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羽水淹七军和三国三大战役相比 关羽为何能威震华夏

关羽水淹七军和三国三大战役相比 关羽为何能威震华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28 更新时间:2023/12/24 16:05:49

对水淹七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三大战役都没威震华夏,关羽水淹七军就可以?

建安二十四年,镇守荆州的刘备部将前将军关羽率军攻打曹操镇守荆州的征南将军曹仁,很快,曹仁的外围部队被摧毁,本人被关羽包围在樊城。

关羽

前不久刚刚经历汉中战败的曹操派出五子良将之首的于禁率领七路援军救援,但是,天公不作美,于禁援军刚刚抵达荆州,就天逢大雨,关羽乘机攻打,于禁不敌,导致本人投降关羽,率领的大军成了俘虏。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水淹七军。

因为当时于禁带领的是曹操的生力军,而且于禁本人在曹军之中地位高,威望大,他的败降直接让曹营自上而下人心惶惶,即使曹操本人也一度打算迁都邺城来躲避关羽锋芒。

史书中对于这次关羽的战绩记载,陈寿用了四个字:威震华夏。这个评价是三国中唯一的,众所周知,即使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三大战役,都没有类似的记载。为何他们没有类似评价,而关羽有这样的记录?

如果要探寻关羽威震华夏的意义,或许需要搞清楚这里华夏的含义。现在大家都了解,华夏就是中国,这个词也是长久以来代表中原。

袁绍

歪史以为,这里的华夏是个地域代称,而不是全部意义上的华夏。是比较狭义的诸夏地理区域,而不是全部的华夏概念。

周朝分封以后,商周系的诸侯国也自称为诸夏,这就是第一层地域歧义,因为当初的封国自称诸夏,他们所在封地就是诸夏的范围。

恰恰关羽北伐襄樊一代正好是周王朝在南方封国区域,不过后来这一些地方成了楚国的势力范围,但是这个华夏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当地是诸夏或者华夏深入人心。

这个观点,是历史学家傅斯年提出的,他认为当时陈寿记载关羽威震华夏的含义中,华夏代指的是襄樊一带。

于禁

另外,当时关羽兵锋正盛,现在河南以南很多区域都有人呼应,导致中原风声鹤唳,这一个区域正好是华夏大本营,在当时以及以前都是绝对的华夏心脏,从曹操打算迁都就说明当时人心是啥样子。

连曹操都打算迁都了,说明威震华夏不是虚言,关羽确实威胁到了中原,这里说威震华夏并不为过,这里华夏依然泛指中原和襄樊一代。

建安末期地图

当时关羽威胁的襄樊和中原就是狭义的华夏区域,陈寿这样的记载并不过分,反而很恰当,只是后人解释的时候,望文生义,觉得华夏就是泛指整个中华,这就和陈寿本意背道而驰,觉得陈寿虚美关羽,对他太过于夸大。

至于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三大战役,虽然作用很大,但是影响程度有限,官渡之战对袁绍的打击有限,曹操完全占优是袁绍死后,几个儿子内讧曹操才乘机平定河北。

庞德

而赤壁之战呢对曹操一样没有多大打击,人家事后风风火火的南征西讨,反倒平定张鲁之后导致益州一日数惊,镇守合肥的张辽都搞出一个威震江东来。

最后夷陵之战,虽然刘备部分主力全军覆没,但是,蜀汉并没有全部溃散,反倒孙权胜利之余依然惊惧不得不遣使求和。

即使说有恐惧,这三大战役一个是河北一个是益州,曹操都没有啥恐惧,根本谈不上威震华夏。

标签: 关羽水淹七军

更多文章

  • 靖难之役夹河藳城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靖难之役,朱棣

    靖难之役夹河藳城之战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文三年(1401)二月十六日,朱棣率燕师南下。二十日,燕军进抵保定,朱棣向诸将分析形势,认为野战容易,攻城艰难,如今盛庸合诸军二十万驻在德州,吴杰、平安驻在真定,我军若屯

  • 古代打仗为什么要攻城 直接绕过去不是更好吗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古代,攻城战

    对古代攻城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打仗为啥非要攻城,绕过去不行吗?在古代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中,我们通常可以看到大军攻城的画面,一般攻城的战役,人员伤亡是极其惨重的,投入的器械也特别多。据统计,要顺利的攻下一座城池的话,攻城的大军至少要是守城大军的3倍以上才能拿得下

  • 洛涧之战的结果是什么?如何评价此战?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洛涧之战,东晋

    公元383年十一月,东晋将刘牢之受谢玄之命与前秦军战于洛涧,大败前秦军名将梁成,为之后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此战被称之为洛涧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结果晋军阵斩秦卫将军梁成、扬州刺史王显、弋阳太守王咏等十员将领(另一说王显被晋军俘虏),秦军阵亡达一万五千人,竟是

  • 襄樊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襄樊之战,关羽

    襄樊之战,又称关羽北伐、荆州争夺战、襄樊战役,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是刘备麾下名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援樊城,却遭遇了因为暴雨而导致的“汉水溢流,害民人”的

  • 逍遥津之战爆发前,曹魏与东吴双方做了哪些准备?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逍遥津之战,三国

    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史称逍遥津之战,这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吴将陈武战死,孙权逃奔山顶。战至中午,吴军皆披靡溃

  • 逍遥津之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双方采取了哪些行动?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逍遥津之战,三国

    公元215年,曹魏名将张辽率领七千人迎击东吴十万大军,先后两次大破东吴,史称逍遥津之战,这是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战役前期,张辽率领800名将士冲击东吴的十万大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吴将陈武战死,孙权逃奔山顶。战至中午,吴军皆披靡溃

  • 麻隧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麻隧之战,春秋

    公元前578年(周简王八年),在晋秦争霸战争过程中,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在秦地麻隧与秦国进行了一次作战,以联军获胜,秦国失败告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背景晋国自公元前627年的肴之战之后,霸业受到秦、楚联盟的影响,陷入两线作战的被动地位。因此在晋灵公、晋成公时,霸业中

  • 鸡父之战爆发的起因是什么?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鸡父之战,吴楚争霸

    公元前519年(周敬王元年)夏季,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国为争夺淮河流域的战略要地州来,和楚、顿、胡、沈、蔡、陈、许七国联军于鸡父进行了一次作战,史称鸡父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此战中,吴军抓住战机,灵活用兵,以情报与谋略配合作战、出奇制胜,夺取州来。此战后,楚国在

  • 柏举之战是怎么回事?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柏举之战,吴国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吴王阖闾率领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了楚都,此次远程进攻战后世称之为柏举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

  • 柏举之战的起因是什么?具体过程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柏举之战,吴国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吴王阖闾率领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了楚都,此次远程进攻战后世称之为柏举之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