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开始后,我国国门被动打开,列强对我国的降维打击,让不少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的道路。
洋务运动,宗旨以学习西方国家的技艺反制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最终在甲午战争失败后宣告失败。
维新变法,最终在百日后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斩首。
辛亥革命,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对于列强,采取妥协的态度,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大革命的办法,宣告辛亥革命并没有取得成功。
一九二一年,中共成立了,之后国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是随着蒋,汪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革命运动暂时进入低潮。
一九二七年,爆发了南昌,广州,秋收等起义,宣告了人民军队的建立。
其后的八年时间里,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和路线。
最终中国人民赶走了日本侵略者,赶走了反动派,打败了帝国主义,向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百年屈辱就此洗刷。
民族英雄故事?
一代名将霍去病出身低微,用贫贱来形容并不夸张,但他却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一步步身居高位,十九岁就任骠骑将军一职,二十一岁打通河西走廊,二十二岁更是凭借漠北之战封狼居胥,但二十四岁却不幸早逝。霍去病戎马一生鲜少败绩,也是因为他,河西走廊第一次纳入华夏民族的版图。
元朔六年(前123)十七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来到了军营,边塞苦寒之地,霍去病愤世的棱角被边疆的黄沙和残酷的战争逐渐磨平,他开始胸怀家国大事,明白了为国为民的重任,他变得成熟了。在一次与匈奴的小规模交锋中,霍去病率领轻骑八百绕后突袭,直击匈奴于漠南,斩杀敌军千人,并且俘虏了匈奴单于的叔父罗姑比。经此一役,霍去病名声大噪,勇冠三军,汉武帝也惊叹于霍去病的军事天赋,封他为冠军侯。回到长安后刘彻重新审视了这位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外甥,十多岁的英年才俊正是大汉不可多得的领军人才!
元狩二年(前121)汉匈之间攻守形式紧张,河西大战一触即发,汉武帝对霍去病委以重任封他为骠骑将军,领军五万在河西地区附近(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安营扎寨。霍去病也不负众望于春、夏两季率兵与匈奴展开搏杀,利用轻骑突袭战术不断骚扰敌方防线,接着在后方战场中率领精骑一万出陇西向西北,剑锋直指匈奴西道意在压缩战场,逼迫善于骑射的匈奴人不得不与装备更加精良的汉军白刃相接。《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骠骑将军率戎士逾乌,讨濮,涉狐奴……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馀级,收休屠祭天金人。”
夏季战场更是乘胜追击,霍去病与公孙敖两路分走合击河西走廊关键地带,李广和张骞右行牵制匈奴左贤王部。虽然后面公孙敖途中迷路未能汇合但霍去病却率领骑兵一路向前:“骠骑将军逾居延,遂过小月氏,攻祁连山,得酋涂王,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河西大战告捷,极大的逆转了汉匈两国的攻守形式,第一次将河西走廊及周边地带完整的纳入了汉朝的版图,也获得了祁连山下大片高山草原牧场,为汉朝西进创造了及其有利的条件。霍去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神”,威风凛凛也令人闻风丧胆,匈奴人悲歌道:“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