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雄关漫道真如铁红色少年的故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二、求,红色经典的故事,要积极向上,符合十四五岁的少年,内容要真实。
少年王二小
三、红色励志故事
红色励志故事:《长征路上红小丫》
红军长征队伍里有一名小红军,她加入红军的时候才11岁,所以大家都叫她“红小丫”。
1935年,不满12岁的红小丫跟着宣传队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队伍不分白天黑夜一直往西走,她不知道队伍要走向哪里,只知道千万不能掉队,掉队就意味着死亡。
红小丫还是一名宣传队员,唱山歌、说快板、敲小鼓,她样样在行。
红小丫和其他宣传队员们一边艰难地行军,一边做宣传工作。战士们听到红小丫的歌声,觉得全身都是劲儿。
打起仗来,宣传队员们就去抢救伤员,抬担架。红小丫人小,抬不动担架就搀着轻伤员走。
红小丫不仅会说快板,唱歌,还会讲笑话,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声。
可是,没过多久就听不到她的笑声了,她染上了伤寒。
红小丫躺在担架上,心里非常难受,她实在不愿意拖累大家,一再要求把她留下。
同志们都说:“那可不行,等你好了,还要看你跳舞,听你唱歌呢!”
红小丫听着大家暖心的话,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早点儿好起来!
奇迹发生了。同志们抬着红小丫走了个把月,她开始能吃东西了,脸色也好多了,也能坐起来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红小丫痊愈了。
不知道经过多少生死考验,长征部队来到了雪山脚下。宣传队长给每人发一块布,把脚裹上,每人还喝了一碗辣椒水。
队长说山上冷,让大家把所有能穿能戴的衣物都套在身上。
大部队上山前,宣传队必须提前到险要处搭宣传棚。红小丫随着宣传队开始爬雪山。
他们刚走到山前,就感到雪山的严酷。地下的雪冻得硬邦邦,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十分困难。
宣传队员们在寒风飞雪中把宣传棚搭好,大部队就赶了过来。
红小丫打起了小竹板,同志们,加劲儿走,胜利已经在招手,红军都是英雄汉,定能征服大雪山......
有些和红小丫熟悉的战士和她热情地打招呼:“红小丫,谢谢你!”
冷风像刀子一样刺着她的脸,但红小丫心里好似有一团火,她要和宣传队的伙伴们一起给大家鼓劲,给大家信心。
宣传队跟着大部队继续艰难的前进着。由于年龄太小,红小丫有时只能拉着马尾巴向上爬。
翻过大雪山,红小丫又跟着部队走过草地,最后胜利地到达了陕北。
红军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年纪尚小的红小丫一路艰辛走完长征,也同时创造了她自己人生的奇迹。
四、少先队员爱国故事
1943年,八路军小战士孙大兴腿部受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孙武两人便以木匠靳锡武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起来。日伪军强拉民夫,在田镇长家囤积粮食。大兴和小武乘夜色钻进田镇长院内,放火烧了敌人的粮囤。他们的冒险行动打乱了组织的安排,受到了严厉的批评。日寇蓄谋更大的扫荡计划。一天,刘集的伪军中队突然开走,随即开来了一支莫名其妙的日军。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紧要关头,大兴毅然决定自己留下吸引敌人,让小武带情报向部队奔去。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部署战斗。敌人遭到了歼灭性打击。
五、关于少年英雄的故事和故事是名字
少年英雄王小二
1943年的一天,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
鬼子来了。
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
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
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