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关于曹刿论战的历史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讲的就是齐鲁长勺之战中发生的历史。但齐鲁为何会爆发长勺之战呢?这就要从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小白的继位之路说起了。
东周初年,齐国国内发生了内乱。国君齐襄公为人荒淫无道,被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三个齐国大臣联合作乱杀死了,公孙无知自己即位为齐国国君,但是其他人不服,公孙无知很快也被杀了。国不可一日无君,这种时候,齐国上下都急需推举出一个新的国君。而这个时候,有资格即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身在鲁国的公子纠,一个是身在莒国的公子小白。
齐襄公
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两个都有资格继承齐国国君之位,只要谁先回到国内即位,另一个就没戏了。因此鲁国人护送公子纠、莒国人护送公子小白,都争分夺秒地往齐国赶。这时候,鲁国人派人和管仲一起,在路上拦截公子小白,一箭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腰带,公子小白装死骗过了管仲,但从此也就结了仇。
齐桓公
后来鲁国以为公子小白死了,没人争夺了,于是就慢悠悠护送公子纠回齐国,不曾想刚到目的地就听说,公子小白已经抢先一步继位成功了,于是只能灰头土脸跑了。鲁国此时的国君是鲁庄公,鲁庄公一听就不高兴了,于是发兵攻打齐国,势必要赶公子小白下台,拥立公子纠当齐国国君。
公子小白,此时已经继位为齐桓公,率领军队与鲁国在干时这个地方交战,大败鲁国,鲁国几乎全军覆没,只有鲁庄公一个人跑了回去。这便是干时之战,也是长勺之战发生的背景。
长勺之战
干时之战发生后,齐桓公还不满足,转过来又发兵反攻鲁国,鲁国刚吃了败仗,信息不足,被迫迎战,两军战于长勺,这便是长勺之战了。长勺之战可以说是齐桓公继位以后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吃败仗,那之后齐桓公一路高歌猛进,尊王攘夷,葵丘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