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1952年有哪些战役?

1952年有哪些战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082 更新时间:2024/2/24 5:09:55

1952年发生的一场引起世界各国关注的战争是上甘岭战役。

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1952年美国侵略军发动上甘岭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队同美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革命先驱的故事梗概250字?

回望新中国成立的艰辛历程,有很多伟大的革命战士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五星红旗上浸染着革命烈士炙热的鲜血,我们的国家,因为有着这些英雄,才能走上今天的繁荣、富强、文明之路。只有才能救中国!而为我们的祖国带来第一缕春风的就是他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生于清朝末期的李大钊看到了当时政府的黑暗和腐朽,以及人民惨淡的生活现状,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列强肆意蹂躏着祖国和人民。于是,年少的他就矢志救国救民。1907年,他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习政治经济。由于中国社会的动乱和不安,加之教育机制的落后等诸多弊病,李大钊觉得在这里已经学不到能够拯救祖国的知识和方法。1913年冬,怀着忧国忧民情怀的李大钊,毅然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

1915年,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条》,李大钊迅速加入留日学生总会,展开爱国斗争。他起草的《警告全国父老书》迅速传遍全国,他也因此成为著名的爱国志士。1916年,李大钊回到祖国,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并且积极投身于当时正热火朝天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完全胜利,与此同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传入中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李大钊极大的鼓舞和发,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为阵地,相继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他积极领导和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的先驱。

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预备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聚集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建党作准备。同年秋,他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活动,扩大宣传,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南陈北李,相约建党”,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李大钊和陈独秀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并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在党的三大和四大上,李大钊都当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到1924年初,李大钊频繁奔走于全国各地,多次代表共产党与孙中山举行会谈,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呕心沥血,做了大量工作。1924年,李大钊出席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参加了大会宣言的起草等工作,为实现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之后,他直接担负起了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实际领导工作。

在李大钊的领导和组织下,北方地区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蓬勃地开展起来。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在北京组织五万余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6年3月,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积极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运动,号召人们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热血,不分界限地联合起来,反抗帝国主义的联合进攻,反对军阀的卖国行为。

李大钊的革命活动,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他们下令通缉李大钊。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在北京逮捕李大钊等革命人士。在狱中,李大钊备受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北洋军阀政府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将李大钊等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临刑前,李大钊慷慨激昂地说:“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他第一个走上绞刑架,高呼“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享年38岁。

李大钊没有白白牺牲,的脚步没有停下,顽强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我们走入了新的时代,而李大钊,也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10个簸箕历史上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十个簸箕的人大有人在。历史上有十个簸箕的著名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隋炀帝,商纣王,唐太宗,赵匡胤,多尔衮,武则天,康熙.手上十个簸箕是什么意思,十个簸箕易学上名叫坤纹,《易经》说:“践踏着薄霜,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大概就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现象。直是存心的正直,方是行为的道义。君子通过恭敬

  • 山西阳城的名人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清朝顺治丙戌年,阳城十个举子,分别是张尔素、田六善、杨荣序、王润身、王兰章、王克生、卫贞、段上彩、赵士俊、乔映伍.阳城十人,九人金榜题名,皆中进士,可谓“九凤朝阳”,唯独卫贞一个落榜。一日,顺治传旨诏见主考与卫贞上殿,顺治皇帝亲自过目了卫贞的答卷,并问了卫贞几道题目,卫贞对答如流,见解高明。老顺治口

  • 关于古今中外的名人读书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名人读书的故事一:闻一多醉书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看书,一看就要“醉”。名人读书

  • 历史上真的有鲁班这个人吗?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真的有鲁班这个人。鲁班是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能工巧匠,出生于公元前507年,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鲁班,姬姓,公输氏,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般”和“班”同音,这两个字古代通用,所以人们经常称他为鲁班。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

  • 嘻哈里的是sker还是skr?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skr。skr在嘻哈里发音是“死歌儿,或者是撕格儿”,是非常流行的网络用语,也是嘻哈中常见的词语。其实skr是属于嘻哈里的即兴说词,类似我们平时常用的语气词“啊”“呀”,或者你笑一下也有这个含义在里面。文化特征嘻哈文化的文化特质:反叛性、宣泄性、新异性、自由随意性、刺激性、娱乐性和个性化。嘻哈文化的

  • 历史上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人?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不怕牺牲,舍己救人的人,太多了,现在的消防志愿兵,他们不怕牺牲为了祖国个人民的财产,什么时候也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危,抗美援朝时的罗盛教,为了救朝鲜儿童,他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还有好多新中国以前很多为了新中国,他们好多人都献出自己生命历史上不怕牺牲的人有很多,就近代的有杨开慧、刘胡兰、李大钊、方

  • 关于历史人物读后感作文有没有今天要要.谢谢了,作文要求5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拿破仑传读后感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科西嘉岛,小时候家人叫他拿波里昂尼。父亲夏尔·波拿巴,是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母亲莱蒂齐亚·波拿巴,是一个坚忍不拔的女子,也是一位严酷的母亲。1778年,拿破仑9岁那年,为了生计,他跟随父亲、舅舅约瑟夫·费舍及兄长约瑟夫离开母亲从阿雅克肖港出发前往

  • 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狼牙山五壮士这五位壮士分别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七连六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

  • 鲁班是哪国人?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因是鲁国人(今滕州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姓公输,名般。又称公输子、公输盘、班输、鲁般。鲁国人鲁班,鲁国人(都城山东曲阜,故里山东滕州鲁班是古代战国时期鲁(今河南省鲁山县)人,和墨子是同乡。鲁班是中国人鲁班是中国

  • 历史上著名诗集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自《诗经》问世以来,两千多年间,不断有诗集流传后世。《楚辞》、《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全唐诗》、《李太白文集》、《白氏长庆集》、《杜少陵集》、《全宋诗》、《剑南诗稿》、《新乐府》、《李义山诗集》、《东坡七集》、《王右丞集》、《饮水诗集》、《明诗纪事》、《清诗汇》,等等,可谓层出不穷。《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