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凄凄,草黄黄。
一个俊俏、纹着红唇、切着眉的江湖女子被几千挨千刀的日本鬼子圈在中间一步步逼近,然后,女子面部的特写出来了……“咋办,完犊子了,肯定……够呛了”!
音乐起,镜头急速拉近,女子闭着眼,脑袋晃了几下后又往后拼命仰,证明……“没招儿”了。
大广角:从女子躺在草地上开始,镜头放开……女子怒目圆睁,眼角淌着泪水(不知何用意,也没看见日本鬼子再施暴行,好像只劫色、不杀生、枪都丢了)。
忽然,女子表情变得冷峻异常。刷!刷!刷!身形腾旋而起,几个大转换、几个大特写,三只箭已在弦上,嗖……嗖……唛……箭头由快转慢,再横着……噗!一个日本鬼子被一箭穿喉,接下来,那女子身形一转,手一搭,眼一亮,嗖……嗖……嗖……嗖……嗖……
几个没机会放枪、没“机会”夺弓的日本鬼子在与女子一巴掌的距离内全被射杀。
多美的特技画面,多么振奋人心的杀招,多么令人暇想的“场面”,这才提神儿,这才叫振奋人心。
后来,我为了这段儿,特意买了一本武林秘籍“葵花宝典”,里面真有一章小龙女传下来的点穴法“玉女心经”,上面写道;一个女子如果被……会鬼使神差的被打通任督二脉,身体里的潜力会全部被释放出来……。
还有更过瘾的,这部剧中的女箭客们将日本兵射的是人仰马翻,还射飞机,射大炮,特别是一个女箭客的牛仔帽……太美了。
可惜!
还想再看几遍,却忘了这部剧的名字。
提到“抗日神剧”首先让人想吐槽的就是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子弹拐弯等等。多年前,因为爷爷奶奶看这类剧的原因,我“有幸”看了一部名叫《雅典娜女神》(后来改名叫《青春烈火》)的电视剧,全片看完的过程真是让我一个“小朋友”有很多问号。
全片,女主不论白天晚上甚至睡觉或者受伤时嘴唇都几乎自始至终涂着“死亡芭比粉”色号的口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女主执行狙击任务,在高处趴在草地上等待日本军队的到来,待日军逐渐走进狙击范围内时,女主来了个仪式感满满的击杀准备。
只见女主拿起草地上的YSL“死亡芭比粉”口红淡定在嘴唇上一涂后,脸上展现着“开挂”般自信的表情,就好像说着“只要口红一涂,任谁都得佩服”,然后扣动扳机一枪爆了日军的头。
这样的一幕不禁让人产生疑问,YSL品牌创始人1936年出生,这部片子的时代背景是1932年,那么女主是如何获得这样一款口红的呢?而且,以当时战乱不断,局势动荡的战争年代,会有哪位执行狙击任务的人会这样浮夸的涂着颜色艳丽的口红?难道不是越低调,越不让人察觉越好吗?戏说不是胡说,想让戏中人物有个人特点也要符合事实逻辑尊重年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