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晚清时期的人物照片,为何有一种很僵硬、缺乏活力的感觉?

晚清时期的人物照片,为何有一种很僵硬、缺乏活力的感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859 更新时间:2024/1/20 18:02:13

一、晚清时期的人物照片,为何有一种很僵硬、缺乏活力的感觉?

我们看清朝的黑白照片会发现拍出来的样子和现在照片拍出来的样子完全不同,现在的照片人物的表情自然放松,而晚清时期的照片人物却是僵硬麻木的表情,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人的精神面貌,很多时候是由所处的社会条件决定的。如果社会整体是积极的、人民安乐的,正能量的,那么人们的生活水平高,生活质量好,那么精神状态必然肯定是昂扬向上的。

晚清却不是一个国泰民安的盛世,而是一个已经走向衰败、走向灭亡的封建王朝社会。

老百姓穷苦不堪,受到朝廷和在中国境内的西方列强兼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双重压迫。从生活来说,受战乱影响,受灾荒影响,颠沛流离,饿死的人数不胜数。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是大问题,卖儿卖女也换不了几个钱。

清朝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赔款不计其数。朝廷只会不断地给西方列强兼帝国主义侵略者、东洋强国兼帝国主义侵略者割地赔款。

这些钱从哪里来?

老佛爷要奢侈的生活、满洲贵族要富贵的生活、当官的也要“丰富”的生活,那么只有牺牲老百姓的生活了,羊毛最后绝对不会出在统治者和官僚阶层身上,只能出在老实巴交、无法反抗的老百姓身上。

那么老百姓还能有富足的生活吗?肯定没有。

而且对于当时的人民来说,西方列强兼帝国主义侵略者一个比一个强大,而朝廷不仅昏庸无能还卑躬屈膝,人民只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在那个腐朽堕落、水深火热的愚昧时代,百姓能吃饱肚子就是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了。

一个被苛捐杂税折磨的人,被腐化堕落的朝廷剥削与压迫的人,他的精神状态能好到哪去?

一个人要想精神状态好,必然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一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必然是一个自信自爱的人;一个自信自爱的人必然是一个物质条件经济条件还不错的人,要是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的人,面色菜色发黄,那么精神状态如何能饱满?

为了生存四处奔波的人,能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他们为了活着拼尽全力,为了活着可以放弃尊严、放弃健康,这种人一直被生活所折磨,哪里还能培养出饱满的精神状态。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晚清时期的历史照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来自那些西方列强的人眼中的中国,那些人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高贵的人,对其他族群的人心存蔑视,他们对其他任何族群都带有偏见,拍出来的照片也是为了说明他们自己想法的正确性用来满足自己那种自认为高贵的想法,所以很多人专门拍一些诋毁中国、诋毁中国人的内容,比如那些吸大烟颓废的人们,要不就是太穷在街边要饭的乞丐,这样显得自己是高贵的文明人,而别人都是等待他们这些救世主拯救的野蛮人。

第二种是某些极少数以客观的态度来探索中国这片神秘的东方土地,人家的确实事求是,但是正如前面所讲,晚清时期是中国百姓最为落后最为愚昧的时期,百姓被苛捐杂税压得抬不起头,连最基本的温饱也保障不了,哪里有什么活力,到处都是麻木不仁、愚昧无知的样子。

而作为中国的统治阶层,八旗子弟耽于吃喝玩乐、斗鸡遛狗,士绅官僚阶层却因为清朝大力实行文字狱,导致出现了一个万马齐喑的场面。当时士绅官僚阶层满地的溜须拍马、毫无古代士人君子的风采的谄媚者。因为在清朝,那些汉人士绅官僚阶层的人说真话肯定不行,说实话容易被皇帝搞灭,那就只能说假话、说好听的话了。

老百姓麻木不仁、愚昧无知,士绅官僚阶层不敢说、不能说,旗人子弟不学无术,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颓废之气,在照片里自然呈现僵硬、缺乏活力的麻木样子。

第三种就是大量皇室宫廷、满蒙贵族、地方大员的照片,比如慈禧太后,大太监李莲英,后宫嫔妃、宫女,王公大臣等人。

但是虽然清朝越来越衰落,但是他们身为上层人物的派头不能少,虽然生活在荣华富贵中,但是可能他们对新事物发生的接受程度不够,加上礼仪的束缚,他们的脸上没有任何笑容,只有庄重,显得依然是死气沉沉的一面。

最后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科技的发展。一百多年前的科技和现在的科技完全没法比,那个时代的相机技术也不够成熟,照片质量也比较差。很多人物照片不仅中国的,就是外国的也表情僵硬。

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经历了很多事情,对生活已经有点麻木了,再加上那时的拍照机器不够好,所以呈现出来的照片也不太好。

最大原因可能受限于当时的摄影技术方面的局限,不像现在我们的手机相机有美颜的功能,随时摆拍,也有可能跟以前的社会环境风貌有关,当时是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都很木讷,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穿着上,都是以很呆板的形象出现在镜头。

因为他们都是摆拍的,对于拍照这种技术很陌生,拍照的时候都是怀着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

二、求历史人物洪熙官的真人相片

黄飞鸿跟洪熙官相差200多年啊!

洪熙官是清康熙年间的人物,那时相机还没有出现,而作为抗清人物,也不会有官方的画家给之画像。。。

黄飞鸿是清朝晚期人物,死于1925年,这时已是民国了,相机也早已出现,所以真人相片是有的~~!

那个时候世界上第一台相机还没发明出来...

这个容易上QQ找阎罗王叫他传张照片就行了

三、老照片:影视剧骗了你,这才是清朝人物真实的穿着打扮吗?

大家都知道,历史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东西,因为很多人都想了解未知的东西,而历史其实就是一个未知的东西。可能有人会说,人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比如历史典籍,比如历史文物,比如影视作品,但是冷眼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咱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毫无疑问都是跟人有关的,而人是可以作假的。就比如历史典籍,它是由历史学家编纂的,如果说当时的皇帝要求这个历史学家给历史作假,后人又怎么会知道呢?所以冷眼说历史是一个未知的东西,它需要我们去研究去探索。至于人们常说的影视剧中的历史,那就更不靠谱了。因为影视剧里的一些东西,根本就是假的。举个例子,影视剧里清朝人的穿着打扮,就跟清朝人真实的穿着打扮有着很大的出入。那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就是清朝人物真实的穿着打扮是什么呢?接下来,冷眼就给大家看一些老照片,看看清朝人物真实的穿着打扮是什么样的。

先说一下清朝时期的女人的装扮,大家都知道,在影视作品中,清朝女人的装扮是非常好看的,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其实这样的打扮并不是真实的。接下来,冷眼给大家看一张老照片,通过这张老照片,大家应该能够了解到清朝时期女人的真实装扮。其实在清朝时期,尤其是晚清时期,女人们一般以“头、大袖、撒脚裤”装扮示人,这样的装扮尽管看起来并不是特别丑,但是也会说像影视作品里的服装那么好看。因为从老照片来看,清朝时期女人的衣服一般都非常宽大,女性身材的曲线是根本不可能会凸显出来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清朝时期的女人是裹小脚的,所以她们走路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拐棍,而不是说像影视作品里的那样,整天活蹦乱跳非常开心。

看过讲述清朝时期的影视作品的朋友都知道,清朝时期的男人们,会穿着长衫,尤其是官差们,他们的衣服看起来都比较合身,长短胖瘦都比较合适。但实际可不是这样的,因为在真实历史上,清朝时期的男人们的衣服同样是非常宽松的,看起来就像是袍子一样,让人看起来有一种非常瘦弱的感觉。最后冷眼想说,历史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东西,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到真实的历史,而不是从一些影视剧作品中了解历史,因为那里面的历史是经过处理的,是符合现代人审美的,而不是真实的,不是客观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多读读历史典籍,了解一下相对客观真实的历史!

三男子合影,中间那位是低级官吏。这一组老照片拍摄于1880年代的天津,展现了各类人物形象。清朝离我们越来越远,相关的文字记述也很少有人去翻阅,那时候的人物形象、社会面貌越来越模糊。好在晚清有了照相机,为我们留下了最直观的史料。

街头卖东西的小商贩。对普通民众而言,认识清朝人物最容易的方法,就是看热播的影视剧。但是,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完全不真实,身材相貌、穿着打扮都是按照现代人的审美来设置的。这些老照片才是靠谱的、真实的。

一位穿袄裤的年轻女子。“头、大袖、撒脚裤”是晚清汉族女子最日常的装束之一,也就是“袄裤”的穿着,由上身的袄子和下身的裤子组成。汉族女子另一种常见的衣服是“袄裙”,即下身穿裙子,这种服装多在正式的场合穿出来。袄子十分宽大,将女性身材的曲线完全遮盖了。

女子站立像,跟上图是同一个人。我们把目光向下移,这回关注她的“三寸金莲”。她缠着小脚、穿着弓鞋,稳稳站立已经很难,走起路来更是颤颤巍巍。很多小脚女子年纪轻轻就离不开拐棍了。我们在清朝题材的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女主角疯跑,其实很不真实。

穿衬衣的满族妇女。衬衣是清朝满族妇女常见的一种日常服装(便服),其特点是圆领口,衣襟在右侧,也在右侧开气或者没有开气,下摆整齐,一直到脚,装饰纹样非常讲究,做工精细。原为宫廷后妃的日常服饰之一,后来在满族其他阶层传播开来。

穿衬衣和褂子的满族妇女。请关注她的鞋子,一种“高跟鞋”,典型的旗鞋——花盆底鞋。鞋底是木制的,以白细布包裹,高5-15厘米(也有超过20厘米的),上细下宽、前平后圆。这种鞋子穿上并不舒服,走路也走不快。

是的,影视剧里服装是迎合现在人的审美而制作的,更加现代化,而失去了清朝的韵味,当然穿衣打扮也美了很多

是的,清朝人物的穿着打扮和电视剧中的不同,很多人都穿的破破烂烂的。

不是,这张照片拍的也是假的,这也只是摆拍的而已,真实的穿着打扮也不是这个样子。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风云人物及其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夏,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勤于政事,讲究信用。商,尹伊殷商名相.周,姜子牙兴周800年秦,赢政统一六国汉,卫青大败匈奴维护边疆安宁三国,曹操平定中国北方东晋,谢安典故:东山再起隋,杨坚结束南北分裂三百年的局面唐,武则天唯一女皇宋,岳飞精忠报国元,忽必烈元世祖,维持疆土明,袁崇焕尽忠名臣清,康熙一代

  • 太空铅笔发明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这是调侃苏联人的一个笑话,最早是在读者上面的。实际上美国早期宇航员用的都是铅笔宇航笔是1967年,一个私营公司用200万美元自行开发的AG7。后来各国宇航员和登山,潜水等行业都有应用,单支大概千元级别

  • 大明风华真实历史原型?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近日,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剧中的女一号孙若微在历史上是怎样一个人,她的经历与《大明风华》中有何不同。孙若微的历史人物原型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氏(孝恭章皇后),具体名字不详。按照《大明风华》中的人物设定,孙若微是建文朝御史大夫景清的

  • 张氏历史名人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那真是太多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张毅,汉代的大谋略家张良、外交家张骞,三国时期的蜀国名将张飞、吴国名臣张昭、魏国大将张辽,唐朝的大书法家张旭,宋朝的名将张宪,明朝的张居正,清朝的张廷玉。此外,还有张仲景、张邦昌、张作霖、张学良等等。。。张良张骞张仲景张飞张辽、张张九龄张姓源自于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的挥

  • 大秦帝国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大秦帝国的成语典故:1、秦晋之好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为争夺霸主地位经常兵戎相见,但又彼此通婚联姻。晋献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秦穆公把女儿文赢嫁给晋献公的儿子重耳(晋文公)。晋文公又让太子姬娶秦国公主。秦穆公抓了晋惠公,穆公夫人亲自出来求情。她带着四个儿女登上一座堆满干柴的楼台,并派人对秦穆公说:

  • 哪里有小学生四年级作文《成长的故事》300字,急急急!!!!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每个人成长的背后,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那是一个个以微笑、泪水、欣慰、失落、成功、失败。。。织成的难忘的经历。而每一个经历都是一次成长。小时候,我是一个胆小如鼠的人,大白天我都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我很想找一个机会来练练自己的胆子。机会终于来了,那是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妈妈叫我去超市买东西。我心想:这

  • 安琪拉古代是什么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安琪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安琪拉这个历史人物。手游王者荣耀中的安琪拉是天美工作室原创的一个法师英雄。在游戏中安琪拉的背景原本是一种蔷薇科的植物,并不是人类。相信我们熟知的安琪拉就是大型手游王者荣耀中的法师角色,在游戏中安琪拉是一个小萝莉的形象,主要的技能以火为主,玩得好的玩家,基本上都能够靠安琪

  • 诸葛亮的人物介绍50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181年9月17日—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

  • 有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全诗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全是,因为大多数历史人物现代人都不曾亲眼所见,所以大多是现代人根据历史文献描述所画在中山文化信息网上香山名人录中找到相应的名人,其中名人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盘点中国十大历史励志人物故事,很多都是大器晚成的名人,看看这些历史名人给我们什么样的励志启示。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快来看看吧。1、姜尚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