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夷陵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东吴军队有那么厉害吗

夷陵之战到底是什么样的 东吴军队有那么厉害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3 更新时间:2023/12/24 8:18:45

很多人都不了解夷陵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中国的王朝都是战场厮杀出来的,正是在不断的战争中,人类文明逐渐向前推移,直到今天的盛景。

说到战争,就不得不提到三国中的三大战役。也就是赤壁、官渡、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都是影响三国势力分布,以及三国历史走向的大战。

其中的夷陵大战中更是被演义得非常精彩,由陆逊领兵的东吴,以五万兵力打败了刘备的七十万大军,成为了战斗史上的奇迹。

可是,演义部份和真实的战役之间到底相差多远呢?东吴的军队真的那么牛叉吗?

图片: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剧照

在历史面前演义都成了扯淡,陆逊在领兵时都还没什么知名度,而刘备却已经称帝了,怎么可能让一个无名之辈打得那么惨呢?那么,真实的战况又是如何的呢?

根据《三国志》所记载,三国时期因为常年战争,老百姓们过的都是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生活,因为战争而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到了三国初定时,蜀国人口最多只剩下一百来万,吴国大概还有二百万左右。人口最多的是魏国,但是同样没有达到五百万。

按照演义部分,蜀国出兵的人数足有七十万。大家可以想象,蜀国的总人口才一百来万,而且因为战争的原因,已经损失很多壮丁了。就这国情,蜀国还有可能拿得出七十万的军队吗?

如果真是这个数据,那么光是没法打仗的伤残兵和老弱病残就得占三十万以上,刘备敢做这种事情吗?从这一点来看,演义部分所添加的水份还真不是一点点。

再者,打仗可不是大家到了战场提刀杀敌,没死的回家找爸妈就行了。打仗既要有先锋,也需要后勤部队,不然,就算先锋再厉害也发挥不了该有的作用。

其次,一个国家平时还得养兵,等到打仗的时候才有士兵能派遣。按照以前的情况,游牧民族每七人左右就可以养一个兵了,因为游牧民族都是靠放牧为生的,根本没有多少农耕。

但是中原的形势和游牧民族不同,中原主要以农耕为主,所以,每养一个士兵,至少得需要十几个人。

按照当时三个国家的国情,东吴可以养十五到二十万军队,作为人口最多的魏国可能稍微多一些,能达到四十万左右。至于人口最少的蜀国,能养出十万军队就已经算非常不错了。

虽然军队是保护势力的根本,但是也不是可以随便养的,一旦超过该有的比例,国家就会负荷运转,甚至还有可能损伤国家的根本。

有很多演义部分动不动就来几十万、上百万大军,根本没有考虑现实,只是为了增加看头而已。所以,大家想要了解历史,一定不能只看演义部份,否则会被骗得很惨的。

图片:蜀国的军队剧照

那么,在那次交战时,两国的兵力大概分别是多少呢?

结合各种史料,当时蜀国的总兵力撑死不超过十万,而且这十万还不能直接用来与东吴对战,必须留下一部分预防曹魏偷袭。

曹魏是三个国家当中最大的,兵力也是最强的,所以,蜀国就算最保守也需要留足四万左右。这样一来,真正能让刘备带走的军队,也就才六万左右了。

大家可别以为这六万就全部都可以上战场了,从蜀国到吴国,战线可是很长的,尤其是三国的交界处,更是需要分出一部分兵力把守。除了杂七杂八的消耗以外,能上战场的军队也就只剩四五万了。

咱们再来看看东吴的兵力。荆州大战过后,东吴的可用兵力大概在十万左右。陆逊手里有四万左右,诸葛瑾手里有两万左右,用来防备魏国的军队大概有两万,另外巫山和秭归,南方等地都有部分兵力驻守,这些兵力大概在两万左右。而且,孙权手中还有另外一部分兵力,这些兵力的战斗力都是比较强的。

再加上在夷陵之战中,东吴作为主场,优势比蜀国更大。所以,吴国当时能用来对付蜀国的兵力大概在五万左右。这个数据可以说是和蜀国不相上下的。

那么,既然实力对等,而且吴国还占地理优势,为什么蜀国却敢不远千里去招惹吴国呢?难道是刘备失去自己兄弟关羽后想不开?

图片:刘备领军不远千里去招惹吴国剧照

自然是不可能的,刘备虽然是位贤君,但是他怎么也是一位帝王,又怎么可能只为了私仇就做出那么大动静呢是?那些不过是借口罢了。

刘备之所以千里迢迢带兵去招惹比自己强的人,原因有三。

其一、刘备借用汉室这面大旗,理由正。

虽然汉朝早就没了,但是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支持各方诸侯。不管是以前的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有很多是支持正统的,而刘备在当时打的是恢复汉朝的旗帜,名头正,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其二、蜀国的总势力比吴国强。

在刘备决定讨伐吴国时,吴国早已经没有多少可以重用的人了。周瑜已经去世,其余的名将也先后没了。陆逊虽然在这一战中打赢了,但是在还没打时,他并没有名气。

再看看刘备的阵营当时都有哪些资本,五虎将中尚有两人还在世,还有身为刘备亲信的魏延,还有廖化等人也在。和当时的东吴相比,刘备这边已经算是人才济济了,所以刘备在当时根本就不怕东吴。

其三、有益州和东州支持。

所谓的东州集团,是指刘璋的旧部,以李严为首,益州则是以法正为首。正是这两股势力给刘备撑腰,刘备才会那么膨胀。

图片:有些膨胀的刘备剧照

可惜,刘备因为和诸葛亮之间已经产生间隙,在出征时并没有带上诸葛亮,而且就连赵云也没有带上。别说带两个,哪怕就带上其中的一个,也不至于让东吴那么顺利的烧了蜀军。

反观东吴的孙权,自从得知蜀国来袭的计划以后,马上向魏国俯首称臣,避免被夹击的同时还可以请求支援,同时更是大胆使用陆逊,因此打赢了这场战争。

总之,这场战争并不像演义说的那么神奇,也不是以少胜多。至于刘备为什么会输,除了双方的实力相当以外,大部分原因还是他自己引起的。

标签: 夷陵之战刘备

更多文章

  • 清朝五位皇后死亡之谜?历史上慈安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皇后,清朝皇后列表,慈安

    导读:清代皇帝的后妃虽然有太监和宫女整天伺候着,但终日禁锢在深宫之中,大多过得并不幸福,尤其身为一国之母的正宫皇后,看似地位很高,但上面还有太后,加上皇帝妃嫔成群,处理不好各方面的关系,动辄得咎,被皇帝废除甚至处死,都是有极可能的。其

  • 刘备简介:刘备有几个儿子 历史上刘备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简介,刘备,刘备的儿子

    导读:刘备(公元161-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刘备虽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他他父亲早死,家境贫寒,与母亲赖贩草鞋、织草席度日,生活非常艰苦。刘备从小就志存高远,在尔虞我诈的三国乱世中,他以卓越的品质、谦逊的作风招揽

  • 清朝皇子15岁时必须结婚 大婚前要先试用宫女?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皇子,清朝,古代皇帝

    清朝皇子在大婚前要先试用宫女?皇子15岁时必须结婚。如果确定为皇储,还要为他选太子妃。选立正式的太子妃前一年,宗人府要先为他选一位比他长一岁的宫女试用,教他学会怎样做丈夫。如果皇子同意,这位宫女也可以立为太子妃。皇子15岁时必须结婚。如果确定为皇储,还要为他选太子妃。选立正式的太子妃前一年,宗人府要

  • 张飞曹操其实是亲戚 由抢亲所产生的奇特姻亲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张飞老婆,曹操

    导读:张飞的新娘是夏侯姑娘,萝莉级别的,是敌对阵营里夏侯渊的侄女,也可能是曹操的堂侄女。三国时期的婚姻心理分析公元200年,是一个很热闹的年份,历史安排了很多精彩的段子在这一年密集上演。最热闹的当然是官渡之战,这个段子发生在十月,袁绍老大变老二,曹操老二变老大;最精彩的段子在四月,临时在曹操手下打工

  • 兰陵王郑儿是谁演的?兰陵王郑儿结局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兰陵王,冯小怜

    导读:大型古装电视剧《兰陵王》目前正在深圳等卫视播出,演员毛林林在剧中一人分饰两角,分别饰演郑儿和冯小怜。剧中的郑儿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子,倾慕于兰陵王。在身份转换成冯小怜后,变成了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人,后成为北齐高纬的皇后。随着该剧的热播,郑儿及冯小怜的结局也备受大家的关注,接下来跟随商都文化

  • 兰陵王中尉迟迥是谁?北周大臣尉迟迥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兰陵王,北周,尉迟迥

    尉迟迥(516~580)北周代(今山西大同东北)人,字薄居罗。鲜卑族。宇文泰甥。他能征善战,好施爱士,位望崇重。初为泰帐内都督,从泰复弘农,战沙苑,累有军功,任尚书右仆射、大将军。西魏废帝二年(553)入蜀平萧纪。以功为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诸军事,镇蜀。北周初,拜柱国大将军。宣帝即位,为相州总管。

  • 大秦帝国韩太子奂是谁?韩太子奂是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大秦帝国,战国人物

    导读:古装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正在热播,剧中演到韩武安侯韩朋出书休了嬴驷的堂姐嬴姜公主,韩王斥责韩朋出此损招必韩与秦交恶,韩王向秦示好,让韩朋和太子奂以韩朋休妻之罪向秦王陪理。那么剧中的太子奂是谁?历史上有这个人吗?韩奂,战国末期韩王安之子,史称“韩太子奂”,当时是修鱼之邑主。在史籍《正义》中记

  • 历史上诸葛亮怎么死的?诸葛亮死时多少岁?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诸葛亮之死

    导读: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时,只有五十四岁。而据《光明日报》报道,中关村知识分子的平均死亡年龄也只有53.34岁。诸葛亮究竟得的是什么病?《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诸葛亮生活习惯,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他很有可能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三国演义》多次描写到

  • 康熙王朝周培公简介 周培公为何被贬怎么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康熙,周培公,清代

    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朝廷上由这么一个人:文武兼备,刚正毅勇,才智过人,恪尽职守,深谙治世之策,深得为人之道,是康熙身旁重要的谋士。然而这样的的一个人,在官场上如此知进退,如此为自己保身,但还是落得了贬谪的下场。而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周培公是一个政治家,不妨看看他的经历,来了解一下,当时的官场。学习一下

  • 明朝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刘瑾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瑾,明代,太监

    刘瑾是谁?大太监刘瑾是怎么死的?史书上记载刘瑾是处以凌迟,也就是千刀万剐,共行刑三天。刘瑾犯了什么罪要处以如此之刑呢?下面就来了解下明朝的宦官刘瑾吧!刘瑾简介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 刘。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