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取胜,曹操有一百种办法击败袁绍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取胜,曹操有一百种办法击败袁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499 更新时间:2024/1/17 16:46:25

发生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同时也是曹操和袁绍为了争夺北方霸权的战略决战,官渡之战的起因却是曹操在下邳对吕布的围攻。

公元199年,曹操围攻盘踞在徐州治所下邳城的吕布军队,吕布向河内郡太守张扬求助,于是张扬率军出击准备救援吕布,但在这个过程中张扬被自己部下杨丑暗杀,杨丑准备率军投靠曹操,结果被张扬的另一部将,出身黑山贼的眭固所杀,眭固杀了杨丑之后率军驻守在射犬(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北),准备投靠袁绍,曹操派出史涣曹仁攻打并斩首了眭固,于是曹操就占领了河内郡。

曹操占领河内郡后,头一次将势力伸到黄河以北,并与袁绍的地盘并州交界,而且眭固原本就是准备投靠袁绍而被曹操斩杀的,所以袁绍感到了威胁,之间双方默守着黄河为界这条不成文的规矩,现在曹操越过了黄河,于是官渡之战不可避免。

其实归要结底还是袁绍与曹操双方势力的扩张,会不可避免地形成竞争与冲突,战争迟早会爆发,表面上是袁绍主动发起了官渡之战,其实官渡之战就是双方扩张战争的延续,曹操敢跨过黄河去夺取黄河以北的领土,就没有怕过袁绍。

官渡之战前,袁绍已经大致统一了河北四州,河北四州历来就是富庶的大州,尤其是冀州,整个河北四州保守估计百姓超过200万人,袁绍手下的军队至少也有十五六万人,袁绍的实力一跃成为天下最大的诸侯。

袁绍虽强,其实曹操也并不弱,袁绍有河北四州,其实曹操也占据了中原四州:兖州、徐州、豫州、司隶州,曹操所占据的地盘大小与袁绍相差无几,只是中原地区处于四战之地,人口数不如河北四州,除此之外,曹操的其他实力均不弱于袁绍,至少曹操手下的军队,就更加不会少于袁绍,曹操当年击破青州黄巾军时,曾经收编了30万降卒,并且从中抽出精锐士卒组成青州兵,从这里来看,曹操手下的军队不会少于袁绍,而且很大的概率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隐瞒了实力。

官渡之战中,袁绍参与的军队是11万人,10万步卒,1万骑兵,曹操参与官渡之战的军队数量历来是个谜,从各种记载来看,曹操在官渡前线投入的军队至少有三四万人,这肯定不是曹操所有军队的数量,只是官渡前线的军队数量,其他军队分布在其所属地盘的各处。

官渡之战从最初的开打,到相持阶段,都是袁绍在损兵折将,白马之战,袁绍前锋将军颜良被关羽斩杀,数千前锋袁军溃败,延津之战,文丑被杀于乱军之军,刘备军被打败,五六千袁绍又被击溃。仅仅两战,袁绍就损失了两员名将及近万士卒。

虽然袁绍大军一直倚仗军队人多势众实现步步进逼的姿态,到官渡后期时,袁绍主力已经逼近了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北),官渡已经是在黄河南岸了,离当时汉献帝所在的许昌只有300里路,逼近了曹操的政治中心,即使到了这一步,曹操都没有迁都的打算,仍然与袁绍在官渡对峙,硬拼硬地打起了消耗战。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的最艰难时刻曾经写信给荀彧,询问当前局势是否能够退兵?但荀彧很坚决地劝曹操要坚守下去,也正是在这个艰难时刻,袁绍阵营的核心谋士许攸因为留守后方的家人犯罪,被留守的审配逮捕,因而怨恨审配,同时将怨恨转到了袁绍身上,一气之下许攸投降了曹操,并告知曹操袁绍的粮食存在乌巢,向曹操献计派兵烧了袁绍乌巢大营的粮食,曹操采纳了袁绍的意见,亲自率领五千人偷袭乌巢,烧了袁绍的粮食,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导致了官渡之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袁绍又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最终袁绍10万大军崩溃,曹操大胜。

如果没有许攸的叛逃,曹操能在官渡打败袁绍吗?

答案是肯定的,曹操即使没有许攸的献计,照样能打败袁绍。

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当时的形势和双方的军队驻防图,就能发现袁绍大军其实已经大部分渡过了黄河,打到了官渡这里,双方的对峙点在官渡,而袁绍为了方便供应军队的粮食,也将存放粮食的仓库设在了黄河南岸的乌巢,乌巢的位置在官渡前线后方40里的地方,同样在黄河南岸,然后袁绍大军的所有补给都靠从北方渡过黄河来供应。

袁绍军队其实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黄河,袁军大部分军队都在黄河以南,如果被曹操切断了黄河,整个黄河南岸的袁军就是无根之水,处于被包围的姿态,曹操只在官渡前线投入了3到4万军队,那么曹操的其他军队在哪里?想起来是不是有点胆战惊心?

曹操一向用兵如神,当年收编了30万青州兵,再怎么样凑出10万人的军队应该不是问题,袁绍主力军队在官渡过于突前,快要形成一股孤军,只要曹操从两翼派出军队,切断了袁军退路,以及切断了至关重要的黄河,那么整个黄河以南的袁军就将陷入绝境,这是袁绍军队当时最大的隐患,曹操不会看不出来。

也许你会说曹操大军已经缺粮了,根本没有粮食再继续战争了。如果你这样认为,就太小看曹操了。曹操曾经写信问过荀彧,荀彧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对曹操的用兵及忠诚度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以荀彧的话来说,如果你这个时候认为曹操没粮食了,那么你就错得离谱了,当时荀彧是这么回复曹操的:

眼下军粮虽少,还比不上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艰难。当时刘邦项羽双方都不肯先退,先退的一方必定处于被动。您现在以敌人十分之一的兵力,就地坚守,扼住敌人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敌人的底细已经清楚,锐气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啊!

荀彧列举了当年楚汉相争时的事例来劝曹操不要先退兵,荀彧是曹操在后方留守级别最高的将领之一,也负责曹操在后方的粮草配送,有没有粮食,荀彧其实很清楚,如果真的没有粮食坚持下去了,荀彧没有必要让曹操还坚持下去,况且荀彧已经说了,粮食虽少,但还不到最艰难的地步,并请曹操继续坚持下去。

这里就能看出,曹操并不是没有粮食,粮食是有的,只是没有当初那么多了,还可以维持下去,就算不以荀彧的话来判断,从曹操这么多年来的运作也能看出,曹操早年曾经收编了百万青州军,这其中大部分是随军家属,曹操安置这些随军家属就是让他们屯田种粮食,种的粮食一部分上交给曹操,一部分留着自己吃,在那样一个乱世之中,能有地方种粮食,就是莫大的安全感,曹操一下子就得到数十万能粮食的农民,以及这些农民生产的赋税粮食,又怎么会没粮食呢?

另外,曹操手下还有一个叫枣祇的屯田都尉,这个人是最早劝曹操屯田以生产粮食的官员,曹操的屯田不仅有民屯,还有军屯,民屯就类似于青州黄巾军随军家属这种性质的,军屯就是曹操手下不打仗的士兵专门用来屯田种粮食,曹操其实早就解决了粮食缺少问题,要不然以曹操地处四战之地的中原,早就没粮食了,官渡之战其实都算是曹操主动挑起的,怎么可能会打到一半没有粮食了,况且官渡之战期间枣祇都还活着。

所以官渡打到后面,曹操不是没粮食了,只是在对峙中打得太艰难了,让曹操有一些松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曹操也是一个普通人,当年兖州只剩下三座城池,曹操一样坚持下来了,兖州之战打到最艰难的时候,曹操也有些放弃的打算,还曾经打算投靠袁绍,幸亏被程昱劝住了,所以官渡之战曹操写信给荀彧,只不过是重重坚持之下的稍许松懈。

当曹操得到了荀彧的回信后,很快就坚定了信心,正好又遇到许攸来投降,就算没有许攸投降,以当前的军事状态,曹操想要击败袁绍也不是难事,曹操当时的地盘从司隶州一直到青州,整个个黄河以南都是,当时曹操阵营的臧霸也已经率军从徐州进入青州,如果臧霸率军继续向西打的话,差不多要对袁绍军队形成合围了。

就算臧霸按兵不动,曹操也可以派出一支军队,前往黄河渡口,烧毁所有的船只,让袁绍失去运输物资以及渡过黄河的船只,也对袁绍军队是一种莫大的恐慌。

另外,官渡靠近许昌,靠近曹操的城池,曹操所有的运输补给线都比袁绍要近得多,曹操可以派兵攻打袁绍的补给线,反正在黄河以南是曹操的地盘,就算不知道乌巢在哪里,曹操也可以派出小股部队大肆骚扰袁军的后勤补给线,多烧几次物资、粮食,袁绍军心就会动摇,再头到还是失败。

曹操有一百种办法可以击败袁绍,并不是只有靠许攸的计谋,许攸的计谋只不过加快了袁绍失败的时间而已,就算没有许攸,曹操还是一样击败袁绍。用荀彧的话来说,如果你这个时候被曹操的假象迷惑了,这么认为你就错了,曹操还是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标签: 经典战役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会发生松锦之战,皇太极发动松锦之战起因经过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经典战役

    为什么会发生松锦之战?这场战争是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劲旅,打通关宁锦防线的战役。松锦之战开始于清军围困锦州,结束于松山城被清兵攻陷,明军主帅洪承畴被俘止。战争共经历了两年,以明军惨败告终,明朝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只剩三万残兵跟随吴三桂退守宁远,之后明朝在关外的城池悉数陷

  • 松锦之战的结果是什么,明朝元气大伤,清兵的全胜而告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经典战役

    想知道历史上松锦之战的结果是什么吗?松锦之战以清兵的全胜而告终,明朝经此一役,元气大伤,这场战争标志着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明朝在辽东的最后防线仅剩下山海关的吴三桂部。自皇太极即位以后,审时度势,对明清之间将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次大决战是作了充分的各方面准备的,如进行内政改革,加强君权,对外入

  • 彭城之战项羽是怎么打败刘邦的,3万骑兵击败56万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经典战役

    彭城之战是楚汉战争的一场著名战役,在这一次战役中,项羽率领3万骑兵,打败了刘邦的56万大军,一举扭转了战争的形势。这是刘邦和项羽的第一次对决,显示了项羽高超的战术素养,也奠定了项羽当时最强将领的地位。在此战后的长时间里,刘邦的军队对项羽产生了畏惧感,不敢和项羽对战。项羽得以压制刘邦于荥阳、成皋之间,

  •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多少人,刘备为什么要发动夷陵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经典战役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至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吴、蜀之间爆发了一场决定前途命运的关键性战役--夷陵之战。在三国时期,这场历时十五个月(章武二年闰六月)的战争,既是最为持久,也是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夷陵之战的惨败,蜀汉集团从此彻底退出荆州争夺战,蜀汉君臣们兴复汉室、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也彻底受

  • 赤壁之战双方伤亡人数,赤壁之战历史意义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经典战役

    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合五万大军在赤壁相遇。孙权和刘备联军利用曹军不熟悉水性的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随后水陆并进,大破曹军。赤壁之战后,孙权稳固了江东的统治,刘备则占据荆州和益州,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曹操南征荆州的时候,从十五六万的北方军人中筛选出了步兵8万,骑兵1万,但是调

  • 赤壁之战关羽为什么要放走曹操,原因主要有两个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经典战役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

  • 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经典战役

    夷陵之战,是刘备近四十年军旅生涯的最后一战,刘备却败得非常惨。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奔走,仅以身免”,几万军队全军覆没,刘备自己逃回了白帝城。那么夷陵之战,刘备为何会失败呢?历来一说到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原因,人们往往就会想起刘备以怒兴师等等。其实刘备夷陵之战失败,根本原因不在

  • 井陉之战韩信是如何以少胜多,3万击败陈余20万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经典战役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佯顺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者也。(孙子兵法)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时的一场著名战役,韩信在此战仅用3万大

  •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了多少人,夷陵之战对蜀汉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经典战役

    其实在夷陵之战中,对于蜀汉政权的打击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硬实力方面的打击,所造成的直接损失就是五万精兵,因此这对于家底本来就不是很厚的蜀汉政权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重创,让蜀汉政权更加雪上加霜。第二方面的损失是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损失,其中刘备更是在精神上从此一蹶不振,再到后来刘备的病死,这才是蜀汉政

  •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取胜,曹操和袁绍争夺北方的霸主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经典战役

    发生于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同时也是曹操和袁绍为了争夺北方霸权的战略决战,官渡之战的起因却是曹操在下邳对吕布的围攻。公元199年,曹操围攻盘踞在徐州治所下邳城的吕布军队,吕布向河内郡太守张扬求助,于是张扬率军出击准备救援吕布,但在这个过程中张扬被自己部下杨丑暗杀,杨丑准备率军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