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朝有哪些著名人物?
1、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村老人。福建侯官鼓东街(今属福州市鼓楼区)人。。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二十六日。
父林宾日,字孟养,号谷,教书为业;母陈帙,做针线、剪纸花,以助家用。林则徐4岁随父入塾启蒙,少年擅文名。嘉庆三年(1798年)中秀才,就读于鳌峰书院,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
2、朱耷(1626-1705),八大山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杰出的写意画艺术大师。生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姓朱名耷,是明太祖朱元津第十六子朱权的九世孙。
他从小聪慧异常。又受过良好的艺术熏陶,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并能悬腕写米体小楷,并进官学为诸生。
3、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
4、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实际执政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乾隆与其父雍正、祖父康熙共同开创“康乾盛世”,他在位期间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定大小和卓、灭准噶尔汗国,安定西藏、平定大小金川,整饬吏治、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发展汉学,始置伊犁将军,完善治理新疆等。
5、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求学岳麓书院,师从欧阳厚均。
二、清朝十大传奇人物排名?
三、清朝历史人物和事件
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满姓爱新觉罗。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都城为赫图阿拉(又名兴京、赫图阿喇、黑秃阿喇、黑图阿拉,满语“横岗”之意。
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西永陵公社老城)。
1636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自杀。
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后金政权的建立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今中国东北。
和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及蒙古族和朝鲜族关系甚密。
而直至明朝洪武时,由于蒙古族的残余势力被明朝压制,于是明朝在东北一带设立远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
女真族建州芦颂部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
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迁,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
南迁后,建州部与中原地区来往更为密切,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八旗制度随即建立,而此时正是努尔哈赤担任建州部首领。
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清军入关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
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征服了全中国。
▲康雍乾盛世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
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
但这个所谓盛世仍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加上民族压迫、封建集拦哗嫌权、闭关锁国的落后政治制度,为日后中国的衰弱埋下了隐患。
与此同时,欧洲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阶段,并在全球范围殖民扩张,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迅速超越了中国。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使清***与外国侵略者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强迫清***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地社会简手,中国的***受到严重损害。
满族统治者也失去了早期那锐意进取的精神,腐败,僵化,自卑。
人民负担沉重,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
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革新运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等,试图革新图强,但始终未能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帝制统治。
▲注:慈禧太后是清朝1861年—1908年实际执政者。
慈禧太后原名叶赫那拉兰儿,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饮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葬于定东陵。
清朝的皇后只有慈禧一开始就得到了22字谥号。
通称宣统皇帝,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
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已协商为溥仪追加谥号为愍帝,庙号为恭宗,但中国公众尚未普遍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