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玉璧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玉璧之战对南北朝政局有何影响?

玉璧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玉璧之战对南北朝政局有何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62 更新时间:2024/1/9 12:20:01

南北朝玉璧之战过程是怎样的?玉璧之战结果如何?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北朝玉璧之战简介

玉璧之战,是南北朝时期东魏丞相高欢对西魏发动的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璧城,进而打开西进的道路。

546年十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璧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11月,在五十日的苦战之后,东魏军撤退。

玉璧之战过程

公元546年,高欢再次率重兵抵玉璧城下,军帐就设在平陇古镇。西魏大将韦孝宽率军坚守城池。高欢命部下在城南筑起土丘,企图居高临下,破城而入。

城内原有两座高楼,韦孝宽命人在高楼上缚木连接,昼夜瞭望,严密防守,并准备了大量防御器械。高欢派人向城中喊话:“虽然你们把楼缚得很高,我们仍然能够穿城降服你们”;又命士卒在城南挖地道,在城北再筑土山,日夜攻城不息。

韦孝宽让部下在城内挖掘堑壕,又在地道内储备了大量的柴草,敌兵一到即被擒杀或烧死。高欢命人赶造坚锐的战车,车到之处无坚不摧。韦孝宽派人缝制巨缦,使战车不能进入。

高欢的战车无用武之地,又捆绑松竿、浇上油、点着火,以此烧布、焚楼。韦孝宽则命士卒做好铁钩,按上利刃,火竿一来,在很远的地方将它斩断。

高欢的松竿不能奏效,又在城周围挖地道21条,分为4路,并安上木梁柱,涂上油,点着火,以使柱折城塌。韦孝宽则在城墙塌陷处竖立木栅栏,使敌兵不能攻入。

高欢再命士卒用“兀盗”向城中射去,韦孝宽让城中的将士戴着面具防护:玉璧城中缺水,要从汾河汲水补充,高欢派人一夜间从上游截断汾水,但也无济于事。

高欢用尽了战术,攻城不下,便派参军祖孝征劝韦孝宽投降。韦孝宽回答说:“我堂堂的关西男子汉,绝不当降将,也绝不会弃城牎!”

祖孝征劝降不成,又用离间计:“韦孝宽受宇文泰的恩宠和俸禄,所以如此卖命,你们何必要替他赴汤蹈火呢牵”接着,用箭将招降悬赏书射入城中,韦孝宽看到后,怒不可遏,也亲笔书写了悬赏书,在背后反射到城外。

高欢诱降和瓦解韦孝宽军心的伎俩未能得逞,便将韦孝宽的侄儿捆绑到城下,将刀放在他的脖子上,向城中高喊:“若不早降,就要杀死他。”韦孝宽慷慨激昂,大义凛然,感动和激励了士卒,更加坚定了与城共存亡的信念。

玉璧之战结果如何?

高欢苦战了60天,士卒死伤者达7万余人,葬在一个深坑。玉璧城不仅没有攻破,韦孝宽反而夺据了土山。高欢智尽能索,因愤恨恼怒而病倒。最后,只得决定退兵。这时,韦孝宽军中传出高欢中箭伤亡消息。

为了稳定军心,高欢带病坐帐,强作镇定,会见幕僚,让斛律金唱《敕勒歌》。高欢自己领头唱和,但禁不住落下伤心的眼泪。玉璧未克,损失惨重,两个月后,高欢郁郁而死,终年52岁。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慈禧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 光一顿饭就100多个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慈禧,晚清,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在清朝末年是中国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专横独断,他不为国家着想,却为了自己的享受而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拿他吃饭来说吧,他的每顿饭真的都是满汉全席啊,什么中国菜、外国菜、甜点、水果一样都不能少,这样的菜肴自然花费很多钱财。当时御膳房给慈禧做的菜品多达4000多种,除了这个意外,光是提

  • 朱温的借刀杀人,一条人命换取魏博军镇的再无二心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温,五代十国,野史秘闻

    魏博军镇自安史之乱结束之后,河朔三镇便成为了大唐自身一个难以解决的顽疾,魏博、易定、卢龙三镇游离于中央政府之外,自成势力集团,辖区高度自治,并且屡次作乱,虽经数次讨伐,最终不了了之。让唐朝政府头疼不已,又无可奈何,而一直到唐末,这里依然混乱不堪,不甚听从王命。唐末态势在李克用取得了河东之地以后,其迅

  • 黄宪是谁?东汉名臣黄宪以柔和顺应时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朝,黄宪,风云人物

    黄宪家里世代贫穷,没有人做宫,父亲是—名牛医。黄宪十四岁时,颍川人荀淑(颍川荀家)到了慎阳,在路上的旅店遇到黄宪。荀淑见了他,惊讶佩服,拱手作揖,和他说话,说了很久都不肯离去。他最后对黄宪说:“您就是我的老师。”荀淑去袁阆住的地方,还没顾得上寒暄,迎面就对他说:“你们郡中有个像孔子的学生颜回那样的人

  • 墨床是古代文房用具之一,从传世墨床来看什么材质最多?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墨床,又称墨架、墨台,中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是中国专门用来承搁墨锭的小案架。墨磨后湿润,乱放容易玷污他物,故制墨床以搁墨。墨床以墨定形,通常不会太大,宽不过二指,长不过三寸。造型多案架形、座托形、书卷形、博古架形,或曲折,或简练,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墨床为在研墨时稍事停歇,磨墨处湿润,以供临时搁墨

  • 林则徐为何要禁烟?原因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林则徐禁烟,清朝,战史风云

    谈及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想必大家都这么认为,即:鸦片之毒,让林则徐忧心忡忡,于是林则徐为了人民的健康,而勇往直前的禁烟!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林则徐禁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知道鸦片害民,而是看到了这一场危机。也就是说,不能用现代人的认识,去分析林则徐的禁烟动机!为什么说林则徐禁烟,不是因为鸦片害民呢?

  • 揭秘:明朝迁都北京真的适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四大古都,分别是长安、洛阳、北京和南京。在上古时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重心位于西北,因而往往会选择以长安作为首都,洛阳作为东都以控制关东地区。到了唐朝之后,关中地区经济迅速恶化,经济和政治重心不断东移,长安和洛阳就失去了作为首都的优势。两宋之后,北方游牧民族强盛起来,为了同时控制大漠

  • 成吉思汗把自己妃子送给部下,是谁有这么大的殊荣?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术赤台,宋朝,野史秘闻

    在封建王朝,皇帝的妃嫔就算不得宠,也不可能再赐给别的男人。比如清逊帝溥仪,虽然已是民国期间,但由于北洋政府允许他保留小朝廷,所以依然保留了选后的规矩。结果,由于他在文绣的照片上画了个圈,尽管后来在太妃的干涉下,他另娶了婉容为后。但由于文绣被他挑中了,所以也不能再嫁别人,只能一并迎娶入宫。可见,皇帝对

  • 北宋水利学家郏亶简介:上书条陈苏州水利,为王安石所称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郏亶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郏亶(1038~1103)字正夫,苏州太仓(今属江苏)人,北宋官吏、水利学家。嘉祐二年进士,历任睦州团练

  • 明宪宗在位期内,他的三大弊政如何影响到后来的明代?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假如说起在当时可以充分影响到明代后世的比弊政的话,那么在当时明宪宗当政期内可以说他的是数最多的。并且这种弊政全是感觉针对在当时明代后世来说全是一种不可逆的影响,并且便是这些弊政的发生加快了在当时明朝的灭亡,而从整个王朝上而言,能够说成直接影响到了在当时的明朝,并且让在当时的朝中是深陷了一片错乱。下面

  • 漠北之战结果如何?又有哪些历史影响呢?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漠北之战是于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发生于戈壁沙漠以北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汉朝军队在此役中对匈奴的心脏地带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在卫青与霍去病的率领下,西汉军队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背景由于古代中国富饶的农业文明与肥沃的土地对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存在巨大的吸引力,中原王朝与北方草原帝国之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