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日战争著名战役顺序?

抗日战争著名战役顺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272 更新时间:2024/3/5 20:43:31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到11月11日)2.南京会战(1937年12月)3.太原会战(1937年9月到11月)4.徐州会战(1938年3月到5月)

秦始皇灭六国的顺序是什么?哪一国最先灭亡,又是哪一国让秦军吃了大亏?

秦灭六国沿用了当年范睢制定的“远交近攻”策略,具体步骤是: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即先灭韩,次灭赵,再灭魏,吞并三晋后下一个目标是燕,然后是楚,最后是齐。在军事打击的同时,政治攻势同步展开。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导致局部顺序发生了一点偏差。

秦灭六国顺序1.灭韩战争

秦灭六国第一刀为何砍向韩国?理由三个:

其一,韩国实力最弱,经过多年持续打击,早已经散架,秦国也早把自己的触角,伸进了韩国腹地,灭韩差不多相当于带几个纹身小弟,逼韩王签字画押就解决了。

其二,韩国挡在秦国东进的路途中,函谷关至关重要,六国经常从这里联合攻秦。灭韩就可以把函谷关掐在自己手里,防止六国再度从这里发动反攻。

其三,韩国加在魏楚之间,背靠黄河,东临齐国。拿下韩国就可以切断楚国与魏国、赵国的联络,同时近距离威胁齐国。所以,拿下韩国,齐楚都会老实很多。

秦始皇十七年(前230年),内史腾受命攻韩。史书都懒得写过程,直接用“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十几个字就概括了。

2.灭赵战争

秦国为何不先灭实力更弱,离自己更近的魏国,而选择了赵国?其实对秦来说,先灭魏还是先灭赵没多大区别,只是两个原因,导致赵国先上了黑名单:

其一,秦始皇十七年,风雨飘摇的赵国雪上加霜,遇到了罕见的天灾,国内粮食严重短缺,正是秦国趁火打劫的好机会。

其二,燕国人积极配合秦国,在赵国身后不停捅刀。在遭到赵军打击后,燕国向秦国求援,秦国正好有借口。

秦始皇十八年(前229年),秦国兵分三路进攻邯郸:王翦出井陉,从北路进攻邯郸,羌从西路进攻邯郸,杨端和出河内,从南边进攻邯郸。

不过,赵国人相当顽强,他们在李牧的率领下,多次成功阻击秦军。久攻不下的秦国,使出政治手段,他们收买了“赵奸”郭开,导致李牧被赵迁王冤杀。

果然接替李牧的赵葱就是根葱,颜聚一打就散,两人一死一逃。赵王迁在郭开的怂恿下,开城投降,王子赵嘉带着残余势力,逃往代地继续反抗,赵国灭亡。

3.灭燕战争

燕国本来要放到后面才会被端上桌,毕竟人家给秦国送上了助攻。可是赵国灭亡后,燕国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于是就发生了“荆轲刺秦”事件。

这件事激怒了秦始皇,他临时调整计划,把矛头对准了燕国。

秦始皇二十年(前227年),刚刚灭亡赵国的王翦,顺势剑指燕国。燕王喜太子丹求和,王翦嫌礼物太轻,挥兵攻克燕都蓟城,燕王喜逃往代地苟延残喘,燕国事实上已亡。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楚魏灭亡后,王贲挥军北上,灭了赵嘉和燕王喜的残部。

4.灭魏战争

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5年),王贲兵围大梁。曾经强盛一时的魏国,自从信陵君死后,早已经奄奄一息。当韩赵两个老邻居,遭受秦国人蹂躏时,他两腿打颤地缩在一边流泪,连呲牙的勇气都没有。

魏国灭亡的过程,跟韩国有得一拼:“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5.灭楚战争

就在灭楚的同年,李信奉命率20万大军,挥兵南下。在取得几场小胜后,李信中了项燕的计,兵败父城。秦始皇只好放下身段,亲自跑到王翦老家,向他认错,请老将军挂帅。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入楚。不过王翦似乎不想打仗,他深沟壁垒,跟项燕遥遥相望,搞得牛郎织女似的。项燕也很配合,他学王翦,也只上眼不上手,两人就这么深情对望了好几个月。

结果,楚王不干了,大骂项燕不像男人,胆小怯战,逼他挥刀上阵。项燕叹口气,硬着头皮对王翦发动进攻,又不出意外地被王翦敲碎了。

项燕死后,王翦顺利攻克寿春,楚王负刍投降,楚国灭亡。

6.灭齐战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打扫干净燕赵残余势力后,乘势南下,直指齐都临淄。

齐国到这时候未损一兵一城,君臣都穿戴整齐,府库丰满,静等着秦国人来接手,比韩国人还窝囊。

王贲刚到临淄,齐王建就在国相后胜的鼓励下,开城投降。齐地未经战火,让人民少受了不少罪,齐王建也算是功德无量。只可惜他自己死得比较惨,被囚禁在共地活活饿死。

既定计划中的几个意外整个灭六国,秦国势如破竹,只用了十年时间。期间出了几个小意外,打乱了统一六国的顺序,增加了一点小难度。

第一个意外是燕国“夹塞”,抢在魏国前头上断头台。

燕王喜的脑袋肯定被门夹过,自己风雨飘摇之际,居然趁火打劫,配合秦国人夹击赵国,活生生把自家门岗拆了。

等吃屎回味后,才觉得自己干了件自掘坟墓的事,又搞出个“刺秦”行动,企图螳螂挡车。行动失败后,他又抛出太子丹,希望得到秦国垂怜。这政治觉悟,还不如老村长。

秦始皇都不好意不改变计划,这么盛情邀请,不能不给面子。

第二个意外是李信伐楚失败,差点中断统一进程。

秦始皇在挑选伐楚主将时,先询问了王翦,老将军张口要六十万大军,少一个都不干。又问李信,李信一拍胸脯,二十万都嫌多。秦始皇笑了,还是年轻人有血性,王老头越老越胆小,该退休了。

于是李信挂帅,带着二十万军上阵。这位李信,就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先人,在灭燕战争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被秦始皇视作后起之秀。

只可惜,姜还是老的辣,年轻的李信被老江湖项燕败得惨不忍睹,光高级将领就阵亡了七个。李信本人靠着蒙恬的拼死相救,才逃出生天。

假如楚国乘机打个反击,拿下南阳、颍川等地,跟齐国连成一片,互为支援,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不知道要拖延多久。可惜楚国人也早是战战兢兢状态,根本没有反攻的胆。

第三个意外就是赵国人的顽强,如果不是“场外功夫”,很可能让秦始皇饮恨。

让秦国人吃尽苦头的赵国严格来讲,秦灭六国早在灭韩前六年就已经开始,目标就是赵国。

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拔下战略要地阏与,打通了西进邯郸的通道。杨端和又攻克韩城,让赵军失去西北两个方向上的屏障。桓则率领三十万主力军,与赵军隔漳河展开生死对决。

站在桓对面的赵军主帅,就是著名的军事家李牧。桓制造了秦军在六国统一战争中,秦军最大规模的惨败。李牧运用骑兵的灵活性,把秦军三十万大军几乎全部消灭,桓本人兵败后都不敢回国,只身逃往燕国避难。那位自愿献出首级,助荆轲刺秦的樊於期,就是桓。

比较可惜的是,由于燕国的牵制,赵国始终不能集中力量抗秦。他们也曾经向齐国,发出联兵抗秦的号召,却得不到回应。

赵国三十年间,先在长平之战中丧失四十五万大军,又在邯郸保卫战中,靠老弱残兵打败了秦国,又在元气得不到恢复的情况下,接受秦燕两面夹击。紧接着,又在天灾横行的岁月,被迫收缩战线,与秦军决一死战,前后整整抵抗了秦军三十多年!

长平之战秦军折损20万,邯郸之战秦军又折损20万,桓的番吾之战,又让秦军折损近30万,顽强的赵国人,崩掉了秦国人满嘴的牙!

在神勇的李牧面前,战无不胜的老将军王翦,一年多时间毫无进展。如果不是秦国人用“盘外招”,借郭开之手杀害了李牧,谁知道秦始皇统一大业会拖到什么时候。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齐恒公中原霸主的战役是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希望对你有帮助:葵丘会盟公元前655年,周王室内讧,齐桓公联合诸侯保住太子郑的地位。不久,又拥立太子郑为王,即周襄王。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

  • 古代中原为啥有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中原是中华文明与华夏的核心发源地,是华夏族的摇篮,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中原也被称作中州、中国、中土、中夏。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蔓延。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族以别于四夷自称中国,一些夏商时期尚属四夷的地区,随着中原文化的传播也被纳入中原文化区。从夏朝到宋3000多年间,中

  • 中国历史上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有哪些割据政权?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还是从秦朝开始吧,因为秦朝之前是分封制,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被分为很多小势力,比如东周的春秋时期,竟然有一百多个诸侯。秦朝后实行君主立宪制,把国家统一,之后分裂的叫做政权割据。实际政权割据非常好区分,像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北宋、南宋等都是后世的称呼,他们自己都认为是同个朝代的,不分东西,南北的。像“

  • 世界上有什么著名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著名战争:消失的迦太基布匿战争奴隶觉醒的诗篇斯巴达克起义伊斯兰的首次圣战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宗教旗帜下的掠夺十字军东征一代天骄的壮志雄心成吉思汗西征贞德的颂歌英法百年战争“宗教圣战”三十年战争奴役与自由的决战美国独立战争辉煌帝国的沉浮拿破仑战争德法恩怨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二

  • 秦灭六国用了多长时间,其顺序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秦灭六国总共用了16年的时间将其余诸侯国灭掉,完成了中国统一的战争。秦国统一中华的顺序:1、公元前230年俘虏了韩王安,韩国灭亡。2、公元前229年天灾人祸,秦国施反间计陷害李牧,后占领赵国。3、公元前226年,历史上有名的“荆轲刺秦王”发生了,这一举动惹怒秦国对燕国的愤怒,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

  • 五代十国的更替顺序具体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五代十国(902年979年)是对中国历史上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大分裂时期的一种说法,最早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中原地区五个依次更替的政权(907年960年)与几乎同时存在的其他十个割据政权(902年979年)的统称。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

  • 世界古代和现代历史中有什么著名的战争吗?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我认为还是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1日,美军及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争引向我国的东北,10月8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彭德怀元帅亲自挂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率部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关于抗美援朝战争,我已经介绍过几次了,今天主要

  • 中国古代南北朝中所发生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南北朝(4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南北政权的对峙时期。中国南北各自出现相继的或相并立又相继的若干个政权的一个历史时代。从南方的刘宋取代东晋开始,到隋灭陈为止。从420年刘裕代东晋到589年陈亡,南朝历宋、齐、梁、陈4朝。因四朝均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南朝。东晋桓玄即位后,刘裕在京口纠

  • 从夏朝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演变过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周(周分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汉(汉之前有楚汉争霸,汉分西汉和东汉,中间有王莽的新朝,时间很短)三国魏晋南北朝(北朝魏,后分东魏西魏,后来被篡位北齐北周,北周灭北齐,后来杨坚篡位建立隋朝。南朝宋齐梁陈)。夏朝《古夏血觞》商朝《天下围棋》《蓝天野.傅艺伟版封神榜》《各种封神榜》周朝《东

  • 中国历史朝代表 (夏朝~南北朝) 要说明起止时间、都城、建国者、重大事件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公元前2070年都城河南登风高城镇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300年盘根迁殷周朝公元前1046年西安771洛阳春秋战国秦朝公元221咸阳退避三舍、假道伐虢[guó]、朝秦暮楚(春秋战国)暗渡陈仓、背水一战、破釜沉舟(秦末汉初)望梅止渴、草船借箭、单刀赴会(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