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历史上有哪些一战由弱变强的例子?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一战由弱变强的例子?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4/2/23 8:41:17

有人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在那些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固然难得,但却并不少见,而凭借一场战争完成强弱局势逆转的,则是少之又少。简单来盘点一下历史上,那些我所知道的,导致强弱局势逆转的战役。

牧野之战:商王朝走向灭亡,西周开始全面兴盛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至商纣王帝辛,历经六百年风雨,此时的商王朝已经是危机四伏,外有诸侯臣属纷纷叛离,内有阶级矛盾不断激化。而崛起于商王朝西部的周,却已经逐渐发展壮大,周武王通过“孟津之会”与地诸侯结成联盟,共约伐商。

△周武王姬发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虎贲数万开始东征,并于孟津和庸、卢、彭、濮、蜀、羌、微、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牧地誓师”后向王朝发动了进攻。面对周国联军的进攻,显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帝辛只好仓促组织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往牧野迎战,总兵力达到十七万(另说七十万)。

△牧野之战示意图

结果,由于大量奴隶、战俘的临阵倒戈,牧野之战以商军战败结束。此战过后,商王朝分崩离析,六百年的商王朝就此湮灭,西周则就此走向兴盛之路。

巨鹿之战:秦国统治分崩离析,西楚霸王一战崛起秦始皇去世之后,在秦二世的残暴统治之下,秦国大地上的起义此起彼伏,秦二世则以章邯为帅,一度将各地叛军纷纷击溃,在杀死楚地反秦首领项梁之后,渡过黄河与王离军汇合,一起攻打赵国,并将赵王赵歇围困在巨鹿城。楚王阵营则兵分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率领项羽、范增等统兵六万北上救援巨鹿,另一路则以刘邦为帅,向西收拢残兵,并谋取关中。

△西楚霸王项羽

因宋义率军停留安阳,项羽杀死主将宋义之后,开始率军北上救援巨鹿。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项羽先以英布和蒲将军率2万义军渡过河,援救巨鹿。后项羽率领全军渡河,随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以不胜则死的决心直接杀向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巨鹿之围逐解。

△巨鹿之战示意图

巨鹿之战,由于战场的失败以及朝廷李斯被杀,最终以王离和章邯的投降的结束,秦国就此失去了最后的翻盘机会。而项羽随后整合诸侯联军,西入关中,秦国就此灭亡。项羽则大封天下十八路诸侯,成为一代西楚霸王。

昆阳之战:新朝就此走向终点,更始政权短暂崛起王莽篡汉之后,经过短暂的统治,天下再度迅速陷入纷争之中,面临北方赤眉、南方绿林两大起义集团的进攻,王莽心如刀绞。在绿林军拥立刘玄称帝之后,王莽开始将战略重心转向南方绿林军,召集各地军队,组成42万大军,向昆阳方向开进。

△光武帝刘秀

地皇三年(22年)一月,绿林军在汝南等地活动频繁,见朝廷大军向昆阳地区杀来,王凤与王常率领近万部队退回昆阳驻守,而刘指挥的主力则仍在围攻宛城。同年五月,王邑、王寻统帅的朝廷十万大军抵达昆阳后随即攻城,绿林军则在刘秀的鼓励下一方面拼死抵抗,另一方面则由刘秀突围出城召集援军,准备对朝廷大军来个内外夹击。五月底,刘秀一边宣传宛城城破的消息打击朝廷军心士气,另一方面则率领各地召集的援军赶往昆阳,并亲自率军冲击朝廷大军。

△昆阳之战示意图

昆阳之战,最终在刘秀的力挽狂澜之下,以朝廷大军的惨败结束。不久后,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杀,新朝灭亡。而刘秀也通过这一战建立了一定身亡,为之后建立东汉王朝开始打下基础。

官渡之战:袁绍走向衰亡,曹操开始崛起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接至许昌,开始“奉天子以令不臣”(另说“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建安四年(199年),袁绍在战胜公孙瓒之后,占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以争天下。曹操与袁绍开始势同水火。

△曹操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率领精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都。曹操则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点设防,以逸待劳,后发制人。次年五月,曹操与袁绍在白马交战,颜良、文丑被杀,袁军溃败,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官渡之战,因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曹操采纳其建议奇袭袁绍乌巢粮仓,导致袁绍军心溃散,最终以袁绍惨败,仅率八百骑兵返回河北告终。此战使得袁绍与曹操强弱之势逆转,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

△官渡之战示意图

此外,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同样为人所熟知,此战最终以孙刘联盟击败曹操告终,曹操退回北方,东吴和蜀汉则迅速崛起,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这一战大家相对较为熟悉,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淝水之战:前秦分崩离析,东晋稳住根基西晋灭亡之后,宗室南迁建立东晋,北方则进入五胡十六国乱世当中。前秦寿光三年(357年),苻坚杀掉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任用汉人王猛之后国力大增,先后击败吞并代国、前凉,一统北方。王猛死后,苻坚开始积极谋划南下。此时东晋孝武帝司马开始亲政,积极调和长江上游桓氏和下游谢氏的关系,积极为即将爆发的战争做着准备。

△东晋谢玄

大元二年(377年),东晋朝廷一方面积极调整长江沿线防务,另一方面令谢玄招募淮南江北百姓,在广陵挑选良将,训练精兵,选拔刘牢之等人,成立北府军。次年二月,苻坚派遣三路共计十七万大军围攻襄阳,“淮南之战”,结果东晋谢玄四战四胜,前秦大败。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再度率领大军南下,其中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则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计112万大军。东晋则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淝水之战示意图

淝水之战最终以前秦的惨败结束,前秦被歼和逃散的达到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此战不仅使得苻坚一统南北的希望破灭,更使前秦就此分崩离析,北方再度陷入混乱之中。而东晋乘胜北伐,收回黄河以南故土,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达鲁古城之战:辽国就此衰亡,金国开始崛起辽天祚帝继位之后,因对女真压榨持续加重,女真各部反抗情绪开始日益高涨。随着女真各部的逐渐融合,在完颜阿骨打继承女真首领之后,于天庆四年(1114年)开始起兵反辽。辽国在宁江州之战、出河店之战两战皆败之后,天祚帝急调都统耶律斡里朵、左副都统萧乙薛、右副都统耶律章奴等率领20万骑兵、7万步卒驰趋达鲁古城戍边。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天庆五年(1115年)正月初一,完颜阿骨打立国,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听闻辽国重兵在达鲁古城,完颜阿骨打遂率兵迎战。二十九日,金军进逼达鲁古城,令完颜宗雄率右翼先出,击辽左军。其势骁猛异常,辽左军很快就被冲乱并向后败退。太祖乘完颜宗雄力战之际,又命左翼迂回辽军阵后,同时以完颜娄室、完颜银术可军直冲辽军中坚。完颜娄室等九陷辽阵,力战退出。金将完颜宗翰沉不住气,请求阿骨打投入中军相助,太祖乃命完颜宗干出中军为疑兵,分辽军兵势。辽军阵乱,完颜宗雄抓住战机猛攻辽右军,辽军败退,入城自保。次日黎明,辽军突围北逃。金军逐北至阿娄冈,尽歼辽军步卒后班师。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

达鲁古城之战,是女真人重创辽军的转折性战役,此战过后,女真对辽国开始掀起战略反攻,并最终于1125年攻灭辽国。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战败被灭,朱元璋就此崛起元末天下大乱之际,陈友谅先于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袭杀倪文俊,又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杀死徐寿辉,逐自立为大汉皇帝,年号大义,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而朱元璋则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应天,至此取得战略基地,并先后攻占苏南、皖南、赣北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不过,相较于陈友谅来说,朱元璋仍处于绝对劣势,陈友谅仅水军力量就10倍于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陈友谅率领水陆路号称60万大军,再度对朱元璋发动进攻,然而却在洪都遭遇了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拼死抵抗。陈友谅坐拥60万大军,围攻数月却始终攻不下洪都,而朱元璋则于同年七月率军20万救援洪都,于是陈友谅撤围,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以自己较为擅长的水战迎战朱元璋。

△鄱阳湖之战示意图

鄱阳湖之战,因在战略指挥上的失误,最终以陈友谅的惨败而告终。此战过后,实力强大的陈友谅宣告消亡,朱元璋则得以先后吞并江西、湖南和湖北,使得势力扩大了两倍,并为此后一统江南地区奠定了基础。

以上所述,便是我记忆中,中国古代历史上导致强弱局势逆转的战役。因个人能力有限,恐怕其中有所遗漏,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甘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最初人少,人与兽类战,谁比兽类凶猛能保护人群,谁就大王首领,不是选的,人多了谁能抗天地害谁就是首领。再后来人更多了,争地位,人与人互相杀害谁强谁就是王天下。此战也就是这个期吧。

  • 古代典籍记载的涿鹿之战,是否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我们“退步”了吗?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不知道您如何有如此之问,我先简单明了的说一下涿鹿之战的基本情况,在4000多年前咱们中华大地上存在着多股势力。想想吧!4000多年前是一个什么概念?也就是最开始的原始群居部落时代,但涿鹿之战发生时社会文明的发展,已经初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比如说可以弄点泥巴烧制点简单的器具,还有一些初级金属器的

  • 夏朝被商朝所灭,,那商朝的建立者是谁啊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商汤(?前1588年)商朝的创建者(前1617年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族部落首领,子姓。与有莘氏通婚后,运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前进据点,积极治国,准备灭夏。当时夏桀

  • 历史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汉朝、晋朝、隋朝、唐朝、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有个暴君,商朝有个纣王,周朝就是《封神榜》,秦朝《神话》《秦时明月》,汉朝《大汉天子》,晋朝那么乱,隋朝《隋唐英雄传》,唐朝《武媚娘》。就是这么一个故事1、夏朝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

  • 夏朝末代君王夏桀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为何会被放逐饿死?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一、生平简介桀,夏朝末代国王,著名暴君。(?--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在位52年(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今河南洛阳)。夏朝至帝孔甲(不降子)时开始衰败,诸侯多叛。桀嗣位后,为政残暴,生活荒淫,任意虐杀百姓,破坏农业

  • 夏朝国君姓什么?商朝的呢?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商王朝各代君主姓名:履胜庸至绚辩夏朝君主姓名及另名姒文命姒高密、禹按照考古学的标准,夏朝的真实存在性不能确认,或者说,在有力的文物出土之前(如证明商朝存在的甲骨文),学术上不承认夏朝的存在,夏朝的存在仅现於后人的记录或者杜撰。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以及当代中国的某些学者眼里,没有文字考古实物的夏朝当作是

  • 夏朝,商朝,西周建立者,在几年建立的?都城在哪?几年被灭?亡国之君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首都斟,阳城(今登封)、安邑,开国君主为启亡国之君为桀商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首都商丘(前期)、安阳(后期开国君主为汤亡国之君为纣王。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都城为镐京开国君主为周武王姬发亡国君主为周幽王姬宫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化

  •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有什么历史典故 故事 道理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汤武革命是指商汤与周武王以武力推翻前朝的革命。夏朝末年,商汤王经过11次战争,无敌于天下,使得夏王朝空前的孤立,又利用有氏的反叛,起兵打败夏桀王于鸣条之野,一举灭夏。由于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从此中国历代王朝皆如此更迭,因而史称“商汤革命”。商纣王时的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成功。后人把夏商

  • 商朝以前是什么朝代 商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以前是夏朝。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分封建藩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分作冀、兖、青、徐、豫、扬、荆、梁、雍九州,铸造

  • 奴隶制王朝夏朝,商朝,周朝各统治了中国多少年?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共470年。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共554年。周朝(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共7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