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中国夏朝至清朝的重大事件

中国夏朝至清朝的重大事件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841 更新时间:2024/1/24 4:14:47

1、九世之乱

九世之乱是商朝自商王仲丁后,连续发生王位纷争,又屡次迁都,使王朝中衰、诸侯离叛的事件。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为“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相结合的继承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处于混乱状态。

这一动乱历经仲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乱”。九世之乱延续近百年,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

九世之乱使国家衰落,诸侯莫朝。同时此时期是商代由二里岗时期向殷墟期过渡的重要时期。

2、平王东迁

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

周幽王时,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

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因镐京曾发生过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胁之下,于是平王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周的历史。

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

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

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

3、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开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

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4、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年)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

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终。

5、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是指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洲贵族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今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调满、蒙、汉兵,几乎倾巢出动,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南下。

此次清军的行军路线,仍采用过去入关侵明的者路,即绕过山海关,由长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军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刻改道向山海关进军。

山海关,依山临海,形势险要,是明长城东部的”个重要关口。吴三桂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时,他已率精锐入山海关,李自成曾对其招降,不允,双方发生激战。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数干骑兵进逼山海关西罗城下,城北翼一支明军起义归顺李自成,山海关城陷在即。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迎入。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李自成起义军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随后逐渐建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世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王东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莽改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安石变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兵入关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夏朝建立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了发展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隋炀帝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国侵略,宋北方沦陷后,赵构建立南宋抵抗政权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定都大都。1276年全国大部沦陷,南宋亡。1279年陆秀夫抱宋帝跳海,南宋彻底灭亡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蒙元被赶回草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叛乱政权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同年,满清入关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台湾沦陷,清廷设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夏朝的皇帝顺序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夏商时代战争年表(约前2070年-前1600年)世系时间123帝禹时期约前21世纪夏禹攻有扈氏甘之战夏王启时期约前21世纪夏启攻益之战甘之战夏启攻河西之战夏王仲康时期约前20世纪夏胤攻羲氏和氏之战夏王相时期约前20世纪夏相攻东夷之战夏王相时期约前20世纪中后期浇灭相之战夏王少康时期约前19世纪夏少康

  • 古代一般只有发生特大事故或者战争才会迁徙,历史上大迁徙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1、、永嘉之乱,中原汉族南下江南。发生在西晋永嘉年间,腐朽的统治者对各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从而使黄河流域广大人民流离失所,被迫大规模迁移到江淮流域(主要是流入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等地)。这次南迁人口约90万,约占刘宋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苏皖二省就占移民总数将近一半,江苏有些区段呈高度集中状

  • 夏朝统治者有什么政绩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分封建藩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夏王朝建立以后,夏王朝内部的贵族有扈氏反对夏启即位,启动用军队镇压了有扈氏的叛乱,才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夏启在位十年后

  • 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从中央政治,地方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简单罗列列举:秦:建立三公九卿制、征辟制、察举制,郡县制,焚书坑儒。西汉:设立内朝、设立大司马大将军职位、开始赋予尚书台职权,收回王国官吏任命经济等权、酌金失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改三公制度分丞相权、虽备三公事归阁台。三国:建立九品中正制。两晋南北朝:设立中书

  • 历史上最早的女间谍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有记载的早期女间谍应该是妹喜,她是商朝能够灭夏的一等功臣。距今四千多年以前,在沂蒙山千里山麓的庇护下,一个“有施”部落世代繁衍在山东蒙阴一带,他们饮潺潺泉水,食山珍野味,不惹纷争,不参与国战,纳贡于夏王朝。公元前1650年,夏王桀即位后,残暴苛刻,索取无度,妄图威加四海,荡平九州。故意对各诸侯国横征

  • 关于夏启继位建立夏朝的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在禹死后,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夺取了领袖的职位。关于这场斗争的经过,有记载说: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或说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几经波折,叛乱的姒启曾遭益的有力反击,一度处于劣势,甚至被拘禁。终于因有姒禹的经营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实力更强,

  • 禹建立夏朝,启继位.【 】.夏桀暴政,商汤灭夏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太康失国夏启死后,其子太康继承后位。太康只顾游玩,不理政事,在位期间,夏部族权威削弱,东夷族太昊与少昊部落趁机西进。东夷族有位善射的首领羿。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随后太康投奔斟的斟氏。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王,而是把太康之弟中康立为王。但事实上国事全由羿来治理。此举引起不少部落的不满。其中主持天

  • 禹建立夏朝定都在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大禹死之后他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定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大禹死后,禅让给伯益,启不服,仗着自己父亲留下来的势力,通过武力征伐伯益,最终把伯益打败并杀死,然后自己当天下共主,从此开启了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中央帝国。禹建立了夏朝。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

  • 禹建立夏朝的战役是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据史书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族追溯到颛顼。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但很多文献都说鲧是颛顼的玄孙(五世孙):黄帝次子曰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名鲧,

  • 夏 商 西周 东周灭亡主要是经过哪场重要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一、夏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前2070年禹1、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问:此时的夏朝是一个部落还是一个国家呢?为什么?原因:1.氏族按血缘结合在一起,国家按地区来管理2、夏朝建立了军队、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这是禹太自私了呢,还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