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的重武器(随笔)都说水火无情,在古代没有大规模杀力武器的情况下,水火就是比较历害的重武器,其威力巨大无限,杀伤力不比现在某些新式武器。且运作成本不高,无需投入大量军兵钱粮,只是巧妙借用天势地理,利用好时间和空间差别,就可获得意外不到的成效。
一场熊熊大火,一场滚滚水淹,胜以数十万雄兵天将,其成功战例就不多说。但对双方兵将都造成的伤害过重,惨烈程度真令天地皆哭,这就是孔明在山上,看到大量魏兵在猛烈火中,和滚滚浓烟中被烧杀的残状,以泪洗脸而仰天长叹一一虽有功国家,但杀伐太重,有所折寿的道理。
同时对平民百姓,社会及国家财产的损伤也重大,水火无情泱及池岸。三国战争中,凡善于用水火的将帅都是高手,如孔明,周瑜,陆逊……观察天文地理并灵活运用,结合敌我的实际兵力军将的,实际情况和诸多有利无利的因素,各方面的运动配合周全,方可取得战争的战利。
《三国演义》中很多战役确实用到了火或水助攻,而且绝大多数都达到了目的,例如火烧赤壁、火烧连营、水淹七军等,用火或水助战的一方基本上都大获全胜,印象中也只有上方谷一战中因天气原因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冷兵器时代,古人在作战中多用火或水助攻,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轻松重创敌军有生力量冷兵器时代,交战双方都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面对面厮杀,基本上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要想大量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用水或火助攻,只要条件具备,基本上能实现作战意图。
毕竟水火无情,即便是现代消防设备非常先进的情况下,一些火灾也很难短时间内扑灭。水灾同样难以短时间内搞定。进攻方用水或火突然发难,防守方措手不及,吃大亏是在所难免的。所以,火烧赤壁,曹操一蹶不振;火烧连营,蜀汉元气大伤;水淹七军,于禁全军覆没。
(二)容易破坏敌方战略物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在战争中至关重要。如果能破坏掉对方的粮草供应,对方一定会军心涣散,不战自溃。
在古代,交通条件非常落后,粮草等战略物质又非常笨重,如果能运回对方粮草供己方使用,那是上上策,但基本上很难实现。干脆就破坏掉算了,取胜是终极目标。所以,主将们英雄所见略同地想到用火或水助攻。
官渡之战中,曹操甚至亲自带兵去焚烧袁绍的粮草基地乌巢,足见重视程度。回报也颇丰,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成为经典战例。
(三)尽量保全己方有生力量刚才说过,冷兵器时代的正面厮杀,基本上交战双方都损失惨重。而用火或水助攻,却能轻松避免拼实力时的不良后果。
凡用火或水助攻的一方,基本上都做好了充分准备,首先保全自己。敌方被火烧或水淹死一部分,再自相践踏死一部分,己方以逸待劳,最后再轻松消灭一部分基本丧失抵抗能力的敌人,己方的损失就会非常少。
正因为有这些优点,所以,用水或火助攻,常常得到军事家的青睐,甚至到抗战时期,愚蠢的蒋介石还生搬套用古人的方法,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想以此阻止日本侵略者,而自家损失更惨,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