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是什么

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是什么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306 更新时间:2023/12/11 5:09:40

通过了解亚历山大东征经过可知,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就是一场侵略战争。公元前332年初,亚历山大东征军到达了黎巴嫩苏尔,黎巴嫩为了抵抗远征军,亚历山大东征军展开了激烈的对抗。经过7个月的激烈对战,亚历山大东征军攻破了苏尔。在这场战役中,8000多名苏尔人死于亚历山大东征军之手,除此之外,更有30000多名苏尔人成为了马其顿帝国的俘虏。

随后,亚历山大继续东征,用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攻占了加沙。由此可见,亚历山大东征军已经切断了波斯帝国的陆海口岸,并且成功夺取了地中海的控制权。11月,亚历山大继续率军进攻埃及,亚历山大东征军杀了很多抵抗者,并且占领了整个埃及。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率领47000多名士兵从埃及出发,经由腓尼基进入了两河流域。

为了保证军用粮草的补给,亚历山大从底格里斯东岸出发。随后,亚历山大东征军和波斯军爆发了高加米拉之战,亚历山大在这次大战中大获全胜,随后波斯帝国统治者大流士三世逃往米底。亚历山大远征军继续南下,在亚历山大的指挥下,远征军先后攻占了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由此可见,亚历山大东征的性质实际就是一场侵略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给欧亚非各国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

亚历山大东征的背景是什么

通过了解亚历山大东征过程得知,亚历山大东征背景主要有三个。早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前,波斯帝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没落的奴隶制国家,虽然波斯帝国看似地大物博,实际上,波斯帝国在国大流士三世的统治下,早已腐败不堪,国家实力逐渐衰弱。亚历山大即位后,他将东征目标放在了政局动荡的波斯帝国身上。

亚历山大东征画面

波斯帝国统治小亚细亚时,为了保障小亚细亚的安全,只在小亚细亚安排了2万骑兵。亚历山大东征之前,早已摸清了波斯帝国在小亚细亚军事部署,亚历山大为了成功东征,便在格拉尼库斯河和波斯大军展开了激战。在这场战役中,亚历山大军队发挥了长矛优势,他们杀掉千名波斯士兵,并且俘虏了上万人。由此可见,波斯帝国的腐败没落,是亚历山大东征的一个背景。其次,版图扩和财富掠夺也是亚历山大东征背景。

亚历山大自幼喜欢读军事方面的书籍,并且想要学习喀琉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下辉煌的政绩。腓力二世去世后,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王国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先用两年时间平定了希腊城邦的叛乱,为了扩大马其顿王国的统治范围,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34年踏上了东征之旅,为期十年左右的东征,为亚历山大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亚历山大东征下,马其顿王国已经成为了统治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的目的是什么

亚历山大东征目的有多个,一是扩张希腊的版图,二是开辟贸易通路,将希腊建成一个繁荣的帝国。亚历山大一心想要学习阿喀琉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下辉煌的政绩。亚历山大的父亲被杀后,被征服的城邦为了摆脱马其顿帝国的控制,纷纷联合起来爆发起义。亚历山大用了两年时间,便平息了希腊各城邦的骚乱。

亚历山大东征图画

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建立帝国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在了波斯帝国身上。当时的波斯帝国拥有辽阔的领土,源源不断的财富。为了获取财富,实现奴化波斯帝国的野心,亚历山大决定东征。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带着三万多名大军踏上了东征之旅。亚历山大东征之前,一位大将问亚历山大东征目的是什么,亚历山大说,通过东征能够获取无穷无尽的财富,这样才能给臣民带去无穷无尽的财富。

被亚历山大雄心壮志感染的将士们,内心十分激动,他们决心跟随亚历山大去东方掠夺更多的财富。亚历山大东征目的还与时代背景有关,公元前4世纪,希腊各城邦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一直有着持续不断地冲突。为了停止希腊各城邦的斗争,亚历山大明白只有马其顿帝国便强大了,才能更好地一统希腊。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让安提帕特将军摄政,自己亲自率军从派拉出发,经由从达达尼尔海峡开始东征。

亚历山大东征不攻打中国的原因

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是一位军事天才,亚历山大仅用了十三年就征服了欧亚,进军非洲。因此,亚历山大大帝开创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洲、欧洲、非洲的帝国。值得一提的是,亚历山大东征时,一度打到了印度河流域。如果亚历山大再多进一步,那么他就会进入西域,距离中国只有一步之遥。但从亚历山大东征路线来看,亚历山大并没有进入中国。

那么亚历山大东征为不打中国?根据史实推测而知,亚历山大东征为何不打中国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亚历山大大帝根本不知道中国的存在。那时候的人们对世界地域认知甚少,只知道大陆存在于海洋周边。希腊人曾经到过大西洋,他们以为大西洋就是世界的最西边。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期间,最远到达了印度洋,因为看见了海洋和陆地,因此亚历山大认为印度洋便是陆地的最南端。亚历山大根本不知道东边的尽头就是中国,所以亚历山大没有攻打中国。

将士厌战是亚历山大东征为何不打中国的第二个原因。当亚历山大率军从马其顿出发时,他们几乎一无所有。当大军征服印度后,每个将士已经是腰缠万的大富翁。因为思念家乡,亚历山大将士无心恋战。虽然亚历山大劝说将士们继续东征,但是将士们坚决反对,于是亚历山大终止了东征之旅。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介绍

亚历山大在历史上还是有一番作为的,有些人对亚历山大非敬佩,也有些人说亚历山大狼子野心。不过这些东西是后人评说的,亚历山大的一生算的上非常辉煌。亚历山大的东征时间是在公元前334到公元前324年。当时的亚历山大是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东征路线就是亚历山大当时对波斯等国进行的侵略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路线非常丰富,而且历经了非常长的时间,一起经历了10年的光阴。在公元前4世纪的时候,亚历山大就已经打下了希腊的各邦。在前334年的时候,亚历山大开始了东征的路线。第一个国家就是东方的波斯国。从波斯国开始,亚历山大先后打下了埃及,小亚细亚还有两河流域这些地方。十年的时间亚历山大建立起了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虽然说亚历山大东征对于亚洲的侵略,给亚洲这些国家带来了很多的破坏。有一些破坏甚至是毁灭性的,不可扭转的。这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弊端。但是亚历山大进行东征的话,还是有着一定的好处的,从客观的意义上来说,正是亚历山大东征侵略活动,打开东西两方之间的联系。

从此之后,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的交易开始渐渐频繁,也有很多的希腊人,因为贫困而移民到了西方国家。可以说不管是对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都有好处,很多程度的促进了东西两方的整体交流。

亚历山大东征亚洲多少年

虽然欧洲的那些历史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处于这样的社会当中,多了解一点东西是没有什么坏处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亚历山大东征亚洲几年这个问题来进行详细的了解。

公元前332年11月,亚历山大埃及发起了战争,并成功的取得了胜利。同时,亚历山大还对波斯等国家发动战争,这个战争让一些国家的政权开始毁灭。这时乘着胜利的东风,亚历山大继续向东开始行进。公元前327年,他连续攻打了巴克特里亚和拜苏斯至粟特。在公元前327年的夏天,亚历山大离开了巴克特里亚,打败了波鲁斯国王。公元前325年又对印度波拉伐斯王国发动战争。

所以,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就可以解决亚历山大东征亚洲几年这个问题了,实际上,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亚历山大用了7年的时间东征亚洲。同时,根据上面对于这些战争的详细叙述,我们可以了解,亚历山大其实具备着很大的军事野心,同时,亚历山大的军事力量在当时那个时代也是很强大的。直到亚历山大去世了,这场战争才得到了停止。

以上便是对亚历山大东征亚洲几年这个问题的详细资料,希望可以在大家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能够提供帮助。也希望这些资料在帮助大家评价亚历山大的时候起到佐证的作用。最后,让我们从这段历史当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更多文章

  • 一个汉人灭掉南宋 孙辈却尽被蒙古兵杀死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弘范,陆秀夫

    崖山海战,是南宋覆亡的标志性事件。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宋军抵抗元军侵略的最后一战在崖山(今广东省江门市)打响,作战双方的主帅均姓张,元方为张弘范,宋方为张世杰。然而,胜利的指针偏向了张弘范。元军出动两万兵力、五十余艘战船,宋军出动二十万兵力、千余艘战船,经过激战,宋军惨败,左丞相陆秀夫被迫背

  • 重读三国:威震华北的公孙瓒为何败给了袁绍?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孙瓒,袁绍

    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军阀割据。出身卑贱的公孙瓒凭借军功一路高升,官至前将军。他驱逐乌桓、大败黄巾,雄踞幽州、青州及冀州大部,当时锋芒远胜四世五公之后、豪族名士尽附的袁绍,曹操就更不在话下。公孙瓒为何最终输给袁绍、兵败自焚?幽州突骑与乌桓叛乱西汉末年,高桥马鞍出现,这种马鞍能包裹住骑手臀部并支撑腰部。有

  • 齐王田横不肯屈节 五百义士慷慨赴死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田横

    齐人好养士,最著名的有孟尝君田文,门下食客数千,其中虽有鸡鸣狗盗之徒,但更多的还是刚烈之士,他们蹈节死义,忠贞不二,常常是连生命也不惜的。时至秦末,齐地此风依旧。当时,出身齐国王族的田儋、田荣、田横三兄弟,都是狄县(今山东省青高县东南)豪族,他们继承战国养士遗风,为人豪爽,崇仁重义,广交天下豪客,追

  • 刘邦与项羽对峙 楚军放冷箭差点要了刘邦的命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邦

    楚汉对峙于广武涧的时候,霸王项羽因为粮道受阻,供给不畅,希望与刘邦速战速决,因此便有了一番二番三番的叫阵,气焰十分嚣张。然而,汉王刘邦死不应战,他以超人的忍耐力与项羽耗着,打不赢,拖死你。当然,耗归耗,虽没有千军万马的冲锋陷阵,但涧边的冷枪和口水仗还是间或有之的,神射手楼烦不就在涧边放过一阵箭么?还

  • 破釜沉舟和项羽的故事 破釜沉舟是哪次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破釜沉舟,项羽的故事

    破釜沉舟的故事已然是众所周知,自然这一历史故事的主人公西楚霸王项羽更为世人所称道。这位宁死不肯过江东的一代英雄,在讨伐秦朝暴政的年间确实留下了不少辉煌往事。项羽在秦朝完成大一统之前是楚国人,年少时已有能举百斤鼎过头的传奇故事,而后成人终成为一代英雄人物,跟随他的叔父率领起推翻秦朝暴政的起义,而破釜沉

  • 破釜沉舟发生在哪次战役中 破釜沉舟的道理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是在著名战役巨鹿之战中发生的,赵军被秦军围困在巨鹿城,楚王在得到求助后,派宋义与项羽前去救援,项羽由于上将宋义迟迟按兵不动,于是急不可耐将其杀之,自己率兵前去救赵。宋义死后,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士气大增,项羽先派部分前锋前去切断秦国粮道,自己率领全军渡河后,下令破釜沉舟烧营房,不胜则

  • 巨鹿之战后项羽分封的18路诸侯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巨鹿之战,项羽

    巨鹿之战是项羽和秦军在巨鹿进行了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巨鹿之战结束后,项羽分封了18路诸侯,他们都是谁?巨鹿之战后项羽分封的18路诸侯1、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

  • 巨鹿之战楚军为何大胜 项羽采用了什么战术?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巨鹿之战,项羽

    有学者认为巨鹿之战是秦朝历史上第一大决战,是秦亡楚兴的关键,此战后曾经的秦王朝轰然倒塌,楚汉争霸登上历史舞台。那么巨鹿之战中楚军为何能胜利?主帅项羽使用了什么战术?简单来说主要原因有:1、秦救赵象征着正义。首先在思想上占了上风。2、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破釜沉舟,又做出了正确的战术部署,使楚军战斗很强

  • 益州刘璋为何主动邀请白眼狼刘备入川?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璋

    刘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刘备的入侵。而刘备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川中,恰恰是刘璋自己发出的邀请。刘璋(?-220年),字季玉,江夏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继父亲刘焉担任益州牧,刘璋为人懦弱多疑,汉中张鲁骄纵,不听刘璋号令,于是刘璋杀张鲁母弟,双方成为仇敌,刘璋派庞羲攻击张鲁,战败。后益州

  • 宋元襄樊鏖兵五年:定南宋生死存亡的一战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樊城之战

    襄阳之战是元朝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早在窝阔台灭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