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夏朝建立标志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什么

夏朝建立标志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15 更新时间:2024/1/8 9:55:21

夏朝建立标志是:夏朝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正确吗?

不正确。夏朝是中华文明正式进入奴里制文明的开始,中国史学界认为夏朝是部落联合制国家。后来的商朝,周朝也是诸侯联合制。而秦朝的建立才算是中华文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是在哪次会议?

在《中国古代史》(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中,朱绍侯先生认为:“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通过禅让继承了部落联盟军事首领的职位──天子。禹通过“疏川导滞,锺水丰物”,使居民“降丘宅土”,使物质生产大力发展,为其部落公有权力私有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孔子说: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通”。韩非子:“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禹得到民众拥护,称其为“夏后氏”,成为诸夏之族最高的君长,确立了王权。禹治水功绩也被夸大,其统治下的国土被称为“禹迹”,这充分说明大禹治水对后世的影响,也反映了王权的烙印。

其后,大禹在确立王权的过程中,有继续“征伐三苗”,取得“夏后”地位。在取得王权后,在嵩阳建阳城(河南登封县告成城)建都,之后,对不服从的部落进行了打击,杀防风氏。为巩固王权,禹又沿颍水南下,在淮水中游的山,大会夏、夷诸多邦国或部落首领,这称之为“山之会”,是所谓“禹合诸侯于山,执玉帛者万国”,原来众多部落的首领,到此时,已大都转化为世袭贵族,分别成为各个邦国的君长。他们前来参加大会,对禹朝贡,行臣服的礼节,成为王朝统治下的诸侯。这次大会,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重要标志。

禹死后,子继位。由于传统的“禅让”观念没有完全消除,东方伯益与启争夺王位,《竹书纪年》中所说:“益干启位,启杀之。”西方的有扈氏更是起兵反抗,启亲领大军讨伐,声称有扈氏犯了“威海五行,怠弃三正”的罪行,他要“恭行天之罚”,要“剿绝其命”,双方大战于甘(河南洛阳市西),有扈氏终于被“剿绝”了。至此,启排除干扰,巩固了王权,正式确定了世袭制,从此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局面。为了使世袭制王权为众多诸侯所承认,启在都城阳翟召集众多的诸侯,举行盛大的“钧石之享”,这是继“山会盟”之后的又一重要朝会。这一朝会“所以示诸侯礼也,诸侯所由用命也”。夏王朝的统治基础,到此完全确定了。

而传统中的禹铸“九鼎”,划“九州”,由于缺乏可靠的文物证据,只能推测其为传说而已,在此,朱先生未把传说作为禹确立政权的象征或标志。

二、夏朝是启建立的观点

在《中国古代史新编》一书中,(陕西人民出版社,赵文润主编)在“夏朝的建立”这部分内容里,作者赵文润先生对国家的概念作了三方面的概括:(一)国家赖以存在的地域规模大体稳定;(二)经过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战争,产生了一个比较稳定的最高统治集团;(三)这一集团使赋予他权力的居民成为被统治者并向居民征收贡赋。

赵先生认为,“大禹治水”,“使黄河中下游形成一个先进的经济共同体雏形。”

在“禅让制”的权力交接过程中,“禹以皋陶为继承人;皋陶卒,禹又以伯益为继承人。禹崩,禹子启贤,而益威望不够,于是诸部落酋长以启为天子。中原部落联盟酋长一职由禅让变为父死子继,这是把一国变成一家私有的开始,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国家──夏王朝诞生的标志。

显然,赵先生认为,禹传子位,并非禹本意,禹作为部落联盟首领时,仍未将一国据为己有,而推举的皋陶早卒,伯益威望才能又不及启,启才轻而易举取得王位,从此,原始社会“公天下”的历史结束,是启开创了“家天下”的历史,夏朝理应是“启”建立的。

而“山会盟”,划“九州”,铸“九鼎”,征讨三苗,杀防风氏,仍是处在公有权力、私有权力交接期,其部落权力代表的性质还未根本改变。但是,启大战有扈氏于甘,战前启召六卿誓师,威胁说:“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祭汝!”有扈氏战败,被降为奴隶。六卿之人,本为同盟者,此时被驱使参与镇压有扈,降为夏启臣仆。启又在阳翟之南钧台大享诸侯,史称“钧石之享”,其权力真正归私有,这正是私有制成熟的标志。为维护私有权力,启开始设代表国家的暴力工具:监狱、刑法等以维护巩固其私有权力,于是真正的私有制的国家便产生了。

在《中国通史》(第一册,范文澜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十月版)中,范文澜先生亦认为“夏朝”是从启开始的。

因为照《礼记礼运篇》所说,禹以前是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财产公有的大同社会;禹以后是财产私有的阶级社会。禹不需废“禅让”制度,他是大同时代最后的大酋长。小康时代应是从“启”开始。

《礼运篇》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因,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骂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从原始公社公有制的瓦解,到世袭制的确立,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说明,到禹时,私有财产制度已基本成熟。在《礼运篇》中说禹时财产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制,是比较可信的传说。但是,私有制的确立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间发生的山会盟是禹借部落首领之位,把公有财产私有化的开始,但并不是私有制国家在此出现;而到启袭位后,召集众部落的“钧石之享”,则是确立私有权力的标志,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是私有制国家出现的雏形,战有扈氏,传位太康等,使“家天下”制度完全确立。

在战国以前的史书中,从不称夏禹,只称禹,大禹,帝禹;而称启为“夏启、夏后启”。这种区别不是疏忽,正是古人对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公有制、私有制)的真正含义的认识。开始居大夏的是启,子孙虽然迁居,但夏的名称仍沿袭不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商、西周各自建立的标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一、夏朝------“家天下”1、建立标志: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了夏朝,都城阳城,由此可见,禹传启,家天下,标志着世袭制取代禅让,也标志着夏朝的建立。备注:在建立夏朝之前,大禹铸造了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2、历史地位: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奴隶国家),它的建立标志着我们奴隶社会开始。

  • 为什么说夏朝的建立 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国家统治者建立了统治人民的机构和军队而夏朝是第一个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的国家所以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1.有了最高统治者,建立了世袭制2.阶级产生,建立了早期的奴隶制国家3.有了国家机器,军队,监狱等

  • 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的建立。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

  • 在我国古代发生了哪些重大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黄帝蚩尤涿鹿之战黄帝炎帝阪泉之战共工与颛顼之战三帝伐三苗之战夏启伐有扈甘之战少康复国之战鸣条之战商王武丁与西北部族之战商征东夷之战周灭崇之战牧野之战周公东征之战周昭王南征之战周厉王攻噩之战西周国人暴动周攻猃狁之战周宣王南征之战犬戎灭西周镐京之战兵以诈立春秋战国战争郑卫北制之战郑击北戎之战绵葛之战齐鲁

  • 夏朝所发生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启建立夏朝开始还勤于朝政,后来却恣意玩乐,叛乱时有发生。9年后启病死。太康即位,他比启还要顽劣,整天迷恋打猎,不理政务,终于被后羿夺了权。夏朝断送在太康手中,而夏后相之子少康为父报仇夺回了夏王朝。

  • 哪场战争导致美国内战?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因奴隶制度引发的美国内战(18611865年)。北方联盟和1860年选举产生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反对奴隶制度,而南方联邦则想保留黑人奴隶在种植园中劳作的制度并试图从整个国家中分离出来。于是,一场残酷的内战便拉开了帷幕。战争最后以北方联盟的胜利告终,但战争结束5天后,林肯被暗杀。

  • 欧洲历史问题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诞生了现在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新诞生了6个国家:波兰、芬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另外,德国、土耳其、匈牙利、奥地利、俄国面积大大缩减,南斯拉夫(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则大大增加。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洗劫圆明园,文物被抢掠,同治帝时

  • 青岛战役隶属于哪场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青岛战役,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及英国共同攻打当时由德国控制的青岛。战役于1914年10月31日开始,至11月7日结束。日本于这场战役中获胜,占领青岛。这是在一战期间,日本首次与德国正面交锋,同时也首次与英国联军参战。因奴隶制度引发的美国内战(1861~1865)。北方联盟和1860年选举产生

  • 历史上哪场战争阵亡人数最多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历时6年之久,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多亿人口。战争双方共动员军队1亿多人,战争过程中死亡人数达5000万,直接战争费用13520亿美元,财产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在这场决定人类命运的生死大搏斗中,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二十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

  • "鸣条之战"发生的内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鸣条之战是中国夏朝和商朝交替的时候(约公元前16世纪,一说公元前17世纪),商朝军队在鸣条(今中国中部河南封丘东)击败夏朝军队,灭亡夏朝的一次战争。夏朝末年,夏朝皇帝桀的奴隶主统治政权出现危机。夏在东方的从属国商朝,乘机先征服与商邻近的夏从属国葛朝(今河南宁陵北),保障商都南亳(今河南商丘东南)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