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周未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美国海军舰队,使美国海军损失惨重!三本五十六正是利用美国海军舰队周未休息之时对其反动袭击!但是哪一天太平洋舰队航母并没停在港内,使其躲过一劫!
1929年2月10日(大年三十),毛主席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江西瑞金大柏地,和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决定红军命运的战斗。
战斗异常激烈,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都亲自挥枪上阵,最后红军以少胜多,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1929年1月14日,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挺进。一路上遭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再加上地方反动民团的袭扰,仅半个月时间,孤军奋战的红四军,从出发时的3600人,锐减到不足2000人,其中还有500多名伤员。
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朱德的夫人伍若兰,都是在这段时间牺牲的。
后来毛主席也在报告中说过:那是我军最困难的时候。
2月10日是大年三十,极度疲惫的红四军转战到大柏地一带,打算利用春节做短暂的休整。
没想到国民党军十五旅旅长刘士毅,率领两个团一路上穷追不舍,于当天上午十点多也进入大柏地地区。
红四军被逼入绝境,有人甚至提出分散突围的建议。后来还是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在大柏地打一仗。
他没有说红四军现在的窘境,而是风趣的道:“敌人来拜年,我们不见上一见就跑,太有损我们红军的荣誉”。
下午3点多,敌人全部进入伏击圈后,红军随即发起猛攻。
虽然红军占有地利之势,可无奈双方兵力相差悬殊,战斗陷入僵持状态。
关键时刻,平时很少摸枪的毛主席,也拿起一支枪,带着警卫排走上前线。
红军士气大振,经过二十多个小时的鏖战,终于在第2天大年初一下午全歼了敌人。
大柏地之战的胜利,让红四军彻底摆脱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困境。
有位当年参加过大柏地战斗的老红军,动情的回忆道:“有了大柏地战斗的胜利,才有了革命根据地的顺利开辟”。
大柏地一战胜利,也让红四军的领导们认识到赣南民风淳朴,物产丰富,易守难攻,是立足和发展的理想之地。在不久后的东固会议上,红军放弃了回师井冈山的计划,到更广阔的赣南闽西建立红色根据地。
几年后毛主席路过大柏地旧战场,心潮澎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