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二战时,一个百战老兵的战斗力抵得过多少集训一个月就匆匆被赶上战场的菜鸟新兵?

二战时,一个百战老兵的战斗力抵得过多少集训一个月就匆匆被赶上战场的菜鸟新兵?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59 更新时间:2023/12/24 8:21:04

中国远征军1944年克复松山的战役整整进行了十次攻击,总共耗时95天,其中第六次攻击的重点是滚龙坡阵地。战斗中第八军首次使用了美式火焰喷射器,效果奇佳,日军无法在碉堡和隐蔽部里藏身,遂跳出堡垒与远征军进行单兵格斗。去了被烧死的,共有4、50个鬼子与冲上去的第八军82师246团一个连接战,军长绍周就在1000米外的竹子坡用望远镜观战。

滇西方面的远征军装备虽不如远在缅北的新一军,但是部分换装美械后仍然超过了日军,至少在轻武器以及空地火力上是不吃亏的,但问题在于,远征军各部都是以残缺部队补充大量新兵充实起来的,素质堪忧。陈诚辞去司令长官职务的一个原因,就是有畏难情绪不太同意仓促反攻,以便给部队更多的训练和准备时间。但是美国方面催促甚急,还以美援相挟,重庆只好妥协。

第八军的这一个步兵连有100多号人,兵力是当面日军的三倍有,但大多是新兵,而对射和拼杀仅仅15分钟之后,有一半的士兵便倒下了,剩下的一半的状态也是笈笈可危。何绍周见状下令榴炮团用炮火覆盖阵地上正在胶着厮杀的两军,炮兵以为听错了命令没敢下手,然而再接严令必须轰击,遂忍泪发炮,炮弹出膛时炮手们都下意识地背过身去,这才是战争的残酷性。

何绍周战后跟炮兵兄弟们解释:按当时的情况,冲入敌阵的这一连士兵用不了多久就得全部牺牲,而活着的鬼子会缩进堡垒继续顽抗,重新攻击时还要付出更大的伤亡。与其让这些士兵白白牺牲,不如趁鬼子离开堡垒的机会与他们同归于尽,动用炮火覆盖虽显残忍,但会挽救后面更多远征军士兵的生命。

松山守敌是日军第56师团113联队一部,因为主力增援龙陵去了,所以包括联队本部、轻重伤员(随担架第3中队行动)在内不过1400余人,而攻击的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了第71军、第八军等共十个团的部队,总兵力大约是敌人的30倍。最终却付出了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的伤亡,毙杀日军1250人以上,敌我伤亡比高达1:6.2,打鬼子艰难啊。

当然,日军凭险据守并且工事坚固占去相当成分,但是滚龙坡战斗已经说明,在没有空地重火力掩护的情况下,轻武器对决时国军新兵的战斗力跟那些老鬼子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射击的准确性、肉搏战的胆量、战术动作和配合,均远逊敌人。既然何绍周判断还会有鬼子逃回堡垒,意味着战力比要超过三比一,这是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则有个“五比一”理论,即在充分考虑武器装备、单兵素质、指挥能力等综合条件之下,五个中国士兵与一个日本士兵的战力相当(或数量对应之部队)。所以他在反攻宜昌时动用了五个军的兵力围攻日军第13师团主力(调出部分),应该说半斤八两,日军师团长内山中将最后都准备切腹了,可惜援敌接近功败垂成。

但是要注意,陈诚的计算方式是指战斗力较强的作战部队,新兵数量是有限的,并不能准确反应如题所问。按照日军的战力计算方式,以兵员素质和步炮比例折算的话,假定四单位设师团(可别跟后面的什么甲级师团混为一谈)数值为100,那么四单位特设师团相应为62,三单位警备师团为44,而重庆军(蒋系部队)这个数值仅仅为16!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抗战初期,土肥原第14师团敢在豫东对阵近20万中国军队,一般来说,日军一个主力步兵联队几乎可以对战重庆军的一个精锐师,而在武汉会战中,冈村宁次第11军是以一个加强大队应对国军一个师来计算兵力的,因为长江两岸的几十万中国军队中,还包含着大批杂牌军和地方武装,而非清一色的“重庆军”。

滚龙坡的一比三和陈诚的一比五都只能说明大概情况,这个问题也确实难以有特别准确的战例来说明,毕竟战争不是两个、几个或几十个士兵之间的单打独斗和小规模群殴,笔者个人的看法应该取个中间值,即训练很不充分的国军新兵,在战斗中四个人能顶上一个鬼子老兵的战斗力。

到抗战末期,抗日军队总计拥有120个军354个师450余万人,而最终投降的日寇“中国派遣军”兵力是106万人,基本能够佐证了这个论点。

分情况吧,其实根据不同的情况,新兵和老兵各自的优势也有所体现。

一般情况下来讲,老兵肯定是占据优势的身心百战的老兵,更是每个战场急缺的财富。

你比如说在抗战时期一直担当主力的74军奇老兵的数量跟新兵的比例可以达到惊人的五比一,这也就是为什么74军战斗力永远比其他的部队要抢,他的老兵一直都在不停地填充,其他的部队都是老兵比新兵少,而这支部队里面偏偏老兵的比例特别大。

在战场之上,老兵比新兵更加懂得战场上面的规则,配合也更加默契,懂得战场上的一些小的知识,所以在使用老兵的时候可以避免掉很多尴尬的情况,你比如说夜间行军的时候究竟该注意些什么,部队在推进的过程之中应该到哪里进行修整?到哪里挖战壕?

很多新兵到战场之后,最大的问题不是说如何去学习射击,如何去学习使用战场上面的武器,而是如何适应战场战场上面的情况,就足有可能将一大批的新兵直接吓得连枪都不敢开。

所以对于普通的战场之上,更多的指挥官当然是更喜欢老兵,老兵比新兵更加好用,这一点是共识,敌后的抗战战场上,八路军内部一直要求总部给他们委派干部所谓的干部就是一些富有作战经验,(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而且懂得团队配合与团队指挥的那些老兵,这些老兵才是真正的财富。

当然在某些地方也会出现例外,这一点可能就得提一下当时的中国远征军了。

中国远征军曾经两次出征缅甸,在第一次出征缅甸失败之后,有一部分的军队并没有撤退进中国境内,而是在了印度边界地区进行休整,这批部队急需要兵源,而此时大西南没有兵源。

万般无奈之下,蒋介石让当时在大西南的一批大学生参加入军,正是这一批新兵可以说开创了中国一个时代,那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进现代化部队的诞生。

一批中国远征军也是百战老兵,而且在国内战场上面屡立战功,但是当这一批老兵和新兵同时放到每个人手的时候,每个人更加喜欢新兵,为什么老兵比新兵接受新的事物要稍微慢一点。

比如说简单的一个趴下老兵会下意识的互一下枪托,而新兵则是直接快速趴下,对于美国人来讲你保护枪干什么,而对于老兵来讲,枪就是生命,枪是宝贵的财富,所以二者之间出现了矛盾,再加上美国人从卫生知识武器以及不对配合等等一系列方面对军队进行改革,很多老兵根本就跟不上时代,相反这些大学生的新兵更加能够接受这些新的知识,并且积极地在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接下来,中国远征军的作战行动里面,这一批新兵发挥的战斗力不比那些老兵差。

会说新兵比起老兵哪个更受欢迎?看情况一般情况之下老兵肯定比新兵更受欢迎,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之下,新兵要比老兵更受欢迎一点。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1618年掷出窗外事件如何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就不得不牵涉到宗教问题,作为无神论者,我想自己可以不带主观情绪的描述。其实我们统称的基督教并非一个高度集中的整体,它是由若干个教派组成的,虽然他们同样信仰上帝。就如同我们的儒学一样,虽然都奉行孔孟之道,但对圣人言行的解释和儒家典籍的真伪存在分歧,儒家大体可分新、旧两学,又由此演进出

  • 谁能说说,印度历史上有打过胜仗吗?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当然有过。印度作为一个地区大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对外战争也是有胜有负的,虽然胜率不高。远的不说,就说现代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就是以印度彻底胜利告终的!印度完全达到了肢解巴基斯坦的战略目的!战争背景印度独立之后,根据蒙巴顿方案,大英帝国治下的印度被一分为二,实行印、巴分治。穆斯林的巴基斯坦分为两个部分

  • 印度超日王的传奇一生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超日王号航母的超日王,就是旃陀罗笈多二世。旃陀罗笈多二世是古印度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一个国王。他是笈多王朝第三位君主,在位长达40年之久(375年-415年)。公元3世纪以后,印度贵霜帝国衰败,分裂成无数小国。笈多王朝开始崛起,经过旃陀罗笈多一世之子海护王两个皇帝的治理,开始成为

  • 雅典为何会输掉了伯罗奔尼撒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时发生在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战争。而战争起因主要有三个:科西拉事件;波提代亚事件;墨加拉事件(而这三次事件均是由于原属于伯罗奔尼撒联盟中重要城邦殖民地的政治立场投入提洛同盟)于是历时近十年的战争开打~至于雅典战败的原因,说来很好玩,从政治体制上来讲,

  • 在古希腊,反斯巴达的科林斯联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希腊,就像中国古色时军阀混战雷同,只要当政者的执政违背其他地方势力,地方势力就会暂时结成同盟与当政集团开战。在这期间一定会有外国势力插手,为了自己的利益向符合自己利益的一方提供金钱上的帮助,以达到自己所要的利益。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人留下了名将莱山德主持雅典的重建。在他的扶植下,雅典的“三十

  • 印度“神童”预言,第三次大战爆发的时间,核战后地球将变啥样?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印度"神童"属于偏东方的级别,东方的神话寓言,早就盖过了印神。古代早就有后羿逐日、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战争狂人后羿启动了热暴炸武器,他的妻子嫦娥因而脱离火海隐居在了原始星球上。而现代两大著名物理家兼天文家,爱因斯坦直接说了:"第四次世界大战,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而霍金的临终遗言要含蓄的多:"天眼

  • 大秦统一之战最大的惨败,李信兵败楚国之后结局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李信,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人。司马迁《史记》里说“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秦始皇说“李将军果势壮勇”。都可以说明,李信是位了不起英勇的年轻的将领。很多人知道李信,是因为他攻打楚国时,打败而归。其实李信在这之前,也有不少的战功,不然秦始皇怎么会欣赏他用他呢?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出兵漳水邺城,

  • 公园前5世纪希腊和波斯的战争中希腊人在哪场战役中击败波斯?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萨拉米斯海战(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文:桌面战争兵棋|GEN上回说到,薛西斯突破温泉关后,兵锋直指雅典,遭受到斯巴达人打击的神王将他的怒火倾泻在一路上的城邦,与此同时波斯海军也在月神岬的失利中重整旗鼓,从

  • 二战时潘兴在干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时,美国陆军名将约翰约瑟夫潘兴已经退役了,不过他作为社会名流并没有对这场战争保持沉默。二战爆发后,潘兴时刻注意着战局的变化。1940年5月10日,德国进攻法国及其西欧盟国。6月22日,号称欧洲大陆陆军第一强国的法国投降,苦苦支撑的英国不得不请求美国予以军事援助。对此,美国国内意见不一,而潘兴从法

  • 斯巴达300所对抗的波斯帝国,如何入侵希腊并毁灭了雅典的?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546年,处于大流士统治的西亚波斯帝国开始进攻希腊城邦,高傲的君主帝国要求古希腊各城邦必须将民主制改为臣服于波斯的君主制。到公元前494年,波斯征服了希腊的依阿尼亚地区。公元前492年,波斯人继续向希腊推进,但收到飓风的侵袭以及北岸色雷斯人的拒阻,进攻受挫。公元前490年春,波斯人二次远征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