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

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22 更新时间:2023/12/11 2:45:26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成语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的结晶。随着五千年历史长河的积淀,汉语成语结构定型、形式简洁、意义精辟,成为中华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块瑰宝。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篇一:先礼后兵东汉末年,战乱频仍。北海相孔融被黄巾军包围,处境危难,孔融派人请来刘备的军队解了围,紧接着,徐州太守陶谦又向刘备告急,称徐州被曹操兵马围困,请刘备派兵解围。

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冲入曹军,杀出一条血路,进入徐州城内。

陶谦请刘备进入府衙,拿出徐州印信交给刘备说;“如今国事纷乱,朝纲不振。你是汉朝宗亲,正该力扶社稷。我年老昏庸,愿将徐州相让。”

刘备推辞说:“我功微德薄,今天来救助本是出于大义,哪敢有吞并之心?”

在一旁的官员们见这样推来推去难以有结果,劝解说:“如今曹操兵临城下,最好先商议退兵之计,以后再议让位之事。”

刘备认为这个建议不错,便说:“我先给曹操写封信,劝他退兵,要是他不同意,再同他交战也不迟。”

他在信中写道:“国内如今忧患无穷,董卓的余党还没有肃清,到处都是造反的农民,你应以朝廷为重,不要图报私仇。如果你撤走徐州之兵,以救国难,将是天下的幸事!”

曹操看完信后大发雷霆地说:“刘备是什么人,竟敢来教训我!把送信的人拖去斩首,我倒要看看刘备到底有什么能耐!”

曹操的谋士郭嘉劝解说:“刘备远道而来,先以礼相待,行不通再动兵。我们应该用好话去安慰他,以松懈他的斗志,然后以兵攻城,这样就可以获得成功。”

曹操听从了郭嘉的劝告,善待送信的使者,并给刘备写了回信,正在这时,有人报告说吕布已攻克兖州,正在进攻濮阳。

曹操得到消息后心惊肉跳,大叫:“兖州丢失,我们无家可归了,立刻撤出徐州!”

郭嘉下令撤兵,并对曹操说:“我们可以趁机给刘备卖个人情,说看在他面上,我们退兵了。”曹操心领神会,重新给刘备写了一封信。

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篇二:汗马功劳萧何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始终帮着他,筹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

秦亡以后,刘邦又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做了皇帝,萧何便担任相国。

刘邦认为论功劳应以萧何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为“侯”(,县名,今湖北光化县),食邑八千户。

但是其余功臣多不服,他们说:“我们拼死拼命,多的经过百余战,少的也打过几十仗,而萧何未有汗马之劳,只会耍笔杆、发议论,根本没上过战场,封赏反在我们之上,这是什么道理?”

刘邦问道:“你们知道打猎的事吗?”大家同声回答:“知道。”

再问道:“那么你们知道猎狗吗?”又是同声回答:“知道。”

刘邦于是接着说:“打猎的时候,追杀野兽的是狗,而指示野兽的住处、去向,让狗去追杀的,却是人(‘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发踪指示者人也’)。你们只会追杀,不过是‘功狗’而已,至于萧何,能‘发踪指示’,他才是‘功人’。而且你们多数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两三人一起入伍的就算难得了,可是萧何,他叫全家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参加了我们的军队,跟着我一同出力。他的大功劳是怎么也不能忘记的!”

大家听了,便谁也不吭气了。

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篇三:背水一战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

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

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

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

韩信笑着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成语“背水一战”就是出自于这个典故,指处于绝境之中;为求出路而决一死战。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战争诗词 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故事、古今名言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名言】胜负兵家常事,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三国诸葛亮)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

  • 历史人物资料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书法家。三国中曹魏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广泛屯田,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

  • 古今名人战争故事10个,要简略,只要题目,选三个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破釜沉舟】公元前206年的巨鹿之战,当时项羽大败章邯。这场战争有两个意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农民军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二是项羽由一个将军一跃成为联军统帅,战争开始由灭秦之战逐渐向楚汉战争转变。【揭竿而起】这个成语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讲的是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事情。一夫当关故事:《

  • 李鸿章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对此你有什么评价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大多为不平等条约。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对这位清末重臣也逐渐评价多元化。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英国及美国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

  • 有关马的历史故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老马识途,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老马识途。齐桓公攻打山戎,春天发兵征讨,秋天才得胜班师,可是回去的途中,因为四季发生变化,士兵都不认识回去的路了,这个时候管仲提议找,让老马带路,比喻年龄阅历深的人有见识。指鹿为马。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掌

  • 素描的历史及代表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西方的素描艺术逐渐发展兴盛,代表时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有波提切利和乔托。16世纪文艺复兴是素描发展的全盛时期。诞生了赫赫有名的“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17-18世纪,是欧洲绘画的多元时期,艺术发展丰富多彩。代表有伟大的法兰德斯画家鲁本斯,和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伦伯朗。

  • 请你说说下列成语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指鹿为马_ 破釜沉舟_ 约法三章_ 霸王别姬_ 斩木为兵,揭竿...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赵高、秦二世2.项羽3.刘邦4.项羽、虞姬5.陈胜、吴广,出自西汉贾谊的《过秦论》背水一战(韩信)三顾茅庐(诸葛亮,刘备)纸上谈兵(赵括)完璧归赵(蔺相如)望梅止渴(曹操)指鹿为马(赵高)骨肉分离太虚幻境曲径通幽鸳鸯在梁摸着石头过河风水宝地熟能生巧寻花问柳一石二鸟百依百顺(79回)、翻天覆地(1

  • 南京是一个怎样的城市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南京文化城市,不是经济城市,所以虽然是江苏省会,却不是最富裕的城市,经济上甚至都比不上无锡等一些地方。不过据说有什么计划,还是大有前途的。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有北京国子监街、平遥南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苏州平江路、黄山市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青岛八大关、青州昭德古街、

  • 关于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观点)的演讲稿,内容要求积极向上。字数2000字。急求!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李鸿章历史定位李鸿章及其生活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他作为近代中国一位非常复杂的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言所行更是斑驳陆离,因而人们评价起来众说纷纭就没有什么可怪的了。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

  • 过姓的历史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过铸:字玉书,清代金匮(今江苏省无锡)人。研习医学多年,颇有心得,与外科名医马培之过往甚密,推崇明陈实功治外证之思想,不忌针刺。过铸中举后,曾在浙江做官较久,所到之处,都有政声,兼有医名。初为温州司榷,升放潜(今属临安)知县,调任德清县宰,与同道常州孟河马培之、青浦陈莲舫时相过从。因其本人早年尝患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