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围歼战是哪一场?

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围歼战是哪一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607 更新时间:2024/2/23 22:55:15

烟酒阁大学士章:史上最大规模的合围战之基辅战役前后,希特勒与国防军的矛盾冲突。希特勒掌权后,德国迅速从一战恢复元气,成为世界强国。国家综合实力由多方面组成,德国的工业制造、军事、科技、效率领先世界,但在人口、国土、自然资源方面,捉襟见肘。

二战前德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希特勒大力提倡人种理论,甚至发明了集体婚礼来激励雅利安人的生育增长,可是战前德国人口也仅达到了6700万。

一战的亲身经历,使希特勒无法忍受再来一次人员消耗战。希特勒敢于发动二战的信心,来自德国装甲部队“闪电战”理论:德军侵入波兰、低地国家和法兰西,证实闪电战确实无坚不摧。

对于征服欧洲及苏联的战争预估,希特勒能接受的兵力损失极限为二百万人。国防军将领们持同样乐观态度,参谋部甚至没有在第伯聂河以东作战的计划:那时候苏联应该已经投降了。

基辅战役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围战,苏军损失近一百万军队和无数技术兵器,也是德国装甲部队的闪电战巅峰之作。苏军同样经受不住德军的闪电战,大量部队被合围消灭,德国中央、北方集团军群进展迅速。苏联统帅部认为德军攻击重心在乌克兰,因此在基辅部署了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共七个集团军,由布琼尼元帅指挥。

中央集团军群夺取斯摩棱斯克后继续东进,使得基辅成为一个巨大的突出部,严重威胁中央集团军群的南翼,而德南方集团军群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却没有足够兵力包围和消灭基辅苏军。

1941年8月底,德国陆军总司令部面临作战选择:一是继续按巴巴罗萨计划莫斯科推进,在冬季来临之前拿下苏联首都;二是回师与南方集团军群合围基辅苏军重兵集团,以解后顾之忧。

希特勒在基辅合围战之前的战略顾虑,使得他不顾国防军将领们反对,坚持发起基辅合围战。不可否认的是,在苏德战争前期,希特勒的战略格局和眼光确实超越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等国防军将领。

希特勒发动二战依靠的是闪电战,核心是利用空军和装甲部队的快速闪击、合围对手,避免陷入一战那样的阵地战、消耗战。

装甲部队作战最根本的资源是石油,一旦没有石油,战争无法继续下去。德军将领说,希特勒对石油的关注,几乎达到了变态程度,苏德战争的提早爆发,就因为苏军对罗马尼亚油田产生了威胁。

德国不是产油国,虽然占领了罗马尼亚油田,收刮了各占领国所有石油储备,甚至还有先进的煤制油技术,但随着苏德战争爆发,德国石油储备急剧下降。

二战德军几乎是数着石油储备作战的,希特勒依靠的是装甲部队,但是缺油使装甲部队数量从来未满足过作战需要。希特勒对苏战争的目的,除了消灭苏联的威胁,还要获得高加索的石油。

占领莫斯科不是希特勒最感兴趣的事,那里只有点政治意义,希特勒打算占领后把它变成一座水库。合围基辅苏军,打通南方集团军群前进道路,缩短与高加索的距离才是重中之重。

希特勒在国防军将领多次反对下,最终发布作战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集团军回师开往基辅,合围那里的苏军重兵集团;然后东线德军转入休整、准备过冬。

国防军将领们坚决反对后一个计划,他们认为有足够时间合围基辅苏军后,再次进攻莫斯科,并保证有足够资源保障秋、冬季作战。希特勒犹豫了,但最终作出让步,同意了莫斯科作战计划。

随着德中央、南方两大集团军群会师,基辅合围圈形成了。斯大林拒绝了合围之前布琼尼的撤退请求,战役结果是苏军西南方面军不复存在,66万苏军放下武器,总计损失近一百万人,而德军损失仅为十万人。

基辅合围战对苏德战局深远意义,一个错误的决定使德国1941年就埋下了失败的苦果。战后有很多人批评希特勒在1941年贪图歼灭基辅苏军,放弃莫斯科作战是极大的战略错误,这是一种曲解,不了解真实历史。

中央集团军群南下合围基辅苏军重兵集团,歼灭有生力量本来就是正确的军事抉择;同样对基辅苏军置之不理(其装甲部队已经被南方集团军群消灭),直接进攻莫斯科,打击苏军抵抗意志和信心,本身也没有错。

最终的错误在于希特勒同意了两种截然不同方案的变种:中央集团军群在基辅合围战后,继续秋季作战,再次进攻莫斯科。这个决定造成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德军参谋部根本没有想到,比苏联冬季气候更可怕的,是秋季泥泞的道路。重型装备陷在数米厚的泥浆里动惮不得,履带卷起的泥浆可高达5、6米,只有少数履带式卡车可以通过。泥浆吞噬了中央集团军群几乎所有装甲部队和重炮,有的装甲师损失高达90%。莫斯科战役前期,德军没有一门重炮拉到前线。东线所有的铁路运力用来运输维修道路和装甲部队急需的设备、配件和军火,导致德军冬季作战物质如冬装等被扔在站台和仓库无法运输。很多人认为德军没有准备冬装而导致失败,这是个历史笑话,难道德国没有寒的冬天?德国人过冬不穿冬装?冬季来临的时候,德国人情况反而变好了:道路被硬化,泥泞中幸存的装甲部队和重炮开到了前线。而最致命的是德军没有准备装甲车辆的防冻液和枪械使用的防冻油,这造成了中央集团军群溃散式的败退。1941年冬季特别寒冷,不光是德军,苏军也出现大量因寒冷的减员,但是双方真正冻死士兵很少。大量德军就地取材,征用服装厂、居民的棉衣。真相是苏军在冬季反攻时,德军缺少装甲车辆和枪械的防冻油:德军坦克、装甲车辆无法动,少数能作战的坦克是日夜不停地在底盘燃烧稻草;士兵步枪枪栓拉不开;部队脱离阵地,跑到居民家中取暖,才导致整个中央集团军群溃败式的撤退。

希特勒解除了犯下错误的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奇职务,却开始了德军更大的噩梦。为了希特勒同意莫斯科战役计划,布劳希奇带来两个身穿冬季作战服的德军士兵,并向希特勒保证所有前线士兵都能穿上同样服装,希特勒这才同意秋、冬季作战计划。

事实上,希特勒在战争初期的很多军事决策是正确的,如合围基辅苏军,歼灭有生力量;停止冬季作战、部队转入休整;坚持热勒夫防线、避免整个中央集团军群崩溃。

莫斯科战役使得德军损失了五十万精锐,希特勒所倚重的陆军精华: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集团军装备、军事技术人员几乎损失殆尽,这个损失是灾难性的。

莫斯科战役后,得知真实情况的希特勒勃然大怒,解除了布劳希奇陆军总司令职务。从此开始德军更大的噩梦:希特勒不再相信国防军将领,亲自任德国陆军总司令兼东线德军总司令。

东线德军在1942年得到全面补充和加强后,恢复了元气。这次陆军总司令希特勒完全按照自己的臆想,把攻击方向放在南线:为了高加索石油,前进!

希特勒和国防军将军们战前充分考虑到人口和石油的劣势,但是忽视了苏联巨大的国土优势。希特勒非注重德国对比苏联的人口和石油劣势,但是他和国防军将军们一样没有考虑到苏联更大的优势:无以伦比的国土资源优势。

苏联拥有2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相当于60多个德国。在东线德军高歌猛进的时候,三个集团军群距离也越来越远,相互再也没有进行联合作战。同时,东线德军的补给线越来越漫长。

不仅如此,苏联还有世界上最恶劣的天气、最糟糕的道路,这是待在德国本土的年轻参谋们无法想象的。他们在作战地图上画出的行军线路,计算的行军速度,前线官兵根本无法完成。

苏德战争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战争的理解。苏德战争是人类规模最大的战争,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对战争的理解,即:兵贵精而不在多;质量优势必定战胜数量优势,人类以前的战争无不体现这种军事理论。

拥有武器质量、军队素质、战争理念优势的德军,面对数量更加庞大的苏军和武器,一场场胜利显得那样苍白无力:苏联庞大的国土、资源、人口和工业机床,以及源源不断的军援,将德军质量优势化为乌有。

直到1943年底,希特勒才幡然醒悟,命令德国进入战时体制,发布了国防总动员令,使德国武装部队人数达到了1046万。但是为时已晚,任添油式的增兵都无法改变德军数量上的劣势,在某些防线上,德军与苏军的数量比高达1比26。

烟酒阁大学士原创文章,感谢点赞与关注。

毫无疑问是1941年苏德战争中的基辅会战,德军仅俘获就有665000名俘虏、3718门大炮、884辆坦克以及不计其数的作战物资。如果再加上阵亡、负伤、溃散的人数,苏军在这场战役的损失兵力在100万以上。苏军整整一个方面军全军覆灭,5个集团军被彻底歼灭,2个集团军遭受重创!

这场会战是由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一部和南方集团军群合力完成的,两支强大的装甲集群在苏军的后方封闭了包围圈,尽管在合围圈封闭前5天苏军西方向总司令布琼尼元帅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是被斯大林所取消,他下令苏军不足后退,这100万苏军的命运也就此注定。至此苏军在南翼再也没有可称得上有战斗力的部队了,德军通向顿涅茨工业区和克里木半岛的大门已经敞开。

另一个规模同基辅会战接近的是莫斯科会战的第一阶段战役,即斯摩棱斯克会战,不过这场会战是由两个战役组成,德军分别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附近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合围圈,分别包围了苏军西方面军6个集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3个集团军,被俘人数663000人,坦克1242辆,大炮5412门,这几乎是又一个基辅合围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说到历史上逆天的军事行为,你想到的最经典的是哪一个?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说到逆天的军事行动,肯定是抗美援朝。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新中国刚成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百业待俱,急需要搞建设,保稳定,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第二,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军事实力雄厚,武器装备先进,不仅有大炮、坦克、飞机,更重要的是拥有原子弹,还联合

  • 世界上著名的四大战争狂人,是哪四个人呢?都是怎样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自诞生以来就对人类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伤害,战争是一种极端使用的手段,破坏力极强,所以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人类不会轻易的发动战争。但是,在过去的历史中,有些人却以战争为兴趣,通过这种极端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欲望和野心,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战争狂人”。细数历史上单挑了全世界的四个“战争狂人”:一、希

  • 历史上有哪些必败的战役将领和士兵却义无反顾的参战?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944年8月8日,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向日军投降了。事情一出,老蒋急忙封锁消息,说他是英勇战斗最终被俘,但是事件久了,投降的事情被人们所知,于是乎大家都认为他叛国了,至于投降的动机是什么,是荣誉投降还是直接叛国,在此不是重点,就看看他们是怎么义无反顾的。方先觉孤军死守衡阳47天,与日军的战

  • 世界上著名的战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著名战争主要有:消失的迦太基布匿战争奴隶觉醒的诗篇斯巴达克起义伊斯兰的首次圣战阿拉伯半岛统一战争宗教旗帜下的掠夺十字军东征一代天骄的壮志雄心成吉思汗西征贞德的颂歌英法百年战争“宗教圣战”三十年战争奴役与自由的决战美国独立战争辉煌帝国的沉浮拿破仑战争德法恩怨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

  • 世界史上的十大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作为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战役,应该具备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三点:1、对当时的政治局势起决定性作用。2、作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3、影响力巨大而深远。根据以上三点我列出世界十大战役如下(按时间顺序排列):一、巨鹿之战项羽以5万楚军破釜沉舟一举击败40万秦军,只此一战便

  • 古代历史上谁的军事才能最高?有指挥哪些经典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白起,号称战神,长平之战,坑赵卒40万。如果加上其它战役所杀,可能是杀人最多的将领了。古代历史上谁的军事才能最高?有指挥哪些经典的战役?1、项羽每当人们提到项羽更多想到是他的垓下之战的失败,认为项羽只是一个武功高强,力能抗鼎的莽夫,其实不然。项羽在军事上的能力一点不输韩信,甚至可以说是远超韩信。不明

  • 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战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以下所列举的数字,很多都因统计资料、统计方法等原因而存在争议,仅供参考。一、国外:1、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5000万7200万,战争地点:世界性全面战争,时间:1939年1945年。参战国60多个。2、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约1500万人(一说2700万),战争地点:主要在欧洲,时间:19

  • 世界历史上有那些绝地逆袭,以弱胜强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国外的不知道。国内的,毛泽东年轻时以三百学生兵下了三千溃兵的枪!三国,陈仓之战,魏国郝昭一千人抵抗诸葛亮几万人。南北朝,刘宋将领陈宪悬瓠城之战,以不足三千人,对抗北魏拓跋焘十万大军。那年,他带领200玄甲铁骑直奔可汗王廷,在十余万草原勇士的目瞪口呆中横冲直撞,打得东突厥可汗彻底崩溃,仅带数十随从逃跑

  • 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是英国锡利群岛与荷兰共和国之间持续的三百三十五年战争。这场战争开始于1651年,于1986年4月17日由荷兰大使ReinHuydecoper和英国锡利群岛议会议长、历史学家罗伊邓肯在锡林群岛签订和平条约。原因是英国第二次内战期间圆颅党与荷兰的结盟,以及荷兰船只受到英属锡林群岛

  • 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故事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如《小时了了》《陈太丘与友期》《人琴俱亡》《周处》《杨氏之子》等,下面摘一些。我有一个参考资料传给你,是世说新语的原文和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