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宋楚泓水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泓水之战为什么会是仁义之战?

宋楚泓水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泓水之战为什么会是仁义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499 更新时间:2024/1/20 0:55:20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楚泓水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宋楚泓水之战,发生在周襄王14年(公元前638年)。

自周釐王4年(公元前678年)至周襄王9年(公元前643 年),为齐桓公领导诸侯称霸中原之年。齐桓公死后,中原诸侯失去一匡天下的领导人,无听适从,立刻形成一片散沙。当时的几个大诸侯国,齐国因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夺君位而国内大乱,晋秦两国相互混战,暂时无力过问中原,于是有资格争夺霸权的,只剩下南面的楚国了。

楚国侵凌中原的企图,受齐桓公的遏制已达三十余年。齐桓公既死,出现了其北进中原的良机。然而就在这时候,有个叫宋襄公的不自量力,也想尝尝当霸主的滋味。

宋襄公图霸的野心很大。宋国是周初分封殷代贵族微子建立的国家,为周室的宾国,国力虽然不强,其国君的爵号是上公,地位在所有诸侯之上。宋襄公见周室衰微,中原诸侯自齐桓公死后已没有发号施令之人,因此不仅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而且欲乘中原空虚之际恢复殷商的故业。特别是在他受齐桓公生前的委托,带领几个小国的军队,护送齐桓公的太子回齐即位后, 更是狂妄不可一世,自认为足以代替齐桓公的霸业了。

但是,霸主的地位是不能自封的,必须取得诸侯的拥护才行。于是,宋襄公仿效齐桓公的做法,召集一些诸侯举行会议,借以抬高自己的声望。他恐怕大国诸侯不听他的号令,就约请几个小国诸侯来开会。

不料,就连那些小国诸侯也没有按时到齐, 滕国诸候迟到,鄯国诸侯千脆不到,曹国诸侯会还没开完就偷跑回国了,宋襄公一怒之下,把滕侯关押起来,把鄯侯杀了祭睢水神,又出兵压服了曹国。接着,他便同楚国打起交道,企图让楚国也参加由他领导的盟会。

宋襄公欲霸中原,重兴殷商,这与楚成主进取中原形成尖锐的利害冲突。楚成王正想借机打击宋国,便应允与宋襄公在鹿上 (今安徽省太和县西)见面。宋国的公子目夷(宋襄公的庶兄) 劝宋襄公说t “宋国是一个小国。

小国争当盟主,是要招致灾祸的。”宋襄公听后无动于衷。在鹿上之会上,他兴高采烈,并要求楚成王约请他的盟国出席下一次在盂(今河南省睢县西北)举行的诸侯大会。老谋深算的楚成王,早把宋襄公玩于股上,又很痛快地答应了。

这年秋天,宋、楚、郑、陈、蔡、曹、许等国诸侯集会于盂。公子目夷劝宋襄公多带些兵车,以防不测。宋襄公自诩素以仁义待人,不能失信于诸侯,便轻车简从前往。公子目夷叹道: “宋国的祸事到了!国君的欲望太高了!如果楚国不守信义,我们宋国怎么对付得了呀!”

宋襄公原以为,这次会议既然是由他倡议召开的,当然得由他担任盟主。不料刚刚到会,他就被楚成王手下的军队活捉了去。楚军乘势攻宋。宋国的军队和民众进行了硕强的抵抗,楚军才没有攻下宋国。后来,由于鲁僖公代 宋国向楚国说情,楚成王也觉得在宋襄公身上已经榨不出什么油水,于那年冬天释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十分痛恨楚成王的不讲信义,并气愤众诸侯不肯靠拢他,决心先讨伐郑国,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大司马公孙固和公子目夷,认为攻打郑国可能引起楚国出兵千涉,劝宋襄公忍耐一下。宋襄公却说:“如果上天不嫌弃我,殷商故业是可以得到复兴的! ”

公子目夷叹道:“复兴上天早已抛弃了的殷商,定难成功。”宋襄公历来瞧不起郑圉,正想借攻打楚国的这个盟国出口窝襄气,执意伐郑口这时,郑文公适偕其夫人芊氏(楚成王之妹)朝楚返国,听说宋国来攻,告急于楚。楚成王立即兴兵伐宋救郑。宋襄公得到这个消息,才知道事态果然严重,急忙从郑国撤军。

周襄王14年(公元前638年)10月底,宋军返抵宋境,楚军犹在陈国境内向宋国挺进途中。宋襄公为阻击敌人于边境,屯军泓氷(今河南街商丘县与柘城县之间)以北,等待楚军到来。11月1日,楚军进至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宋大司马公孙固见宋军与楚军寡众悬殊,建议宋鹿公乘楚军渡到河中间时予以掩击。

宋襄公皱起眉头想了想,说:“好是好。可是我们的军队是讲仁义的,怎么能乘人之危而图侥幸呢? ”楚军于是从容地全部渡过泓水。楚军正在布阵,公子目夷又劝宋襄公乘楚列阵未毕发动攻击。宋襄公仍不同意,说:“不行,讲仁义的人不能攻击不成阵势的队伍。”当楚军已布好阵势,宋襄公才击鼓向楚军进攻,而且身先士卒,亲自领兵前进。

然而,正当宋军向楚军中央突进时,楚军两翼忽向宋军实施左右包围,宋军大败。大司马公孙固掩护腿受重伤的宋襄公突出重围,仓皇逃回宋国。泓水之战遂告结朿。

战后,许多大臣埋怨宋襄公实在糊涂。宋襄公仍然振振有词地说: “我们做君子的要讲仁义道德,不能在敌人有危险的时候去袭击他们,不能捕捉头发花白的老兵为俘虏,不能在敌人没有整顿好队伍前就击鼓作战。”公子目夷实往忍不住了,反驳他意“国君不懂得战争。

强大的敌人处于不利地形,这是老天爷在帮助我们,乘此发起进攻,不是最恰当的吗?即侦这样,还怕不能取得胜利呢!对方头发花白的老兵也是敌人,怎么能不俘虏呢? 让敌人摆好阵势再和他们打,简直是自寻失败! ”宋璲公还是执迷不悟。而且,他认为楚国在打仗时太不讲道,越想越气,加上受了箭伤,第二年夏天便死去了。

宋襄公图霸失败,一方面是由于他既无雄厚的国力,又缺乏能战的强兵,另一方面是由于他意在恢复早已灭亡的殷商,开历史的倒车,必然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宋襄公的战术见解亦十分谬误。古人说: “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战争当以求胜为第一。宋襄公自矜仁义,甚至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也来这一手,可谓愚腐至极。其结果,只能是骗人害己,贻笑四方。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刘禅在位长达41年,他真的很无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扶不起的阿斗”,千百年间这句话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了最大笑话。然而,这不是真实的历史,刘禅从223年登基,到263年投降曹魏,在位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众所周知,三国鼎足中蜀国势衰微,刘禅能在执政如此长的时间,没有过人的才能是不可能做到的。可能有人会说,这是诸葛亮的功劳。确实,诸

  • 阿合马:忽必烈时期近臣之一,小妾都有五百个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阿合马,元朝,野史秘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元朝和清朝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大一统王朝。这两个王朝,都是由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这两个少数民族从关外入侵,最后都定都于现在的北京——定都于北京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原因比较明显,北京是关内最北的城市。这么说,大家可能已经料到我想说什么了。这两个来自关外的民族都耐寒不耐热,不能适

  • 陈圆圆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说她死后不值得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圆圆,明朝,风云人物

    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虽然是弱女子,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刚烈的性格,虽然被迫沦落红尘,但是却没有向命运妥协,柳如是,顾横波为追求人生的尊严自尽而死,李香君则血溅桃花扇,但唯独陈圆圆的一生,却像是浮萍一样,任人指示,最终在红尘中丧失自我。陈圆圆的一生,大都是男人手中的玩物,本作为梨园女妓的陈圆圆,姿色过人

  • 袁绍和袁术如果联手,能不能提前为东汉的乱世画上句号?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绍,袁术,文史百科

    三国乱世,各方诸侯都不免要为各自的利益而战,但在乱世群雄中,却有这么一对奇特的兄弟,兄长和弟弟都是一方诸侯,虽然这两位在前期都是名震一时的强者,但最后都免不了被灭的命运,而这对兄弟就是袁绍和袁术。既然《三国演义》中两人分而治之必败无疑,如果联手,能不能提前为东汉末年的乱世画上句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

  • 项羽是如何击溃秦军,取得巨鹿之战的胜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巨鹿之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项羽乃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人,秦国灭掉楚国之后,楚国人士,都对秦国有着家仇国恨,这种仇恨积极到一定程度,一定会爆发的。更何况秦始皇死后,其二是继续执行那种政策加上宦官赵高把持朝政,把秦国弄得乌烟瘴气还杀死公子扶苏,得不到天下人的支持。陈胜吴广起之后,其

  • 古代的圣旨是什么样的?为何很少有伪造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看过古装剧的小伙伴们都会发现一个在剧中离不开的道具,它就是圣旨。而且在古代,圣旨也是分品级的,不一样的官职所领到的圣旨也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电视剧最常见的就是五彩的,上面的图案大多都是祥云瑞鹤,这种圣旨一般都是五品官员以上才有资格接到的,五品以下的圣旨是单一颜色的。圣旨是古代皇帝用来宣布一些重大

  • 仇士良掌权20余年,杀妃子宰相竟能善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仇士良,唐朝,野史秘闻

    明朝宦官完全就是皇帝家奴,皇帝利用他们与官僚集团斗法而已,宦官的权势,皇帝一句话就能收回。哪怕权力大如魏忠贤,崇祯根本没废什么心思,轻松除掉了他。唐朝虽在汉、明之间,但唐朝宦官可以看作两朝的混合体,既有兵权又属于家奴。唐朝宦官权力大,但背后仍是借着皇帝的权力。我们以大宦官仇士良的一生,来说一说唐朝宦

  • 雍正作为乾隆皇帝的亲爹 乾隆为什么不喜欢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对乾隆和雍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乾隆为什么不喜欢亲爹雍正?喜欢看清代历史的人都了解,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却对自己亲爹雍正的很多做法非常反感,乾隆继位之后,曾经多次废除雍正朝制定的一些法令,那么为什么乾隆不喜欢自己的亲爹呢?雍正和乾隆的经历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他们

  • 中国是文明古国与礼仪之邦,那么古人是如何行礼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行礼,文史百科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人见面的时候都会行礼。那么古人是如何行礼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作揖公元前前1043年,西周的开国君主周武王姬发去世,由儿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周成王年幼,不能处理朝政大事,由皇叔周公旦摄政。周公旦摄政期间,干了不少大事,比如平定三监之乱

  • 楚汉之争中最后的大决战,垓下之战是如何爆发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战史风云

    很多人都不了解楚汉争霸,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楚汉争霸",是指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了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楚汉两军在荥阳你进我退,展开拉锯战,纠缠了两年多。这时的形势是:刘邦占领了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