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我们都喜欢听这首激昂欢快的老歌。今天是沈阳解放56周年,6位为沈阳解放浴血战斗过的老战士,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真的很难想到,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历过那样的炮火硝烟,曾洒下那么多人的鲜血,那段历史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血战钢锯岭故事背景?
《血战钢锯岭》这部电影的真实历史是,在1945年,二战接近尾声的时候,美国为了建立进攻日本本土基地发起了对冲绳岛的总攻。在这场炼狱般的攻防战中,双方都死伤严重,日军的伤亡或被俘超过了10万人,美军也遭受了8万人的伤亡。
《血战钢锯岭》以二战时期的冲绳岛战役为背景,讲述基于良知而拒绝持枪上阵的医疗兵道斯,赤手空拳闯入枪林弹雨,只身勇救75名战友的生命。讲的是美军的医疗兵道斯有着不杀戮的信仰,他带着圣经来到冲绳岛,冒着生命危险,手无寸铁,在这场战役中拯救了数十名士兵。道斯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荣誉勋章却反对战争的军人。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神童?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神童如璀璨的星辰点缀其间,灿烂如银河。他们的故事流芳百世,家喻户晓。下面只介绍众多神童中的四位:甘罗十二岁拜相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曾任秦国的左丞相。甘罗从小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12岁时便成为宰相吕不韦的门人。有一次,秦始皇想派张唐去燕国为相,联燕伐赵,以开拓河间之地。张唐害怕不敢去,连宰相吕不韦亲自去请也请不动。甘罗听说后,自告奋勇去见张唐,晓以利害,竟然说服张唐。张唐前往燕国的行程已定,甘罗又毛遂自荐,先到赵国去打招呼。甘罗到了赵国,成功说服赵王割五城给秦,并同意联秦攻燕。回国后,12岁的甘罗被封为上卿。孔融四岁让梨《三字经》描述了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说:“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除了让梨的故事以外,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孔融十岁时,随父到京城洛阳。洛阳李元礼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大学者,不肯轻易见人。孔融一人来到李府,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大人的亲戚。待进门见面后,李元礼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先祖孔子与您的先祖老子有问礼之谊,所以我与您算作奕世通好呢。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一个十岁的儿童竟然如此机智聪明!说话间,太中大夫陈韪来了,听说此事后,很不以为然,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聪明,长大后未必优秀。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陈韪一时语塞,极为尴尬。曹冲六岁称象曹冲是曹操的儿子,因为聪明伶俐,很受宠爱。曹冲6岁的时候,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一同前去看大象。人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头大象能有多重呢?曹操问大家: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人说:这得造一杆巨大的秤。有人说:有了大秤也不行,谁有力气把大种抬起来呢?这时。曹冲灵机一动,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牵到一艘船上,看船身往下沉多少,沿着水面在船舷上划一道线,再把大象牵上岸,往船上装石头,等船下沉到划线的地方停下,然后称一称石头的重量。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用这个方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寇准七岁《咏华山》寇准是北宋真宗时期的宰相。他小时候聪颖过人,吟诗作对常常令人赞叹。有一次,父亲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吟诗助兴。寇准年仅7岁,一点儿不怯场,请客人出题。客人说:此地离华山不远,你就作一首《咏华山》吧。寇准在客人面前不慌不忙,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曰近,回首白云低。客人们听后,交口称赞,说这是一首三步诗,超过了曹植的七步诗,况且,寇准才7岁呢。客人们为寇准的才华所折服,异口同声对其父亲说: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