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楼女子要学什么?
掌握琴棋书画,礼仪,但不晓得有没有廉耻。我所知道在当时的儒家思想统治下,青楼女子是当时最有文化最有才艺的一群女性。很多诗人都去青楼对诗作画比茶艺。她们卖艺不卖身,要卖身除非是碰到动心的男人或者包养,不是妓院那样包时的。
在古代逛青楼都有什么流程?堪比过五关斩六将吗?
一说到青楼,众男性的眼睛都亮了,特别想立刻穿越回古代,逛逛这高档消费区,看看那精美的亭台阁廊,绿水石山环绕,花木景致遍地,还有那些巧笑嫣然又情意绵绵的女子们,在身边黏腻殷勤,唱一支小曲、跳一曲舞蹈,陪酒、吟诗,享乐至极。
青楼这一男性享乐行业的兴起,春秋时期的齐国国相管仲应该是鼻祖级的人物了。当初,管仲设立这一行业是由政府直接运作,由国家财政供养,目的是为增加财政收入和解决当时棘手的民生问题,但没想到的是,青楼的油水太大了,每日不光有大量白花花的银子入账,还带动了很多其他行业,因此后来的发展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青楼”一词,原指用清漆涂饰的豪华别致的楼房,有时则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曹植的《美女篇》中有“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其中“青楼”在文里的意思指街边青色的楼阁,富贵人家的住所。这一现象也显示出,古代很多富贵人家都供养着很多美丽、出色的“妓女”(此处指歌伎、舞伎等各种才艺的女子)以供自己享乐或炫富,她们就住在这些华丽的青楼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金屋藏娇”。
“青楼”的意义发生改变是从唐朝开始的,且在唐宋时期发展至鼎盛。有详细记载的,唐代都城长安最著名的“红灯区”,平康、北里。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城里的娱乐场——瓦子,共有8座。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临安城里已达33座,且青楼的“装饰”已十分奢华。
但此时的青楼与普通的妓院仍有天壤之别,即青楼的女子都是卖艺不卖身的。这一时期,出入青楼的客人,常把逛青楼作为一种雅事,尤其是那些文人雅士,还与青楼女子产生了一种微妙而特殊的关系,即文人狎妓,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女子是“红粉知己”,可以“两心相悦”、相互欣赏,故而常乐而忘返了。
那么什么样的女子才能进入青楼呢?首先女子的选拔非常严格,需要调查女子背景,不仅要求参选的女子没有作案前科,还要求其家庭成员不能与官场有纠葛;其次女子年龄不能超过17岁,要相貌秀美、身材匀称、状况良好。这些达标后,她们还要学习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唱歌舞蹈,各种社交礼仪,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很多拿前风雅人士和达官显贵都会出入的场所,她们还要学习各种察言观色、取悦和“情投意合”的技巧,以让青楼的老板能赚到更多的钱。
经过培训后,合格的女子就可以入住豪华单间,“挂牌”销售了。但是,逛青楼时,想要近距离地接触她们,可不是只花银子就行的。
想进入青楼,首先要进行“旗楼赛诗”的海选,通过后,再进行“打茶围”,就是品茶、喝酒、聊天,当然这些是要花银子的。有关这些青楼流程在古代的一些史料上也有记载,如《武林旧事》,宋消纤清人去青楼,进门会先上一杯点花茶,这杯茶价格是几千文。之后,上楼落座点上一壶酒,这壶酒叫支酒,点酒的同时,还要给老鸨子几贯钱,还要给跑腿、丫鬟等各种打赏。这一趟下来银子花了不少,但姑娘是见不到的。
此时呀,姑娘和客人之间会隔着一道屏风,她们要在后面听,听谁的话题最风雅、有高度、能“撩人”,才同意与他见上一面,但见面还需要付钱。当然,也有这么折腾几天,银子交了不少,连美女的面儿都见不上的,那只能下次再来了。
据说,能快速通过这些青楼“程序”的历史上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慕李师师名而来的宋徽宗。他连续通过了“旗楼赛诗”和“打茶围”,终于在天亮前见到了李师师。所以,这个既花银子又繁琐的青楼流程,连皇帝都没有后门儿。
当然,如果哪位姑娘同意与客人见面,付了钱后,姑娘的表演就非常像现在的网红直播,可以看花了眼。如果客人觉得姑娘很满意,还能请她一起吃饭,而这一桌饭,一般而言,算上茶水钱和饭菜钱,一共要好几贯钱,换算过来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好几百块。
如果某个达官显贵看上了青楼的花魁,那费用就更高,举例来说,陈圆圆,光出场费就要现在的两千多,这样在青楼消费一晚,也要上万块了。如果有些客人看上了某位姑娘想要带走,给她赎身,花费的钱那就更令人瞠目结舌了,比如说董小宛,她的赎身价格是300两白银,大约相当于现在的150万人民币。
青楼被作为古代的高级风雅之地,大多数青楼女子的文学造诣都比较高,她们不仅精通琴棋书画,还与这些高雅文人或富贵子弟们趣味相投,无形之中也就创作出很多经典之作,经由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青楼文化。如《全唐诗》中就收竖兄录了青楼女子写的诗歌,高达126首。如唐代名妓薛涛,本来是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游,流落蜀中,遂入乐籍。她的口才、文才都好,诗笔艳荡而工,七绝尤长,著称于世。
15岁时她被镇将韦皋召令侍酒赋诗,韦皋十分赏识她,特以校书郎奏请,虽然由于“护军未及应”而罢,但“薛校书”之名已远近闻名了。当时的著名文人、士大夫都乐于与她来往唱和。她暮年退居浣花溪,着女冠服,制纸为笺,时称“薛涛笺”,今日还尚存她的《洪度集》一卷。
另外,唐代的很多著名诗人,也写了很多青楼名句,如唐代诗人杜牧就曾迷恋青楼无法自拔,他的千古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便是形容青楼女子的美貌;还有白居易的“何处春深好,春深妓女家”、“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等等了。
到了宋代,青楼的词风格大胆张扬,风花雪月、男欢女爱等“艳情”方面比比皆是,如秦观的《虞美人》“红妆艇子来何处。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等等。而且宋词既有文学特征,又具音乐性,以歌妓们充当媒介,结合乐曲和歌声、词的创作和传播、深思婉出,风韵独具,如《望江月》《玉楼春》等都是令人拍案叫绝的传世之作。欧阳修在扬州做太守时,曾巧遇两名美貌歌女,酒席筵上两歌女戏约欧阳修如有机缘一定要来汝阴做太守。
数年后,欧阳修果然自扬州调为汝阴太守,此时两女子早已不知去向。欧阳修一次酒后留诗说:“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可见,他对那两名歌女是何等的眷恋。
一般来说在古代那边逛青楼谈笑空他都是需要钱的,如果说在那边没有银子的话,那么你在古代逛青楼,他们是不让你进去的,并且要是你不升碰消含瞎费的话,他们也不是会服务你的,所以说确实是堪比,过5关斩六将程序也是非常的多,比如说你要是一个大官,那么你进去的话很多人就会招呼你,给你拿这个拿那个,但是你要是一个普通人或者是没钱人进去,可能就直接叫人把你赶出去了,如果说看着穿着挺好的,但是没钱了他知道之后也会把你干出去,如果说是那种富豪进去的话,他们也是像特别欢迎,然后就大概就是这样。
在古代逛青楼首先你得先进门,进吵禅门就需要买门票,这个时候就得出钱,进了门之后你只能坐大厅,想上二楼还得再花钱,上了二楼之慎碰友后还得掏钱买好吃的酒之类,然后等着头宽槐牌的召见,一般是见不到的,堪比过五关斩六将。
也并非是像过五关斩六将那样,灶做颂在以前逛青楼,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一些富家子弟经常打赏,也可以随胡迟便的出隐郑入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