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长途奔袭?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长途奔袭?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77 更新时间:2024/2/23 13:54:29

古有李雪夜袭蔡州,一战破叛军,李存勖长途奔袭汴京,一战灭后梁,今有韩先楚指挥3纵长途奔袭威远堡,黑虎掏心,直捣敌巢,一战歼灭一个师。韩先楚,开国上将,极有战略眼光的我军名将,解放战争期间在东北战场,率领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攻势迅猛,攻无不克,屡屡出奇制胜,打出“旋风部队”名号,个人得名“旋风司令”。

奔袭威远堡就是韩先楚担任3纵司令的第一战,也是载入史册的一次长途奔袭。

1947年,东北野战军发动强大的秋季攻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50天内收复城市15座,歼敌近7万人,进一步扩大解放区面积,威远堡战斗便是此次秋季攻势中的经典之作。

1947年9月,在东北战场表现出色的4纵副司令韩先楚调任3纵司令员,正好赶上这波秋季攻势。

按照总部部署,这次秋季攻势中,3纵主要任务是消灭屯驻在开原县威远堡至西丰一带的国民党军第53军第116师。

大战在即,3纵政委罗舜初拿出作战方案,建议集中全纵兵力,先打西丰之敌,然后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扩大战果。

罗舜初是参谋长出身,懂军事指挥,集中优势兵力,打有把握之仗,又是我军特别是林彪率领的东北野战军优良作战传统,因此大多数将领都赞同罗舜初的意见。

韩先楚认为,这个方案稳则稳矣,但完全可以换一个打法,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打法。韩先楚早就派兵对敌人的兵力部署进行了细致侦查,甚至做了战斗实验。

侦查和实验后,韩先楚发现威远堡虽然路途更远,又是敌116师师部所在地,但防御兵力并不多,阵地工事大多是临时构建,且跟敌军其他部队有一定距离,不便救援,不如给敌人来一个黑虎掏心,绕过其他前线据点,率军奔袭威远堡,直捣敌巢,打他个措手不及。

韩先楚这个方案很大胆,也很冒险,甚至是太大胆、太冒险了。万一奔袭威远堡失手,敌军很快就能进行反包围,把自己包了饺子。

作战会议上,韩先楚刚抛出这个方案,大家就是嘘声一片,只有3纵8师副师长杨树元、7师政委李伯秋赞同韩先楚的方案,其他人不是明确反对,就是默不作声其实也是不赞同。

韩先楚决定说服大家,他把这招奇袭战术叫做“黑虎掏心”,意思是不顾其他,直捣敌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是一个出其不意的奇招,自己都觉得不可能,敌人就更想不到,敌人越是想不到,就越有利于造成奇袭效果,所以韩先楚对自己奇袭的方案还是很有把握的。

但争来论去,刚上任不到3天的韩先楚还是没能说服大家,党委扩大会是少数服从多数,韩先楚不能凭借个人权威压制多数,最后决定把两个方案同时上报,请总部裁决。

次日下午,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的复电到了:“按先楚案实施战斗。”韩先楚大喜,拿到尚方宝剑后,立刻出招。

奔袭威远堡最重要的是要快,必须速战速决,不等援兵上来,就要结束战斗。

韩先楚专门强调一个快字,以3纵7师担任全纵前卫,于9月29日出发,他们冒着绵绵秋雨阴凉,克服道路湿滑等困难,昼夜兼程,奔袭数百里后,终于在10月1日晨7时许进入毛家窝棚、头道沟、庙岭沟以东阵地。另以兰庭辉等率9师,绕到威远堡与开原之间的四家子,2天行军140公里,于10月1日晨8时许插入塔子沟、四家子地区,完成了对威远堡这个“心脏”的包围。

大战在即,敌116师全然不觉,他们完全想不到我军竟敢长途奔袭,直掏心脏。

10月1日上午10时,威远堡战斗打响。

敌军突然遭袭,但并不十分慌乱,很快凭借火力优势,组织大举反击,但韩先楚的3纵队对威远堡势在必得,浴血奋战,当日下午14时,肃清威远堡外围之敌,向威远堡发起四面进攻。

韩先楚的部署密不透风,他派出的打援部队成功阻击了周边敌军对威远堡的增援,然后集中全纵队数十门火炮,猛烈轰击敌116师师部,掩护主力总攻,3纵两大主力师杀红了眼,以雷霍万钧之势猛冲猛打,几个小时后,结束了全部战斗,实现了速决战。

此役,3纵以猛虎掏心的战术,长途奔袭,速战速决,仅以19个小时就歼敌81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活捉敌116师师长刘润川。刘润川被俘后,表达了对韩先楚的钦佩,他说自己一直认为我军可能打西丰,最厉害可能打头营子,但万万没想到你们竟直接打到威远堡来了,这一招太厉害了!

东北野战军作为我军最强部队,历史上打了无数场经典战役战斗,但这次长途奇袭威远堡却是东野军史少见的战例,据说国防大学但凡讲到奔袭战例,长途奇袭威远堡是反复提及最多的,也打出韩先楚“旋风司令”的威名。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长途奔袭是指军事上的一种突袭行动,在短时间之内进行长距离的运动,对敌方实施突然袭击,出其意料,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说两个长途奔袭的历史案例,巧合的是,两次都与张献忠有关系。

明末起义军最擅长流动作战,所以被称为“流寇”,其中,张献忠和李自成在运动战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内地的官军一直疲于奔命,围追堵截。

崇祯十二年,张献忠降而复叛,崇祯皇帝派大学士杨嗣昌督师,专剿张献忠。张献忠被逼入四川,与罗汝才汇合,先后打下剑州、绵州、泸州等地。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杨嗣昌亲自前往重庆,准备在川中合围张献忠。崇祯十四年正月,张献忠在开县大败官军,突破重围,转而向东突击。

张献忠亲自率领一支轻骑兵,在短短一天的时间里,急奔三百里,截杀杨嗣昌的使者,夺取官军的兵符。然后冲出四川,冒充官军的使者进入襄阳城,随后张献忠赶到,里应外合,二月初四攻陷襄阳。

襄阳是杨嗣昌进军的大本营,城防异常坚固,存有大量的军饷和兵器,也是襄王的藩地。张献忠坐在城楼之上,请襄王朱翊铭喝酒,说:“请襄王喝下此酒,我想借你一颗人头,要杨嗣昌的性命。”

然后将襄王朱翊铭、贵阳王朱常法一起处死,尸体焚毁。

此前不久,李自成刚刚攻陷洛阳,处死福王。身担剿匪大任的杨嗣昌得到消息,匆匆出川,深感罪责重大,路上开始绝食,三月时,死在荆州。

张献忠跳出四川的重围,长途奔袭,攻下官军大本营,处死藩王,巧妙逼迫自己的死敌杨嗣昌自尽,实现了自己的战术意图,堪称完美的长途奔袭战例,完全可以载入军事教科书。

但是,善于运动战的张献忠,自己最终也是死于敌方的一次长途奔袭当中。

顺治三年正月,清政府任命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罗洛宏、尼堪等人率军征剿四川的张献忠。

张献忠离开成都,率军驻扎在西充、盐亭的交界,他的部将刘进忠率军驻守在汉中的朝天关。

十一月底,豪格率领清军抵达汉中南部,刘进忠把朝天关献给清军。朝天关距离西充、盐亭的直线距离大概五六百里,加上山路的曲折,全程一千四百里。

豪格派鳌拜率领一支八旗军作为先锋,以刘进忠为向导,连续五昼夜日夜兼程,在一个黎明时分抵达西充,直扑张献忠的大营。

张献忠毫无防备,仓促应战,清军事先挑选箭术高超的射手,一箭射中张献忠的额头,将其擒杀。

八旗军这一次长途奔袭,实施斩首行动,一举击溃张献忠的大军,堪称长途奔袭的又一经典战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500字以上,要快.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小英雄雨来》故事缩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芦花村,小雨来就住在这个村里。雨来喜欢在还乡河里游泳,他的仰浮本领最高。秋天,雨来上夜校了,老师教他们念:“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雨来深深的记住了这句话。一天,鬼子来“扫荡”了,爸爸到区上去集合,妈妈去东庄了,雨来一个人在家背课文。突然,交通员

  • 抗日战争的英雄有哪些!最好也带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张自忠(1890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

  • 你知道哪些抗日战争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山东胶东地区的儿童团,为了对付鬼子的骑兵,专门在鬼子据点周围的小路上挖陷马坑,每个坑碗口大,直上直下的有一胳膊肘深,挖好后用细树枝和树叶盖好用干土埋好,并用专用的脚印或车轮印迹伪装好。等鬼子骑马跑来时,马腿陷进小洞里,来不及拔出,就会摔倒,严重的可造成骨折,把小鬼子也从马上摔下来。有时他们还躲在远处

  • 有哪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要非常简洁的!!!!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芦荡小英雄(图1)微山湖,芦苇丛,这里本来就是孩子们释放天性的地方,再加上小英雄牛娃捉弄小鬼子的故事,真向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啊!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天,日本鬼子要从莲花镇给土地庙据点的敌人补充一批枪支。我区委接到这个情报后,立即派区武装小分队老马去小鲁庄组织民兵,中途截击敌人,夺取枪支。放鸭的

  • 抗日战争名人故事 急需两个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王二小一天,王二小在山上放牛。突然有一小股日本人来扫荡,抓住了王二小。让王二小带路,王二小把日本人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八路军把日本人消灭了,王二小也被日本人杀了。永远的丰碑: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吉鸿昌,河南扶沟

  • 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请不要再骗孩子了~我们已经被欺骗了几十年了~~涛哥都给抗日国军老兵发纪念章了1931年江桥抗战(1931年10月16日-1931年11月21日)1932年淞沪抗战(又称一二八事变,1932年1月-1932年3月)1933年长城抗战(1933年1月-1933年5月)热河战役(1933年2月-1933年

  • 吕梁山的介绍,介绍抗日战争时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吕梁三战三捷”是杨勇指挥才能的生动写照,具有“宋江三打祝家庄”那样的传奇色彩。1938年初,杨勇率六八六团随一一五师主力进至汾阳、孝义一带发动群众,开辟吕梁山抗日根据地。9月,日寇为发起大举进攻,派一○八旅团长山口少将,率部进驻吕梁地区的离石,并在汾阳城内集中大批弹药、粮秣等物资,随时准备起运。这

  • 谁有两篇寓言故事读后感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你可以去搜索一下,其实读后感很好写,找两篇寓言故事,读两遍,写下自己的心理感受,然后把你寓言的寓理写出来,基本上也就够这个字数,没有必要去别人的,自己写的更深刻。这么沉重的话题,你应该自己看英雄们的故事,然后再写自己的感想,也可以多了解些历史,不要动不动就百度,大脑是越动越好使!推荐你看一本书《父亲

  • 求一个抗日战争的英雄故事?快!!!!!!!!!!!!!!!!!!!!!!!!!!!!!!!!!!!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儿童英雄李爱民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里的山西省武乡县白家庄出了一个少年抗日英雄,他就是白家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儿童团长李爱民那时13岁,他非常痛恨日本鬼子,非常热爱八路军,帮助八路军做了许多抗日的工作,最后英勇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之下。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给大家讲几个李爱民帮助八路军

  • 作文:抗日战争的读后感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67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1937年7月7日夜,径自在中国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这、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本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