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井陉之战兵力对比:双方各投入了多少人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双方各投入了多少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472 更新时间:2023/12/24 8:19:10

井陉之战背景

井陉之战背景是这样的,公元前205年的时候,在彭城项羽击败了刘邦,诸侯们原本觉得汉军势力比较强大而选择投靠了刘邦,这会儿看到刘邦战败了,诸侯们就慌了神,态度发生了大转变都开始保持中立了,这样就严重威胁了汉军的侧翼力量。局面对于刘邦越来越不利了,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他听取了张良的建议,把战略方针调整为正面坚守,左右侧翼同发展,最后在敌方后面进行侵袭。

韩信剧照

此后刘邦派遣以韩信为首的汉军重新开辟了北方的战场,并逐渐消灭了黄河北面的叛变势力,开始向楚国军队的侧面和北面发展了。井陉之战背景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当时黄河以北地区有三个叛变割据势力,分别是代、赵、燕,刘邦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就必须先消灭这三个绊路虎,消灭了他们才能进一步攻进楚国的核心,这样就达到了孤立项羽的目的。

于是韩信从这些叛变诸侯的弱点开始下手,诸侯们太过于自保了,只想着保护好自己的根据地,根本就不管别人的死活,韩信向刘邦汇报后就开始进一步征战北方战场了。韩信率领军队先是消灭了代,又消灭了赵和燕,还向东击败了田齐,向南决断了楚国军队的军粮道路。刘邦又批准韩信对楚国军队采取侧翼攻击的迂回战术,直到在荥阳两队成功会师,完成了缜密的作战计划,这些都构成了井陉之战背景。

井陉之战的内容

公元前204年刘邦为了扩大领土统一全国,派遣以韩信为首领的汉军展开了一系列的征战。韩信先是在彭城击退了赵军的进攻,又听取张良的建议制定了缜密的作战计划,韩信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直到最后在荥阳和刘邦会师成功,这也是井陉之战的内容的一部分。

韩信雕像

井陉之战始于公元前204年,是史上著名的将领韩信指挥的,汉军和赵军交战是在井陉口附近,当时汉军只有不到3万的兵力,敌军赵军可是有20万士兵的。于是韩信和众将领立下生死状,决定背水一战,先是命令士兵背水列阵,让赵军以为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其实,汉军还有一部分军队在后方潜伏着,伺机突袭赵军。

韩信在天亮后就率领军队开始向对面的赵军进攻,而赵军看到了韩信是背水列阵的,就调动了所有士兵离开军营迎战。两军先是激烈地厮杀一阵子,韩信就假装实力不济一路向绵蔓水方向撤退,赵军就穷追不舍。

此时,潜伏在后方的汉军迅速占领了赵军的军营,拔下他们的旗帜换上自己军队的将旗。赵军一看自己的老巢都被侵占了,就无心继续追击韩信了,占领军营的汉军当即决定来个前后夹击,切断了他们后退的道路,而韩信也开始从前方绞杀赵军。赵军最后仓皇逃向了泜水方向,可还是被汉军追上了,结果是全军覆没,这就是井陉口之战的内容。

在刘邦统一全国的战争中,最富有盛名的就是井陉之战,这是一场发生在公元前204年的战役。韩信是在获得刘邦的允许后,为了进一步击垮项羽在国内的割据势力,在井陉口一带和赵军交战,最终以少胜多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韩信剧照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是很明显的,在这次战役里韩信率领的汉军才不到3万,完全是处于劣势的一方,他采用了背水一战来列阵,抽出2千精兵去偷袭赵军的后方大营。赵军被韩信的背水一战所迷惑,倾巢出动去追击,哪知大营被突袭,结果是腹背受敌,导致全军覆没的下场。要知道这场战役里,赵军可是宣称自己有20万兵力的,韩信的作战有方斩获了赵军的主帅陈余,还活捉了赵王歇,击垮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统一全国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

井陉之战兵力对比虽然很悬殊,但是韩信采用的战术蛊惑了赵军的军心,也让这场战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巧妙用兵的著名战例。史料记载,攻方韩军只有韩信一名将领,精兵也就1万余人,守方赵军的将领有赵王歇还有赵军的统帅成安君陈余,投入的兵力有20万,只可惜赵军虽然兵力充足,可是统帅无能,不能识破韩信布阵的具体意图,仗着自己作战人数多,掉以轻心没能留有精兵守护大本营,给了韩信精兵突袭的机会,导致赵军败的一塌涂地。

井陉之战取胜原因

说到韩信就会提到井陉之战,关于这场战争历来就有无数史学研究者各抒己见,基本上都说井陉之战取胜原因是韩信的背水一战对提升士气有莫大的作用。

韩信雕像

韩信在这场战争中采用的背水一战的确有不可否认的关键作用,成功激发了汉军的斗争意识,使得汉军在明知敌众我寡的战局下,也能够持续坚持作战,构成了井陉之战取胜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时韩信率领的汉军所处的地理位置还是很优越的。韩信自小熟读兵法,对兵力布阵很有研究,他就是看到了当时的井陉口外有一条井陉水和绵蔓水,两条河的流向正好是呈对角交汇的,韩信就决定把士兵布阵在这两个河流之间,将汉军的正面力量朝向了赵军的大营所在地东南方向。这样的布阵最能扬长避短了,最大发挥了汉军的战斗力,因为不用顾忌自己军队的左右两侧以及后面被偷袭了。

韩信率领将士主动进攻赵军,赵军可是投入了全部兵力,号称20万大军十万余战马,却只能在两条河流之间的狭窄地方交战。韩信假装自己兵力不足,向后撤退,赵军肯定会穷追不舍。此时,赵军的大营就无人防守了,汉军预留的两千精兵就顺利突袭,攻占下赵军的大营,换上汉军的旗帜。到这个时候,赵军就是腹背受敌了,军心开始混乱,韩信杀了个回马枪,成功歼灭了赵军,这也是井陉之战取胜原因。

标签: 井陉之战

更多文章

  • 马陵之战介绍:以假乱真欺敌误敌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战国中,齐魏两大国家碰撞后爆发的著名战役,当时齐国的军事家孙膑在战争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两场战争对于结束魏国在中原地区的称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整个战局起到了深远的影响,从此战国七雄的局面正式形成,并将一直争斗到多年以后。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公元前445年

  • 三国武圣关羽败走麦城的事件主要过程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

    关羽败走麦城的事件我们都知道关羽这个人,这不只是源于他是小说中的人物,还是由于在尘世之间流传着的关于他的各种各样的故事。要不然小说中的人物那么多,我们怎么就单单记住了关于这个人,而记不住其他的人呢,而且这还是要说是自己看过的小说。关羽败走麦城图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他是三国中的人物,所以才会被人们所

  • 杨广因征高丽惹的天下狼烟四起 最终头颅被砍去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极有抱负的一个人,但是也养成了狂妄自大的性格,正是由于极度的狂妄自大,使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不久就失去了理智。公元610年10月,因远在东方的高丽国王没有按时朝贡,杨广就“课富人买马备战,匹至十万钱”,准备东征。次年2月,在赴涿郡的途中,隋炀帝杨广下诏击高丽。命亲信元弘嗣前往莱海口造船,

  • 揭秘在宛城之战中曹操损失了哪员心腹大将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

    宛城之战 推荐了何人宛城之战张绣投降之后,曹操设宴宴请张绣及其部下,饮酒作乐。本来张绣投降后,是一片平静的氛围,但却因为曹安民的推荐,曹操执意要娶张绣叔叔死后留下的遗孀邹夫人,使得张绣觉得倍感羞愤,起兵攻打。曹操剧照一天晚上,曹操喝醉酒之后,进入卧房,一时兴起,便问他的左右侍从,在这座城里可有妓女?

  • 李广一门三代的悲剧告诉我们:别惹关系户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广

    历史上,西汉大将李广无疑是倒霉蛋的代表。虽然他戎马一生、骁勇善战,在内外战场上屡立功勋,但却总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封侯之赏。所以,很多人将李广的不幸,归咎于命运。就像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中所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这里的数奇代表的就是命运不好。然而仔细阅读史书我们发现,李广的不幸,在很大

  • 七国之乱是怎么回事 周亚夫如何平七国之乱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就是西汉景帝时期,七个诸侯国联合发动的一场针对中央王朝的叛乱。由于领导七国之乱的是当时被分封在七国的诸侯王,所以也叫做七王之乱。汉景帝作为被反的对象,自然不会坐以待毙,派大将军周亚夫率领中央的汉军同据守在梁国的刘武的军队,运用正确的战术一举消灭了五十万叛军。参与叛乱的七国引起叛乱的主要原因是

  • 历史上发生过涿鹿之战吗 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涿鹿之战

    中华民族一向自称是炎黄后人,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底蕴,但是在距离现在大约5000年前,有一场至关重要的战役,在这场涿鹿之战中,我们的祖先战胜了蚩尤部落,因此才有了炎黄子孙的说法,那么这场涿鹿之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关于涿鹿之战的电视剧那是在阪泉之战以后,黄帝部落是各大氏族部落的首领,进入到了短暂的

  • 黄巾起义最后被谁镇压 黄巾起义最后死的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黄巾起义

    公元184年的黄巾军起义,虽然声势浩大,波及范围之广,是中国史上规模最大的以宗教组织为形式的农民起义之一。但是在经历九个月之后,就被汉灵帝派遣的皇甫嵩还有朱俊等人迅速平定。皇甫嵩公元184年的四月,在黄巾军得势后的第二个月,皇甫嵩、朱俊还有曹操率领了四万军士开始对颍川的黄巾军进行剿灭。虽然起初波才率

  • 刘邦白登之围的真相 解读白登之围有什么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登之围

    刘邦白登之围分别是汉朝高祖以及和刘邦有关的一次事件,对于刘邦白登之围这个问题,史料中有很多记载。冒顿单于画像白登之围是刘邦进攻匈奴时,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而引起的一次危机。当时韩信因为敌不过匈奴大军,多次派出使者向匈奴求和,引起了汉高祖刘邦的怀疑,刘邦怀疑韩信勾结匈奴对汉朝不利,也因此事责备韩信。韩信

  • 张辽和马邑之战的关系 马邑之战是谁的错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马邑之战,张辽

    公元前133年汉朝马邑之战爆发。马邑之战又被称作马邑之围,也有人称马邑之谋。这场战役的目的是诱惑敌人进而歼灭敌军。是西汉汉武帝在位时,由王恢进言策划的准备消灭匈奴的大战。正如《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载的那样:昔汉之王恢,欲徼一时之幸于匈奴,故为马邑之役,孝武许之,是恢欲奉诏以从事也。然后以谋出于恢,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