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战争,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的交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领土跨越亚欧非,把东方文明传到了西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也有这方面的意义。
烽火戏诸侯历史故事
镐京的烽火台西周时,为了防备西边犬戎部落的侵扰,政府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一带,修建了许多烽火台。一旦发现犬戎入侵,士兵就在烽火台上点火或生烟,召唤诸侯到镐京抗敌。烽火戏诸侯周幽王是西周晚期的暴君,他为了逗宠妃褒姒一笑,在无战况时竟派人点燃了烽火台上的烽火。各路诸侯以为天子有难,急忙率兵至镐京。褒姒在城楼上看到诸侯的狼狈相,就放声大笑。诸侯知道自己被戏弄,都十分不满。西周的灭亡後来,犬戎入侵镐京,幽王点燃烽火。诸侯以为幽王再次戏弄他们,都不理会烽火警报,结果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
关于古代战争的动漫
《罗德斯岛战记》---此作被誉为与《高达》、《飞跃巅峰》并列的80年代日本动画金字塔之作
顺手牵羊里面所包含的历史故事
顺手牵羊指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常用到的一计。本计语出《草庐经略》游失》:“伺敌之隙,乘间取胜。”后人以顺手牵羊形象化地比喻乘敌人的小间隙,向敌人的薄弱处发展,创造和捕捉战绩的一种谋略。关汉卿著元剧《尉迟恭单鞭夺槊》台词中,就出现了本计计名。《水浒传》第99回写道:“前面马灵正在飞行,却撞着一个胖大和尚,劈面抢来,把马灵一禅杖打翻,顺手牵羊,早把马灵擒住。”但以上说的都不是战争。战争史上“顺手牵羊”之计,不乏其例。如春秋时,晋献公途径虞国灭掉虢国,回师虞国时又乘其不备,灭掉了虞国;秦穆公攻打郑国,兵至滑国时,知郑人已有戒备,灭郑没有希望,就顺手灭掉滑国,然后班师回秦,都是典型的例子。这里,“顺手牵羊”的“羊”指防守有间隙、浮互第就郢脚电协钉茅有薄弱环节的地区。在不影响进攻主要目标、完成主要任务的前提下,利用时机,出动小股部队,神出鬼没发动攻击以获得意外的、原先没有料到的战果,就叫“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