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有很多有意义重大的战役。如四次长沙大会战、淞沪战役、武汉大会战、枣庄大战、台儿庄会战、百团大战等等。回答完毕,谢谢。
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
采蒲台的苇我到了白洋淀,第一个印象,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的是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的在苇里穿来穿去。我渐渐知道,苇也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其中大白皮和大头栽因为色白、高大,多用来织小花边的炕席;正草因为有骨性,则多用来铺房、填房碱;白毛子只有漂亮的外形,却只能当柴烧;假皮织篮捉鱼用。我来的早,淀里的凌还没有完全融化。苇子的根还埋在冰冷的泥里,看不见大苇形成的海。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会是苇的世界。在村里是一垛垛打下来的苇,它们柔顺的在妇女们的手里翻动。远处的炮声还不断传来,人民的创伤并没有完全平复。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单纯是苇,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这里的英雄事迹很多,不能一一记述。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敌人的炮火,曾经摧残它们,它们无数次被火烧光,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一次,在采蒲台,十几个干部和全村男女被敌人包围。那是冬天,人们被围在冰上,面对着等待收割的大苇塘。敌人要搜。干部们有的带着枪,认为是最后战斗流血的时候到来了。妇女们却偷偷的把怀里的孩于递过去,告诉他们把枪枝插在孩子的裤挡里。查的时候,干部又顺手把孩子递给女人……十二个女人不约而同的这样做了。仇恨是一个,爱是一个,智慧是一个。枪掩护过去了,闯过了一关。这时,一个四十多岁的人,从苇塘打苇回来。被敌人捉住。敌人问他:“你是八路?”不是!“你村里有干部?”没有!”敌人砍断他半边脖子,又问:“你的八路!”他歪着头,血流在胸膛上,说:“不是!”“你村的八路大大的!”没有!”妇女们忍不住,她们一齐沙着嗓子喊:“没有!没有!”敌人杀死他,他倒冰上。血冻结了,血是坚定的,死是刚强!“没有!没有!”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永远响在白洋淀人民的耳朵旁边,甚至应该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这两句简短有力的话吧!1946年当然,步痕旅游网想法:白洋淀的采蒲台有很多,都是无名英雄,所以我叫不出。。
铁道游击队、地雷战、地道战等~
抗日战争(有时简称为“抗战”),狭义上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始于1937年7月7日,止于1945年8月15日),即国际上所称“第二次中日战争”;广义上指二战期间东亚、东南亚各地抗击日本入侵的战争;由于日本入侵东亚、东南亚各国,战火蔓延至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日本称为大东亚战争。本文主要介绍中国的抗日战争,有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抗日战争详见:朝鲜半岛抗日战争、缅甸抗日战争、菲律宾抗日战争、马来亚抗日战争、新加坡抗日战争、香港保卫战编辑本段中国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又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是指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由于日本帝国非法入侵中华民国引发的战争,主战场在中国大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之前与期间,最终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这场战争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中华民国政府及多数华人称其为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等等,简称抗战,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其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日本称其为日华战争(日语:日中b&争)或支那事变(支那事Y),西方国家多数称其为第二次中日战争(把甲午战争称为“第一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结束于1945年8月15日,但对于其开始的时间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全面的抗日战争起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结束,历时九十七月又八天,共为八年,八年抗战名称因此而来。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这场战争可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这是政府私下主导的局部抗战的开始,因此又有十四年或十五年抗战之说。也有观点认为,1941年12月9日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两天,中华民国政府才公开宣布正式同日本宣战,如果这样算,抗日战争历时不到4年。在这段时间里,战争扩大到整个太平洋地区,中国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共同抗击日本,而中国的抗战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部分。最后,日本节节败退,战争以包括中华民国在内的同盟国胜利而结束。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策重大转变的标志(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积极反共)。蒋介石集团政策重心转移的原因: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政策的发迹,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将主要兵力放在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内容: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表现为发动的几次反共高潮)强调蒋介石政治态度的两面性: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