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悟空小秘书,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很多有名的武将,比如关羽、张飞、秦琼、尉迟敬德等,他们在民间已经成为“门神”的代表。过年(腊月二十八,也就是后天)一般在农村家庭还会在门上糊上印有这些古代名将的年画,作为春节期间一道程序和节日象征,这些古代名将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这里呢,小编说一个在我们当地流传甚广的宋代名将杨再兴。
(电视剧《岳飞》中杨再兴形象)
一、与杨再兴相关的两本小说一本是清代钱彩的传奇小说《说岳全传》,小说里杨再兴是杨家将杨六郎的玄孙,在九龙山落草,使一杆金枪,武艺超群,后被岳飞收服,成为一代名将,后战死小商桥。另一本呢,是已故金庸先生在其《射雕英雄传》中这样描写:“南宋名将杨再兴,学的也是家传杨家枪法,当年杨再兴凭一杆铁枪,率领三百宋兵在小商桥大战金兵四万,奋力杀死敌兵二千余名,刺杀万户长撒八孛堇、千户长、百户长一百余人,其时金兵箭来如雨,他身上每中一枝敌箭,便随手折断箭杆再战,最后马陷泥中,这才力战殉国。金兵焚烧他的尸身,竟烧出铁箭头二升有余。这一仗杀得金兵又敬又怕,杨家枪法威震中原。”
二、现在当地民众眼里的杨再兴
在我们当地杨再兴是作为一方神存在于民众心中,人称“杨爷”。每年春节期间,尤其是大年初一,周围十里八村,有的甚至从外地赶回来,都会拥挤到商桥杨再兴陵园内,在他的墓前和供祭祀的偏殿外的香炉旁烧纸或烧香,用以祈福免灾、婚姻等,直接作为了我们当地的民间信仰一部分。每年的清明节十分,周围中小学还会集体来为这位英雄进行扫墓活动。
三、正史中的杨再兴在《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中这样记载:“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兀术愤甚,并力复来,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在《跋宋高宗亲札赐岳飞》中,赵构这样说:“飞之裨将杨再兴,则邦之子也。单骑入阵,几殪兀术,身被数十创,犹杀数十人而还,一时声势可知矣。是以郾城之役,恢复之业系焉。”
四、儿时记忆中的杨再兴记得上小学时,班里有一位同学曾经写到“民族英雄杨再兴,单枪匹马战金兵。(后面还有几句,小编真的忘了,改天碰到他再问问)”。总之,在小时候,杨再兴是作为一个英雄存在于我们一群小男孩儿心目中。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杨再兴不仅是我们临颍地区的英雄,他也是清人小说里的英雄,更是金庸武侠世界里的英雄。(PS:过几天小编把大年初一杨再兴陵园的盛况给大家拍照增补。)
欢迎点赞、转发、点赞及评论!
(注: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谢谢邀请。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称得上“战神的将军惟有韩信一人而已。能够称之战神的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军事天才。
韩信的师傅是谁?谁也说不出来,文化程度也无记载,更谈不上是哪个军事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完全是自学成材,天生就是打仗的料。纵观韩信的一生,纯粹是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大有功成身退的味道。
第二,军事战绩。韩信一生从未有个败绩,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常胜将军。由此可见其料敌如神,兵法谋略无一不精,所到之处攻必克,战必胜。
第三,战场对手。韩信在战场上所碰到的对手都不弱,当然最厉害的当数项羽,想当年项羽可是击败秦军主力、推翻秦朝的不二人选,要知道秦朝是在国力强盛的情况下被项羽打垮的,有句话叫做“王不过霸,说的就是楚霸王项羽。
就连刘邦这种受命于天的真命天子照样被项羽打的到处跑,连老婆、孩子、甚至老父亲都顾不上了只管自己逃命。刘邦只要碰到项羽必然是打一仗败一仗,屡战屡败,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常败将军。
项羽的英勇无敌无人能挡,遇到韩信这个兵仙战神也只有失败的命运,垓下一战,韩信的十面埋伏全歼楚军,仅剩下十余骑冲出重围,由于汉军的穷追不舍,战至最后只剩项羽一人,然后汉军也拿项羽无法,只是项羽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乌江,拔剑自刎,楚汉之争到此结束。
第四,作战的难易程度及其出奇制胜。由于写得太多,大可不必,只要对中国历史比较了解的人都知道,在这里只要说几个成语即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背水一战,这是继韩信之后几乎没有哪个军事家敢复制的战例,也是以韩信以少胜多经典之战。这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第五,大兵团作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中国古代真正指挥过上百万人作战的将军好像只有韩信,并且是诸候国联军,没有运筹幄决胜千里之外的头脑、没有全局在胸的战略战术是不可能取得战役胜利的。垓下一战的十面埋伏就是最好的证明,有句成语叫做韩信带兵,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