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马里尼亚诺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马里尼亚诺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25 更新时间:2023/12/6 7:50:00

公元1515年法国国查理八世威尼斯联手对付神圣同盟,第一个目标就是瑞士控制下的米兰大公国(见米兰公国)。8月份9000名德意志长矛兵,10000名法国步兵,6000名巴斯克弩弓兵和4000名骑士组成的法国远征军带着70门大炮,绕过瑞士人的布防,从大圣伯纳德山口翻越尔卑斯山进入伦巴第平原。以伯尔尼为首的瑞士西部各邦素来与法国友好,在弗朗西斯给了他们70万金币之后,来自西部的12000名瑞士兵返回了山区。剩下的20000人决心与法国对阵。法军驻扎在一个叫马里尼亚诺的村子附近,离米兰16公里。

1515年9月13日瑞士人倾巢出动进攻法军营地。这次瑞士人用一个方阵进攻两个掩护。和以往一样法军未设工事,但是战场是一片农田,纵横的水沟组织了长矛兵方阵的快速前进。尽管如此,首先和瑞士接战的德意志长矛兵败下阵来,15门大炮丢失了。这时弗朗西斯率领骑兵从侧翼攻击瑞士人使其右翼被迫停止,对于静止的方阵法国的大炮终于发挥了威力,每一炮下去都有数十人伤亡。

由于骑兵的不断攻击,可怕的长矛突击被阻止了,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

到了夜间瑞士人毫无撤退之意,刀剑,斧头混战成一团。双方都在等待援军,瑞士人的两个军团正从山区赶来,而法国盟友威尼斯军由巴尔托洛梅奥·迪·维尔维亚诺率领的12000则从东面疾驰战场。第二天天亮后战斗更加激烈。法军骑兵已经开始三面攻击瑞士军团。可是法军自己的战线却在奔溃。到了下午,法军右翼溃逃,眼看瑞士人就要重新集结方针,席卷整个战线了。突然瑞士人的背后出现大批威尼斯军,瑞士人的士气跌到极点,一方面派出一支小分队迟滞威尼斯军,另一方面与法国人谈判,同意退军。撤退中400名苏黎世长矛兵掩护主力,全员战死。此役瑞士军阵亡和被俘11000人,法军伤亡6000人。马里尼亚诺会战把瑞士人的荣誉全部摧毁了。之后瑞士与法国缔结条约:瑞士军人只为法国服务。瑞士实事上成为了法国附庸。从此以后瑞士长矛兵排山倒海似的突击不复存在了,后来1522年的比克卡会战中瑞士长矛兵最后一次作为进攻力量,结果在泥泞和野战工事的妨害下再次折戟沉沙。而在1525年的帕维亚会战中更是出现了几千名瑞士兵溃逃的场面。瑞士历史上叱诧风云的时代结束了。

瑞士长矛兵军团应该说是特殊民族在特殊地形上创造的战法,它很好的适应了瑞士的山地特征。瑞士长矛兵武器的简陋和它的辉煌战绩同样引人注目,毕竟这一单一兵种不是全能的,即使是中世纪的武器系统也能有效战胜它。我们应当记住,今天这样一个以爱好和平称著的民族在军事史也上有过光彩夺目的时刻。

标签: 马里尼亚诺战役法国

更多文章

  • 马里尼亚诺战役:永远中立的瑞士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里尼亚诺战役,法国

    在中世纪的欧洲,瑞士军团曾经叱咤風云,而在这一场法国与意大利之战中,法国军队与米兰公爵属下的瑞士雇佣军在意大利一个叫马里尼亚诺的村庄展开了的厮杀,最终瑞士战败,年轻有为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一战成名。公元1515年1月,法王路易十二驾崩,弗朗索瓦一世成为法国国王。才几个月光景,他就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

  • 卡斯蒂永战役的战斗经过是怎样的?最后谁赢了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卡斯蒂永战役,英国,法国

    卡斯蒂永战役Battle of Castillon(1453.7.17) 英法百年战争(HundredYears′War)中的最后一次战役。施鲁斯伯里伯爵约翰·塔尔博特(John Talbot,Earl of Shrewsbury)率领一支英国军队前去解救被围的卡斯蒂永。争夺加斯科涅继1450年光复

  • 卡斯蒂永战役:英法百年战争的终结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卡斯蒂永战役,英国,法国

    15世纪50年代,英格兰人在法兰西境内的征服事业已岌岌可危。经历了四代人在百年里的不断努力,他们不仅没有夺取法国国王的大位,反而连自己原有的封建领地也朝不保夕。作为对手的法国人,在一系列失败后起死回生,终于让胜利的天秤开始倒向自己。1453年,在位于今天法国西南部的阿基坦山区。两军激战于卡斯蒂永的战

  •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的战前形势是怎样的?战斗怎么开始的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法国

    1950年8月23日,仁川登陆前夕。麦克阿瑟将军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们反对在仁川登陆的理由,在我看来恰恰是出奇制胜的因素。对手想不到我将这样尝试,而我偏偏又如此!……这使我想起200年前的魁北克。大家都认为城南的险峻河岸是不可攀越的,但詹姆斯·沃尔夫将军的部队就是从那里攀上了那些高岸,打

  •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战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亚伯拉罕平原战役,法国

    亚伯拉罕平原战役(英文:Battle of the Plains of Abraham)是1759年一场决定七年战争 北美战区(在美国则称之为法国人与印地安人战争)胜负的战役。这场战事就在当时魁北克城城墙外一片叫做Abraham Martin dit LÉcossais的高原上进行(现址为魁北克市的

  • 艾因贾鲁战役中蒙古是怎么惨败的?马穆鲁克为什么如此强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艾因贾鲁战役,埃及,蒙古,阿音扎鲁特战役

    13世纪,被史学界称为蒙古人的世纪,蒙古人依靠着他们战无不胜的骑兵将一个又一个文明古国踏于马下,金帝国、西辽、西夏、宋帝国、花剌子模乃至远在天边的匈牙利和诺夫哥罗德,都在蒙古的铁蹄之下化为了灰烬。蒙古人一路向西,凡是其走过的地方,留下的只有寡妇的哀嚎和累累的白骨。春风得意的蒙古人不会想到,帝国的西征

  • 天门岭之战:契丹与粟末靺鞨的对决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天门岭之战,契丹,粟末靺鞨

    自南北朝以来就有大批靺鞨部族迁往内地,尤以幽州、卢龙为最多。据《北蕃风俗记》记载:隋代开皇年间粟沫靺鞨与高句丽发生战争,粟沫部败北。为避高句丽兵祸,酋长突地稽率 矢赖、窟勒突、悦稽蒙、越羽、布忽赖、普稀、布布括利 八部近两万靺鞨人放弃夫余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内迁至辽西柳城(今辽省宁阜新市东南)。唐初

  • 鄂州之战的最终结果如何?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鄂州之战,南宋,蒙古

    十一月二十八日,忽必烈决定撤军,从牛头山出发后,一面声言趋临安,留大将拔突儿等帅诸军继续围鄂。一面于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的闰十一月初一,还驻青山矶。第二天,忽必烈在长江岸边,派张文谦告谕诸将,6天后撤离鄂州;自己率军北返,开始了争夺蒙古汗位的斗争。南宋方面,鄂州之战的结束使南宋摆脱了一场近似亡

  • 秦州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形势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州之战,宋朝,金国

    秦州之战亦称剡家湾之战。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金西路军统帅完颜杲,在攻取陕西部分地区后,八月,派部将蒲察胡盏、完颜习不主,合军5万余人,进据秦州(今甘肃天水市)东北刘家圈,伺机南下入川。宋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命右护军都统制吴璘,率军2.8万,自河池(今甘肃徽县南)北上,抗击金军,收复秦州等地。

  • 新几内亚战役的指挥官是谁?指挥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新几内亚战役,美国,日本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1964)MacArthur,Douglas 美国五星上将。这是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他也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