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中华好儿女踊跃报名参军,1951年3月,在四川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点有一个矮个子青年早早地来报名,可征兵同志嫌他个子矮不愿收他,他就在那软磨硬泡,这时一位征兵营长走了过来,被他当兵的热情所感染,同意破格录取了他,他就是用身体堵枪眼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黄继光到了前线后被分配在第十五军四十五师135团2营6连担任通信员,虽然部队是在前线,可前线也分前沿和后勤,由于通信员的特殊工种,他被留在了后勤,当他看到一起入伍的老乡已几度战火锤炼,有的甚至立功受奖,就坚决要求上前沿杀敌,同在后勤的副指导员耐心地教育他,战场是个整体,无论在哪里都是在作贡献,战斗的胜利离不开后勤的保障,黄继光认识到自己思想的片面性,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于是工作干的非常出色,1952年7月光荣入团,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上甘岭位于五圣山上,在不到4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联合国军动用了2个师的兵力争夺五圣山,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连续发动进攻,志愿军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10月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2营奉命必须在天亮前夺回上甘岭右翼的597.7高地,这关系到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当时敌军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着2营不能前进,营长命令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6连在机抢掩护下5次爆破都未成功,而且战士一个个倒下,离天亮只有40分钟时间了。
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向营长请缨,并递交了决心书,向营首长保证,坚决完成任务,于是,黄继光被临时任命为6连6班班长,执行第6次爆破任务。黄继光带上手雷和两名战士向敌军火力点爬去,他们巧妙地躲过了照明弹的亮光,当离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敌军发现了他们,随之密集的弹雨扫射了过来,一名战士牺牲了,另一名也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他忍着伤痛继续前进,当离敌火力火八九米时,他将手雷投向了敌军,这时2营趁势发起了冲锋,可敌军突然又从地堡里射出机枪火力,战士纷纷倒下,这时的黄继光顽强地爬向敌军,突然站立起来挺起胸瞠,张开双臂朝敌军喷出火舌的枪口扑了上去,正在吼叫的枪口哑然失声,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前进的道路,部队顺利地占领了阵地,全歼了2个营的敌军。
为表彰黄继光烈士视死如归、无畏无惧的伟大精神,1953年5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的称号,并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家乡中江县石马乡改名为继光乡,毛主席还亲切接见了他的母亲。
谢谢阅读
一些人拿出人性说话,说“黄继光长的也是血肉身躯,凭什么能够堵住机枪眼呢”什么话来否定黄继光英雄事迹,这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最可耻的把戏。
今天让我给你讲讲黄继光及其部队的事迹,驳斥污蔑抹黑我军特等英雄黄继光的无耻谰言。
黄继光1931年生于四川中江县贫苦农民家庭,他六七岁就不得不下地干活割猪草放羊等都做得了。黄继光十岁时,父亲被地主强逼追债(借一还三)而害死,黄继光就成了孤儿。
1949年中江县解放,被地主老财压迫了八年多(那些给刘文彩洗白的人还有良心吗)的18岁青年黄继光,被选为村儿童团长,还因立功被评为民兵模范。昔日的孤儿小长工,翻身做主人了。
这样经历下成长起来的黄继光,必然是嫉恶如仇意志坚定的解放军战士。1951年,黄继光作为全村第一个参军的士兵,到了朝鲜前线,被分配到第15军第135团2营6连任通讯员。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开始向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岭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发动疯狂进攻。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19日晚,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阵地,为整个反击战的胜利奠定基础。联合国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攻势,志愿军部队不能前进。第2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
在实施爆破中,第6连向敌军发起五次冲锋均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先后倒下牺牲。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提上手雷,带领战士吴三羊和肖登良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当离敌军火力点只有三四十米时,吴三羊牺牲,肖登良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黄继光毫不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碉堡。
时间不等人,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上又有多处重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疯狂射击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堵住敌人火力点上最后一挺机枪的枪口。这一壮举极大震撼了敌人,他用身体为部队创造了一个十分珍贵而又短暂的冲锋时机,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利用黄继光用生命换来的难得机遇,部队吹响了冲锋号,并很快占领了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2100余人。
黄继光生前战友李继德在战场上曾亲眼目睹黄继光堵敌人枪眼的过程。至今,李继德也还清晰记得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细节,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看见已经爬到碉堡下的黄继光,猛地弓着腰起了一下子,堵上了枪眼子。”后来,他看到英雄被子弹打烂了,“后背血肉糊拉糊拉的,不成形了。”李继德老人还通过记忆模仿还原黄继光的身姿,用痛苦的表情连说了七八个“哎呀”。
除了目击者,珍贵的历史照片也证实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在包含了黄继光正面全身照和半身照的照片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英雄保持着双手高攀、扑向敌人枪口时的姿势,也能看到照片中黄继光用来封堵枪口的胸部以上部位被大量子弹击穿,这张照片就珍藏在中国军事博物馆。
抗美援朝志愿军第15军,军长是秦基伟,因为上甘岭的英勇奋战,第15军被称作为“千岁军”,与38军的万岁军遥相呼应。第十五军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第15军,下辖第43、44、45共3个空降兵旅。
黄继光所在的第45师,师长崔建功,下辖三个团分别是133团、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就是第135团的。后来,45师先后成为歼击机师和强击机师。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就出自于空军15军45师133团。
45师133团还有一个战斗英雄,就是高射机枪连班长牛喜生。他在掩护炮兵部队时击落敌炮兵校正机1架,在忠贤山用12发子弹打落敌侦察机1架,上甘岭战役中,又击落击伤敌机各1架。
这就是黄继光及其所属部队的英雄事迹,这样的英雄事迹太多太多了,说也说不玩,根本没有必要去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