铃薯怎么催芽?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催芽:催大芽现在进行早熟栽培的主要催芽方式就是催大芽,通常于种植前25~30天进行。将块茎切块后,以1:1的比例和湿润的细土或细沙搀匀,摊成25~30厘米厚的催芽床,床的长、宽根据催芽环境决定,使温度保持为15~18T,最低为d,最高为20丈,等芽有3厘米长时,就能播种了。催大芽既能在室内进行,又能

  • 中国战争历史顺序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1,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第一次英中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清朝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但是在外贸中,一直处于贸易顺差地位。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

  • 商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后的一个存在五百五十年的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国家,至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殷,再到公元前1046年商王纣被周武王同西南各族攻灭,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在经济上,其农业比较发达,已用多种谷物酿酒。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早期城市,手工业也进入了一个较为发达的时期,精美的

  • 从夏朝到南北朝的政权更替情况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丕(魏文帝)公元220年建立曹魏政权,刘备(汉昭烈帝)公元221年建立蜀汉政权,孙权(吴大帝)公元229年建立孙吴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