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一些有关“有才无德”之人的例子

一些有关“有才无德”之人的例子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4/2/17 19:35:04

一、一些有关“有才无德”之人的例子

又是辩论那个牛根生的观点吧......既然是辩论,我就不直接说成语了。说点观点!~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德与才的关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写了“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他给圣人、君子、小人下定义:“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苟不能的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用人最理想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但这一标准的选择空间太小,自古以来圣人就是凤毛麟角。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操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选傀儡的前提是,得有一个好的操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结果还是小人得逞。人们常说:有德无才要误事,有才无德要坏事。这只是从做成做不成事来谈才能与品德。实际上,无论从哪方面讲,有才无德的人对企业和单位的危害都是最大的。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即使他读名牌大学,掌握了高技术,拥有高水平,那他对社会有用还是有害呢?答案是非常明了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把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有德有才,这是国家的栋梁,加以重用;第二类是有德无才,虽无才,但有德,所以他不会危害社会,可以小用或不用;第三类是有才无德,此类人因有才而无德,如果干起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危害极大,所以国家只能采取封杀不用或者杀头消灭的办法,让其无法危害社会、国家和人民;第四类是无德又无才者,这类人尽管无德,但是无才,因此不会对社会构成多大危害,可以不管他;唯独对有才无德者要杀头。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深思,说明良好的道德是何等的重要!品德低下的员工,无论具备多大的才能,也不可能得到信任与重用,因为人品低下者,能力越大,给企业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大,这样的员工,随时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致命的灾难,所以当企业领导在认清危险品员工的时候,他们会给他设置障碍,尽量不让他的危险渗透到企业内部里去,从而避免企业管理的缺陷而造成危机,这就是俗话说的宁缺勿滥。有才无德的员工无疑是企业内部的一种不稳定因素,随时都可能阻碍企业的前进。缺乏良好人品的员工对公司的危害有时甚至会大于能力平庸和有其他缺点的员工。甚至可以说,缺乏良好人品的员工能力越强、才智越高,其他优点越多,他对公司的危害就越大。有才无德的员工可以用,但不可大用。这种人必须在控制中使用,否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小事靠才,大事靠德,如果没有优良的品德,是无法获得大成功的。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有能力,更要有品德,而且要认识到,品德比能力更重要。例子我就不帮你找了......

二、历史上都有哪些才能好人品差的人物(列举出出名的几个)

李斯啊,秦桧啊,蔡京啊,严嵩啊,和啊等等

三、有才无德例子

有才无德的学者培根

李滋民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培根生于1561年1月22日,从小就抱负不凡,一心要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然而命运似乎要捉弄这位踌躇满志的贵族子弟。在他19岁那年,父亲一病不起,年轻的培根突然发现自己成了一个被人抛弃的人。为了能出人头地,他费尽了心机。

终于找到了一个值得投靠的人,那就是他姨父的政敌,女王的宠臣艾塞克斯勋爵。在23岁那年,培根出任英国下院议员和艾塞克斯勋爵的私人顾问。艾塞克斯经常送钱给培根,把挥霍无度的培根从债主手中解救出来,还向培根赠送了一大笔财产和一套华丽的住所。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使这位才华横溢的贵族就此满足。他过着放荡的生活,因挥金如土,被债权人送进了监狱。当然,又是他的救星艾塞克斯把他从监狱里领了出来。艾塞克斯还想在仁途上提携一下培根,但是由于培根的姨父塞西尔的极力反对,培根一直没有得到女王的宠幸。

正在培根为自己官场不得志而郁郁寡欢时,他的靠山、红极一时的艾塞克斯勋爵失去了女王的宠信。政敌们要以叛国罪审判艾塞克斯。从艾塞克斯那里得到好处最多的培根,见风使舵,摇身一变,竟然主动要求参加起诉。法庭上,艾塞克斯做梦也没有想到,曾榨取了他难以计数的财产的培根,竟然指控他阴谋篡夺王位。培根的演说使群情激愤,法官以不容辩驳的事实判定艾塞克斯死刑。培根把自己的恩人送上了断头台,满以为会得到一大笔赏赐,但当他得知这次出卖良心的举动代价仅仅是1200英镑时,便大失所望,回到书斋去写他的论文了。

56岁时,培根如愿以偿,当上了他父亲曾经当过的掌玺大臣,次年任皇家大法官。年岁的增长,并没有使他的品德有什么改变。1621年,他因受贿、舞弊,被投入监狱。出狱后,他隐居家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实验、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中。1626年冬天,因在露天试验雪的防腐消毒作用,受风寒患病而死。

终年65岁。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儿童小说小兵张嘎的资料。五十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小兵张嘎》是当代著名作家徐光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自1961年发表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小说和电影中的“张嘎”,因其“英气”与“嘎气”,已成为新中国几代人童年记忆中的最灿烂的一部分.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过程.《小兵张嘎》是2006年12月1

  • 关于错别字的一些笑话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从前有个人,他老婆叫他写一个戒烟条,不久,他写了,给了他老婆。他老婆顿时吐血。纸条上是这样写的;从此以后我一定要借烟,借到底。某人写日记:黑灯瞎火踩到一堆牛屎,吃了一斤(惊)。夜宵夜排挡夜里11点半,我在网上。Hemingway(海明威)突然来电话,说是请我吃夜宵。怕我不去,开车来接我。得了!推托不

  •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

  • 校园励志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发生在我们身边校园里的一些故事虽平淡却感人,内容虽平凡,思想却深刻。下面我收集了校园励志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篇一:校园励志故事范锦伟1986年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市一个农村家庭。他自称从小就在数学方面有天赋,能清楚地说话时,就会从一数到一万。“父母都是农民,没多大文化,也教不了什么优雅的诗歌,就天天教

  • 与古代人物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卧薪尝胆。三顾茅庐。单枪匹马。荆轲韩信赵云养由基刘禅蔺相如投笔从戒。-----班超江郎才尽,-----江淹马革裹尸,-----马援纸上谈兵,---赵括指鹿为马,----赵高风声鹤唳,----谢安暗渡陈仓.----韩信草船借箭---诸葛亮完璧归赵---蔺相如卧薪尝胆---勾践煮豆燃萁---曹植闻鸡起舞

  • 熟悉的、有趣的古代汉字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1、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

  • 名人读书的典故或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苏东坡读书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苏东坡在学识渊博,他有一种各个击破的读书法,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的读,就能找到事实,精通一本书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而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吸收。只能集中注意力,了解某一个方面。比如探究地带性王之乱的原因,那么就从这个角度去

  • 想下,古代有什么故事中,关于有才不被重用的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贾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才是因为秦桧曾高中状元,且创造了宋体字,可说是一代文宗。而且他能从一个被俘释放的小官跃居丞相高位,并把持相位数十年,维持南宋的稳定,可见他的政治才能也很出色。这是他的才。而无德则是指他为了权势一味逢迎高宗,不

  • 以老爷爷的口吻给小树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小树爷爷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一颗小树苗很小,有一个老爷爷把它种到了地里,然后他慢慢的长成了一棵大树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树的故事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

  • 长征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过草地时,陈赓看见一个小红军很饿,就想把自己的青稞面分给他吃,可他却说自己的袋子里鼓鼓的,吃的足够,陈赓几次想给他,都被小红军委婉谢绝了,最后小红军饿死了,等陈赓打开那个袋子一看才明白,里边是一块硬邦邦的牛骨头,上面还有几个牙印,小红军饿的话就会把他拿出来啃一啃,陈赓为小红军的牺牲而难过2.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