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小故事对话?
小兵张嘎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有个聪明勇敢的男孩叫张嘎。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张嘎目睹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和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被抓,所以悲痛欲绝,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游击队伍。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之后,人小鬼大的张嘎缴了胖翻译的“真家伙”。为了不让队长把枪收回去,他竟动了“嘎”气,将枪藏到了老鸹窝里。经过区队长的教育,张嘎认识到自我的错误。在一次战斗中,他受了伤在老乡家里修养。在游击队攻打敌人岗楼时,他偷偷从老乡家里跑回参战,不幸在进城侦察时被捕。在敌人面前,张嘎刚强不屈,并在战斗中逃了出来,并配合游击队拔掉岗楼,救出钟亮。战斗胜利了,区队长代表部队表扬了张嘎,奖励给他一支真正的小手枪。张嘎最终成了一名出色的小侦察员。
红色小故事抄写?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红色小故事句子?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兵团红色小故事?
1965年,周春山高中毕业后,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天津来到一○三团二连工作,先后从事过农业生产、小学代课教师、连队文教等工作。
在一○三团二连当农工,从事大田劳动时,周春山就有“志在边疆、立志务农”的想法。他虚心向老军垦学习,修渠、浇水、割麦、放羊、喂马、到积肥班除厩肥,冒着风雪用毛驴车往大田送肥,重活累活争先干,哪里艰苦到哪里去,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1968年春,周春山被确诊为白血病。他拒绝了组织上对他的特殊照顾,放弃了在天津治疗的机会,依然返回连队,坚持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他曾在日记中记下了“为公活一秒,胜过为私活到老”。
周春山在重病缠身的情况下,坚持参加劳动。1973年5月9日,他扛着铁锨去巡察干渠,半夜里风雨交加,突然从干渠上传来哗哗的流水声。他提上马灯跑去一看,渠水把堤岸冲开一个缺口,一股大水正淹没麦苗。他立即跳下堤岸,用铁锨一锨锨地往上端土堵缺口,汗水和雨水湿透他的衣服,他仍挥锨不停。因劳累过度,突然他眼前一黑,昏倒在地。风声、雨声、渠水拍岸的浪涛声又把他惊醒过来,他艰难地站起身,又一锨锨地端土送上坝基。从半夜到清晨,周春山一直不停地端土……决口被堵住了,渠道脱险,麦田得救了,他却昏倒在堤岸上。
1973年5月21日,周春山病情恶化,经医院抢救无效逝世,年仅27岁。
周春山的事迹,在兵团广大职工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人们纷纷以各种形式宣传、歌颂、缅怀、学习周春山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1973年8月,一○三团党委追认周春山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73年10月,兵团党委授予周春山“模范共青团员”称号;1973年11月,自治区团委号召全区共青团员和各族青少年向周春山同志学习;1982年11月,民政部批准周春山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2011年6月,周春山被授予“新中国屯垦戍边100位感动兵团人物”称号。目前,位于一○三团二连的周春山烈士陵园已成为自治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三团二连职工党员董志武说:“我从小就知道周春山的故事。现在参观了周春山烈士陈列馆,更加详细地了解了他的事迹,我要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奋斗,建设好我们的连队,建设好我们的团场。”
绍兴红色小故事?
在绍兴市嵊州石璜镇的关帝庙有石璜缴枪的故事。
1946年,国民党石璜镇自卫队几十人驻关帝庙,中共金萧地区特派员马青,通过周密部署,在11月19日晚上,率领50多名武工队员,里应外合,智取巧战,不费一枪一弹,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35支,手枪11支和一批弹药。
现石璜镇关帝庙已被命名为嵊州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红色经典小故事对话?
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在村私塾就读,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有一件事情让老师记忆犹新:有一天,杨靖宇在学校学习(学习情况已无从考证),突然听见外面有人大叫,原来是老张被几个兵痞打。于是他们就出来围观。忽然,有一个高高的男孩大叫了一声:“你们太欺负人了!”
于是,所有的学生都跟着嚷道。一个兵痞圣气凌凌地说:“怎么拉?他得罪我们了,就该挨!”于是,那个高个子男孩一挥手,说:“上。”几十个学生就连打带赶地把他们赶出了学校,救了老张一命。那个高个子男孩就是杨靖宇。
那几个兵痞不甘心,觉得太丢脸。于是第二天,他们又叫来更多的兵痞,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一进学校,就嚷着要找昨天那个高个子男孩。校长急了,就一个劲地道歉。兵痞不听。在这时,杨靖宇爬到房子上,拿着火柴,对兵痞说:“知道这是什么么?是洋火!你们不走,我就把房子烧了。”校长也赶忙说:“诶,我们也管不住他。你们还是走吧,这孩子,你们不走,把他逼急了,他一定会烧。房子烧了,你们头也不会饶你们。快走吧。”于是,兵痞们就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陕西红色经典小故事?
红色经典故事多,延安的窑洞,油灯都是故事
红色经典小故事演讲?
非常值得演讲。因为红色经典小故事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鲜明的思想内涵,能够让人们深入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这些小故事也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如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演练,将会引起听众的共鸣和思考,实现良好的演讲效果。关于红色经典小故事的演讲,可以从相关文献和资料中获取材料,了解其背景、内涵和教育意义,结合具体的案例和个人经验进行阐述和深入分析,使演讲更具亲和力和说服力。同时,适当运用语言表达和表演技巧,加强情感交流和互动性,能够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实现演讲的最终目标。
红色小故事100字?
贺炳炎将军,长征中手臂受伤,没有麻药,必须截肢,战士们摁住将军,用锯子(高温杀毒)将将军的手臂锯下,将军凭借毅力忍受痛苦,贺将军最后在长征胜利,抗日中成为有名的单臂将军。贺龙老总在手术后用手帕将掉在地上的骨渣包好,说永远不会忘记今天。
15个红色小故事?
1.刘胡兰
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2岁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
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2.儿童团团长海娃
有一次,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并写了一封信安排儿子海娃交给八路军张连长。
海娃在山沟里碰上了鬼子,一路上受尽折磨。
深夜好不容易从睡得像死猪一样的鬼子的腿缝里溜了出来。
后面伪军也追来了,海娃又被他们抓回去。
他把鬼子带到了一条陡峭的山路上,乘机拼命往山上爬,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
海娃忍着疼依然坚持到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
3.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
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4.小萝卜头
小萝卜头原名“宋振中”,男,1941年生于江苏邳州,1949年9月在重庆被害,遇害时年仅8岁,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小的战士。
小萝卜头在敌人的监狱里长大,一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经过地下党对特务的斗争,他才在监狱里上了学,由地下党员和爱国志士作他的老师。
由于他年龄小,特务们对他的看管不是很严,他就经常在牢房之间传递东西、传递信息和秘密情报,在门口放哨,帮助大人了解入狱同志的情况等。
5.王二小
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一次日本鬼子又来“扫荡”时迷路,就叫王二小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年仅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