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打破了苏联和美国核垄断的历史,它使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得以巩固。
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共和国第一颗原子弹是因贺州出产的一块矿石而决定制造的,它背后有着怎样曲折的故事?
原子弹是近代诞生的一种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被称为国之重器。1945年8月6日,为迫使日本迅速投降,美国向日本广岛投下了刚研发成功的一颗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城市瞬间化为一片焦土。从此,世界上的超级武器核能原子弹诞生了。
原子弹爆炸图
01
研制原子弹成为了中国人民捍卫主权的国之重器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了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国把原子弹运到朝鲜半岛附近,成为美国随时可以毁灭中国的严重威胁。研制原子弹成为了中国人民拯救自我、捍卫主权的国之重器,然而,制造原子弹,铀矿是必须的原料。
“
第一次核爆炸以后,西方人知道谁掌握了核武器这个东西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当时西方像美国这样的大国,它防止核不扩散就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欺骗你,一个是技术封锁,所以它就出了一个中国无铀论,说中国是没有铀的,中国不用发展核工业了,你们找不到核矿的。
02
在广西钟山县一带的黄羌坪发现铀矿
1952年,中央秘密成立地质部普查委员会第二办公室,协助地质部部长李四光进行铀矿地质勘探工作。普查办公室查阅国内所有资料,从旧档案中找到了两份有价值的线索:
一份是伪满州国时期,日本人富田达记载发现辽宁海城大房身伟晶岩长石矿中发现有铀矿;
另一份是民国时期地质学家南延宗、吴磊伯记载,广西钟山县一带的黄羌坪发现有放射性铀矿。
1952年7月,苏联派出专家组来到中国,协助中国寻找铀矿。历经一年多时间,最后终于在广西钟山县的黄羌坪。杉木冲附近一条叫二十四冲的地方,找到了一处云英岩锡矿脉中的铀矿带。
苏联专家和中国专家
03
决定制造原子弹
1954年10月,寻矿小组把几块富含铀矿的标本带回北京,向周恩来总理、毛泽东主席汇报。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中央领导人共同看了这块铀矿石,在听取了汇报后,毛主席当场拍板决定:中国制造自已的核武器原子弹。
原子弹“开业之石”
这块从当时的广西富钟县带进中南海的铀矿石,催生了新中国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的战略决策,后来被称为共和国核工业的“开业之石”,如今保存在中国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1955年,中央政府秘密组建中苏联合铀矿地质勘察委员会,代号309,同时在湖南长沙组建309铀矿地质勘察大队,负责中南地区的铀矿勘查和开采工作,称为中南309矿队,309铀矿地质勘察大队1分队设在广西富钟县。
注:(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撤销富川、钟山2个县,合并置富钟县。1961年,富川与钟山分治,恢复设置富川县和钟山县,富钟县的称号消失。)
04
八步里松发现褐钇钶矿
无独有偶,另一支地质勘探队中央重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中南分局地质勘探公司的地质勘探队,在贺州地质勘探中发现,在八步里松河的河床中和回面渡山风化的壳麻石头中主要富集有铌袒稀有矿物褐钇钶矿,褐钇钶矿中含有铀等共计19种稀有元素,是国防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为了发展国防工业,尤其是满足制造原子弹的需要,1958年9月,中央命令平桂矿区成立725矿队,隶属冶金部。1958年11月,平桂矿务局成立,投身花山铀矿开采和里松稀土金属开采。到1963年底,725矿队共生产褐钇钶产品261吨,含八氧化三铀11.51吨。
05
贺州铀矿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赢得了宝贵时间
贺州出土的褐钇钶产品由中国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兰州铀浓缩厂(504厂)提取出铀-235。虽然只是第一颗原子弹原料的一小部分,但却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赢得了宝贵时间。
1964年1月,我国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浓缩铀-235;1964年4月,加工出第一套原子弹上用的核部件;1964年6月,在研制基地爆炸试验了一颗准原子弹。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中华民族和大国尊严得以重新释放。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防工业办公室为参与第一颗原子弹建设的单位颁发贺电,平桂矿务局725矿队荣获“功勋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