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感恩的励志小故事?
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她们贫穷的家里,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来后给她带一块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乐。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当她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手里拿一块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当流着泪听完这个故事,又反反复复的听着这首歌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天下有多少这样的父母,在默默的为儿女付出一切。而天下又有多少这样的儿女,能够感恩于亲人这样一颗爱心!而做为一个人,生活给予我们的又不仅仅是来自于亲人的爱,那我们是否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一刻起,我们便拥有了太多!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健康!兄弟姐妹给了我们欢乐和亲情!老师给了我们知识和关爱!朋友给了我们友谊和信任!
当我们感受一缕晨风,听见一声鸟鸣,触摸一滴露珠,那是来自于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愉悦!当我们迎来新一轮朝阳,目送夕阳西下,那是时光丰富了我们的生命!甚至...
感恩节从何而来?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感恩节的由来
感恩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徒遭到迫害,一批英国清教徒难以忍受宗教的迫害,于1620年9月,登上“五月花”号帆船驶往刚被神前哥伦布发现不久的“新大陆”——美洲,12月26日到达了今美国的普利茅斯港。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由于新鲜果蔬的缺乏和坏蔽纯血病流行,加上饥寒交迫,102名清教徒只有50人幸存。当然这次航行名垂青史的原因是《五月花号公约》签署,这份公约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文件,被称为美国出生证。
时值寒冬,来到陌生的地方,缺衣少食,恶劣的环境正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当地万帕诺亚格(Wampanoag)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贮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猎获的野鸭和火鸡。印第安人还教他们种植玉米和南瓜,饲养火鸡。这些新移民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开始适应这片土地的生活。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终于获得丰收。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把丰收的日子定为感恩节,邀请原住民一起过节,来感谢他们的馈赠,这就是最初感恩节的由来。
最初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1789年,华盛顿总统正式规定,11月26日为全国统一庆祝的感恩节。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各州都视自己的情况规定节日日期。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为了延长圣诞购物季、刺激经济,罗斯福总统签署国会决议,宣布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
以上就是感恩节最初的由来,其初衷其实是好的,为了感谢美洲印第安土著对于殖民者的帮助,表达了对于他们的感谢之情,由此而诞生的庆祝性节日。从出发点来说,这个几日确实很有意义,而且印第安人也能欣然接受这个庆祝。
我个人的观点来说,这个时候的感恩节其实还是很淳朴的节日,自己身为外来人居然得到了本土人的帮助,那么为了纪念这个事情而衍生出来的这么一个节日,是无可厚非的,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印第安人对于殖民者来说那是救命的恩情,搞个节日来纪念没毛病。
但是这个节日最后变味了!!!!为了这么说,看下面。
印第安人的噩梦
在最初的百十年里,欧洲移民与印第安人的关系总体还算和平,欧洲人没有足够的人数和实力掠夺印第安人,而印第安人也从来不去主动攻击这群外来者。不过随着移民人数越来越多,双方实力对比越来越悬殊,和平不复存在。
殖民者多了势必就要发生战争,印第安人跟殖民者的战争就爆发了,18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印第安人驱逐法”(IndianRemovalAct),并得到安德鲁·杰克逊总统的批准。此后国会调拨资金供联邦与部落谈判,将他们迁往西部。南方各部落面临来自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双重压力,大多数部落无力抵抗,只好割让土地,拿到一些象征性赔款,然后动身前往西方。这就是美国历史大大有名的“西进运动”。
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宏瞎咐。印第安人被迫迁徙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血泪之路”,印第安人作为人类几大人种之一,整体上被基本灭绝。据估计,哥伦布到达新大陆时,印第安人超过1000万人。到1900年,美国人口约7600多万,但印第安人已经只剩20多万了。
当时参与那场屠杀的欧洲移民者感谢上帝帮了他们大忙,让他们能够迅速取得胜利。因此在那年、也就是1637年,时任马萨诸塞总督的约翰·温斯罗普(JohnWinthrop)说:这一天应该成为庆祝日,感谢上帝让他们征服了佩科特人,这就是美国人后来的“感恩节”。
看到这里就你就弄明白为什么我说感恩节变味了吧。
感恩节的背后由最初的善良的帮衬得到对方的感激的“感谢日”,到了后来的殖民者侵略杀害善良的印第安人的“庆祝日”,这就是感恩节最直观的背景故事了,现实版“农夫与蛇”的故事。
现在的所谓的美国白人只不过是当初的殖民者,并不是北美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他们现在成为这片土地主人是残忍的杀害了数不清的印第安土著才换来的,而且还恬不知耻的还在过什么“感恩节”,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真的是当了婊子又立牌坊,说一套做一套。
现在生活在美国西部的印第安人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因为美国人限制了他们的发展,他们没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科技,现在依然过着原始的耕种、放牧生活,机械化耕种根本就不现实,美国西部多么荒凉看看地图就知道了,没有任何科技发展的印第安人面对美国现在的飞机大炮真的无能为力,“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提现的淋漓尽致。
很多愚昧的中国人还认为美国人高大尚,看完上面这些血泪史你还觉得他们高大尚么?完全就是一群屠夫强盗,靠着掠夺和杀戮满足自己的贪婪,到现在依旧是没有任何的改变,这就是美国的本质。
感恩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在英国本土时被称为清教徒,因为他们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不彻底感到不满,以及英王及英国教会对他们的政治镇压和宗教迫害,所以这些清教徒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希望能档团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者纤和种植行嫌橘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1]。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火鸡,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还载歌载舞,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第一个感恩节的许多庆祝方式一直流传后代。
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
在西方,感恩节的重要性仅次于圣诞节。这是一个感恩的日子,人们按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礼拜,感谢上帝慈爱的怜悯和无限的恩惠。这是一个团圆的日子,身处天南地北的人们聚到一起享用火鸡,各自分享一年当中值得感恩的见证。
感恩节将至,很多人对感恩节一无所知,却前呼后拥着过感恩节。感恩节究竟由何而来?也许很多人只在乎节日的氛围,不关心节日的来源。本期特别帮助你追溯历史背景,回顾历史事件。让你真实地了解感恩节的由来和真义。
感恩节的由来
感恩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开端。
大约在公元16世纪末到17世纪,英国清教徒发起了一场来势猛烈的宗教改革运动,清教徒遭到政府和教会势力的残酷迫害,逮捕,酷刑,宗教审判,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清教徒。被逼无奈,他们只得迁往荷兰避难。
但是,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在荷兰,清教徒不仅没能逃脱宗教迫害,而族简且饱受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折磨。为下一代保留住祖国的语言和信仰传统,他们再一次想到大迁徙。
天下虽大,何处是这群漂流人的归宿呢?想来想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哥伦布在兆盯裤一百多年前发现的这块“新大陆”,地域辽阔,物产富饶,而且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国王、没有议会、没有刽子手的未开发之地,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他们才能轻轻松松地生活,自由自在地坚守秉承已久的宗教原则,开拓出一块属于清教徒的“迦南美地”。
1620年9月,“五月花号”轮船载着102名清教徒及其家属驶向北美大陆,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在马萨诸塞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从此定居下来。第一个冬天,由于食物不足、天气寒冷、传染病肆虐和过度劳累,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
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部落酋长马萨索德带领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了清教徒谷物种子,并教他们打猎、种植庄稼、捕鱼等。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清教徒们当年获得了大丰收。
首任总督威廉·布莱德福为此建议设立一个节日,庆祝丰收,感谢上帝的恩赐。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
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火鸡,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载歌载舞,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
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正式规定,11月26日为第一个全国庆祝的感恩节,但各州则码的庆祝活动并未统一。直到1941年,美国国会经罗斯福总统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全国的感恩节。
感恩节的习俗
吃火鸡: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每逢感恩节,美国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欧洲移民到美洲后,觉得火鸡的外观与土耳其「T身黑头红」的服装特色很相像,于是叫它们为「Turkey」。
送食物: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
置餐桌:感恩节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通常餐桌上会放上一个大南瓜,周围堆放些苹果、玉米和干果。有时人们还把苹果或南瓜掏空,中间放满去壳的干果或者点燃蜡烛。感恩节的聚餐是甜美的,人们边吃边愉快地回忆往事,直到最后一根蜡烛燃尽。
做游戏: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比如南瓜赛跑,玉米游戏,蔓越桔竞赛,跳舞比赛等。很多传统的庆祝方式,一直延续至今。除去这些活动外,有些家庭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一家人坐飞机出去旅行。
感恩节,主要是为了表达对上帝的感恩。当清教徒们在艰难环境中得到祝福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忘记这是上帝的恩典,更是上帝的眷顾。感恩节,作为从美国一年一度的全国性节日,如今已成为一个普世性的节日。
感恩节,是美国独创的古老节日,类似于中国拦世的中秋节或春节,它起源于古代美洲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一、感恩节的来历。
早在1620年,一群英国本土的清教徒,他们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感到不满,在遭到了英王及教会的政治镇压和宗教迫害后,共同商议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的无人区美洲,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生活。
9月6日这天,清教徒领袖布雷德福召集了共102名清教徒及家属,乘坐“五月花号”木船驶往美洲,经过两个多月的海上艰苦航行,他们在马萨诸塞的普利茅斯登陆上岸。期间,有一个清教徒不幸死亡,但又诞生了一个婴儿,所以他们还是102人。
在上岸前,他们热烈地讨论即将到来的新世界生活构想,要建立一个自由规范民主的社会,并由船上有权参加会议的51名成年男人,共同起草并签署了一个著名的条约《五月花号公约》,意思是大家自愿结合为民众自治团体,不接受君权管制,自由信教。
当时正值冬季,气候严寒,田野寂芹尘寥。当地的土著印第安人,为他们慷慨地拿出了贮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送去了猎获的野鸭和火鸡。这年冬天,由于食物不足、天气寒冷、传染病肆虐和过度劳累,这批清教徒一下子死去了一半以上。
第二年春天,当地印第安部落酋长马萨索德带领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了清教徒们谷物、种子,并教会他们打猎、种植玉米和南瓜、捕鱼、饲养火鸡等。从此,移民的清教徒和当地的印第安人建立了亲密的友谊。
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这年秋季清教徒们种植的玉米获得了大丰收。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移民们举行了丰盛的感恩会,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印第安人。印第安人也带着各种玉米制品、烤火鸡、南瓜馅饼、野葡萄及玉米酒浆等参加晚会,大家欢唱歌舞,通宵达旦。
从此之后,每年玉米收获后的11月底,定居在这里的白人移民都要举行感恩会,家家烤火鸡,烹制玉米食品,款待印第安人。慢慢地,这种感恩会成为了一种惯例。
为庆祝丰收、感谢上帝恩赐,并借此节日加强白人与印第安人的睦邻友好关系,首任总督威廉·布莱德福建议设立一个“感恩节”。他的提议,得到了所有移民的支持和认可。
在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时,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火鸡,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载歌载舞,整个庆祝活动前后持续了三天。
初期,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自己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简首肢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二、感恩节的习俗。
每逢感恩节这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基督徒会按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市乡镇到处都有化装游行、戏剧表演或体育比赛等。散居在异地他乡的人也会从天南地北归来,一家人团圆在一起,品尝以“火鸡”为主的感恩节美食。
1.吃火鸡: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欧洲移民到美洲后,觉得火鸡的外观与土耳其“身黑头红”的服装特色很像,于是叫它们为“Turkey”(土耳其)。1947年。杜鲁门担任总统时增加了一项总统放生火鸡的仪式。2007年11月20日,布什总统在一年一度放生火鸡的仪式上,放生的两只火鸡分别叫“May”和“Flower”。它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当年清教徒乘坐的“五月花号”的意思。
2.送食物:18世纪,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最合适。每年感恩节,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慢慢地就流传开来。
3.置餐桌:这天,主妇们不是与往常一样在餐桌上摆放鲜花,而是摆放水果和蔬菜。常常把一个大南瓜掏空放在中间,里间放满去壳的干果或点燃的蜡烛,周围再堆放些苹果、玉米和干果等。吃饭时,大家边吃边聊,直到最后一根蜡烛燃尽。
4.蔓越桔竞赛: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4至10名竞赛者围坐周围,每人发给针线一份。比赛时,大家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3分钟结束,谁串得最长,获得优秀奖。最慢的人,会发一个最差奖。
5.玉米游戏:游戏时,先把五个玉米棒藏在屋里,由大家分头找,找到的五个人参加比赛,其他人一旁观看。比赛开始,五个人迅速把玉米粒剥在一个碗里,谁先剥完谁得奖。然后,由未参加比赛的人猜碗里有多少颗玉米粒,最接近的就奖给爆玉米花。
6.南瓜赛跑:比赛者用一把小勺推着南瓜跑,不能用手碰到南瓜,先到终点者获奖。
三、感恩节是美洲国家的专属。
除了美国,还有加拿大、埃及、希腊等美洲国家有自己的感恩节,但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却与感恩节绝缘。
1.加拿大的感恩节,是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传统不同,没有丝毫的宗教色彩。加拿大纬度比美国高,谷物成熟时间较早,所以,他们的感恩节是以喜庆丰收,感谢大自然,感谢上苍赐予阳光雨露让谷物生长为主题。过感恩节时,也会一家人团聚一堂,享用烤火鸡和南瓜派。
2.埃及的感恩节,也叫收获节,在春天举行,是为了纪念庄稼神而设。节日中,人们先举行游行,过后便是节日宴会,并有音乐、舞会和体育竞技等庆祝项目。
3.希腊的感恩节,以蛋糕水果敬奉谷物女神。每年秋天,古希腊人会举行“Thesmosphoria”节,敬奉一位掌管农业、结婚、丰饶的女神得墨忒耳。节日第一天,由已婚妇女搭起一座座盖满树叶的小屋,里面放上用植物做的长椅。第二天,是斋戒日。第三天,举行宴会,并以玉米种子、蛋糕、水果和猪等为礼物供奉女神。
结语。
现在,美国人还习惯把感恩节次日的周五称为“黑色星期五”。因为在这天,美国各种商店都会对商品进行打折促销,有的商家甚至提前到了感恩节当天。
经此以来,每年都掀起购物狂潮,俨然使感恩节成了商家感恩消费者的购物节
感恩节由来
感恩节的由来要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开端,1620年一批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不辞艰辛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来到美洲,最初的一段时间里,这批清教徒的生活异常艰难,特别是食物短缺,饿死了不少人。
幸运的是他们获得了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于是他们就举办宴会与印第安人一起庆祝美好的生活,渐渐地这就形成了一项传统,直到美国将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感恩节最初是感谢上帝赐大家美好的生活物质,丰厚的收成。但是现在感恩节已经变成了家人团聚的节日,届时家家户户都会摆上丰富的食物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这一点类似于我们中国的春节。
感恩节晚宴是美国人一年中最重视的一餐,在美国这个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的国度里,平日的饮食极为简单。但在感恩节的夜晚,家家户户都大办筵席,物品之丰盛,令人咋舌。
感恩节宴会后,有些家庭还常常做些传统游戏。传说庆祝第一次感恩节的时候,人们进行了跳舞、比赛等许多娱乐活动,蔓越桔竞赛、南瓜赛跑、剥玉米等等好玩的游戏。而今除去以上这些活动,有些家庭在节日里驱车到乡间去郊游,或是坐飞机出去旅行。
中国感恩节
中国本来是没有感恩节的,中国的感恩节是从美国引用喊行而来的,国人建议中国也设立一个感恩节,于是,慢慢的中国的感恩节也开始盛行了。
而近几年,也有人建议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借鉴西方节日,设立中国感恩节,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理解父母;让成年人互相体谅,人际关系更和谐。
感恩节习俗
吃火鸡
感恩节的食品极富传统色彩。每逢感恩节,美国和加拿大人必有肥嫩的火鸡可吃。火鸡是感恩节的传统主菜。欧洲移民到美洲后,觉得火鸡的外观与土耳其“身黑头红”的服装特色很相像,于是叫它们为“Turkey”(土耳其)。1947年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增加了一项总统放生火鸡的仪式。实际上这个传统仪式可以追溯到林肯总统当政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厅,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因为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感恩节大餐。2007年11月20日,布什总统在一年一度放生火鸡的仪式上,放生的两只火鸡分别叫“May”和“Flower”。它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当年清教徒来到新大陆所搭乘的“五月花号”的意思。
送食物
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满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置餐桌
感恩节餐桌的布置也很有特色。主妇们不是照往常一宏渗斗样摆放鲜花,而是摆放水果和蔬菜。中间还常常放上一个大南瓜,周围堆放些苹果、玉米和干果。有时人们还把苹蔽磨果或南瓜掏空,中间放满去壳的干果或者点燃蜡烛。平时,女主人可以在饭后把客人让到客厅里,但在感恩节却不这样做。感恩节的聚餐是甜美的,每个人都愿意在饭桌旁多呆一会儿,他们一边吃一边愉快地回忆往事,直到最后一根蜡烛燃尽。
吃红莓苔子果酱
Cranberry小红莓是感恩节的一个象征性的食品,小小的红色果实口味略酸,但做成果酱非常的爽口,酸甜怡人。在感恩节前后,家家户户都热衷于做口味各异的红莓苔子果酱,那酸甜的味道最适合出现在一家团聚的感恩晚餐上了。
吃南瓜馅饼
它基本上已成为美国的国菜了,是除了火鸡之外感恩晚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食。用黄油和蜂蜜烤制的南瓜馅饼口味酥脆,香味浓郁。很多小孩子也都很喜欢。根据口味的不同,也可加加入臻仁、坚果、奶酪等。
此外还有甜山芋、蔬菜沙拉、南瓜布丁、布朗尼糕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