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名人尊重他人的事例有哪些?

名人尊重他人的事例有哪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23 更新时间:2024/1/24 12:02:21

1、鲁迅的故事

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唯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

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的说的话啊!”

2、孙中山

有一天,孙中山先生病了,住院治疗。当时,孙中山已是大总统、大元帅了,对医务人员仍很尊重,讲话很谦逊。平时,无论是早晨或是晚间,每当接到护士送来的药品,他总是微笑着说声:“谢谢您。”敬诚之意溢于言辞。

1925年,孙中山患肝癌,弥留之际,当一位护理人员为他搬掉炕桌时,他安详地望着她,慈祥地说:“谢谢您,您的工作太辛苦了,过后您应该好好休息休息,这阵子您太辛苦了。”听了这番话,在场的人都泣不成声。

3、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着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着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4、陆晓慧

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可以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却从来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

如果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有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景,很是难以理解,就对他说:“陆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哪怕对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礼,这样实在有失身份,更什么也得不到,长史何必这样麻烦呢?”

陆晓慧听了不以为然地轻松一笑,说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5、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我与写作的故事怎么开篇?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先写一下你写作文的初衷,再写一点励志的故事有人说鲁迅有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

  • 善始善终奇侠的真实身份?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善始善终奇侠"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没有真实的身份。他是中国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一个角色,是主人公令狐冲的朋友和盟友。在小说中,"善始善终奇侠"的真实身份并没有被揭示出来,他只是以这个名字出现在故事中。不过,根据小说中的描写和推测,他可能是一个武功高强、性格豁达、正义感强烈的侠客。未知因为善始善终

  • 山西大同的历史名人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回答:巾帼英雄佘太君佘太君(佘she,音【蛇】),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户衣)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杨家将从杨业之

  • 中外神话故事名人名言?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11、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感到生命的恬静和光荣。肖伯纳1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司马迁13、战士自有战士的抱负:永远改造,从零出发;一切可耻的衰退,只能使人视若仇敌,踏成泥沙。郭小川14、最糟糕的是人们在生活中

  • 墙的故事初二作文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整理的墙的故事初二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墙的故事初二作文1我是一堵墙。

  • 我的心情故事作文四百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①—篇关于心情的作文四百字也许,有于日子过得实在匆忙,让我们忽视了岁月的流逝;也许,由于生命活得过于沉重回,使我答们忘记了季节的更替.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昨天永远无法追回,幸福与悲痛,失败与成功,时时跟随着他,刻刻伴随着我,秒秒陪伴着你.人生之旅,就如春夏秋冬:有风,有电,有雷,有雨,有花开花落,有云

  • 有梅花气节的中国人有哪些?并写出他们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

  • 我的危机故事中考优秀作文精选10篇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目前,我们有些人确实多了几分“安全感”,而少了几分“危机感”,那么关于我的危机故事作文该怎么写呢?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我的危机故事中考优秀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我的危机故事中考优秀作文1虽然我不承认,事情就一定是这样的,可能还会有很多因素导致事情发生,整件的变化,但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 经典哲理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经典哲理小故事(集合15篇)经典哲理小故事1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侍弯、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

  • 一个感人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在一对年轻的恋人感情一直很好.虽然也吵架但两人很快就和好了.突然有一天女孩要和男孩分手,说你太穷了给不了我要过的日子.男孩听完后很痛苦和女孩说你不是这种人为什么现在变得这样,但无论男孩怎么说,女孩还是坚持要分手,后来男孩彻底失望了,和父母说要去外地闯闯他去了北京,5年后男孩已经开了一家公司虽然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