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四面楚歌
【拼音】:sìmiànchǔgē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举例造句】: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拼音代码】:smcg
【近义词】:腹背受敌、山穷水尽
【反义词】:安然无恙、旗开得胜
【歇后语】:九里山前摆战场;乌江岸上困霸王
【灯谜】:乌江岸上困霸王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孤立无援
【英文】:beembattledonallsides
【故事】: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刎身亡。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村庄战争?
1861年11月3日,3000太平军攻击包村,被包村伏兵杀得大败!完全懵逼的太平军又在第二年正月十六派遣4000人袭击包村,再度被痛打;3天后,2万太平军再遭埋伏……打到四月,太平军已经接连在这个小小的村子吃了5次败仗!
三国演义的10个故事和著名战役?
1:官渡之战:曹操PK袁绍起因:袁绍生气了。经过:曹操和袁绍各施其能,后来曹操要绝粮了,正好袁绍羞辱许攸,许攸就投奔曹操。曹操便通过情报,打劫袁绍的粮仓,也就是乌巢。袁绍便鸟飞兽散。结果:当然是袁绍输了。曹操奠定了基础。
2:博望坡之战:曹操PK刘备起因:曹操杀奔新野,诸葛亮就让人在博望坡埋伏。经过:诸葛亮初用兵,命人埋伏。曹军不知是计,走到博望坡,被火烧了……结果:曹军被烧回许昌。诸葛亮一下有了威望。
3:长坂坡大战:曹操PK刘备起因:曹操又来了……经过:荆州投降了曹操,刘备便带着百姓退至汉津,路上遭到袭击,家眷失散。赵云为救人,在曹军中七进七出,单骑救主。结果:赵云退到长板桥,正遇张飞。张飞一声大喝,吓死了曹军一名将领,还吓跑了曹操。赤壁之战被揭开。
4:赤壁之战:曹操PK刘备&孙权起因:曹操要横扫南方经过:诸葛亮舌战群儒,巧激孙权等人。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和黄盖使苦肉计,黄盖、阚泽诈降,庞统巧献连环计。曹操派蒋干侦查,蒋干的老同学周瑜假装接纳他,让他拿走一封假信,使曹操杀了两名会水的将。诸葛亮“借”东风,黄盖指挥火船烧掉连船,曹操兵力所剩无几。结果:曹操被逼败走华容道,遭到刘备军三袭,最后关羽念记旧情,放了曹操。周瑜自此心生妒忌,一心要杀死诸葛亮。三足鼎立的局面被基本确立了。
5:南郡之战:曹操PK刘备PK孙权起因:周瑜趁机进攻,准备夺下南郡。经过:曹仁守城,与周瑜大战,刘备坐山观虎斗。周瑜身中毒箭,以此设伏,打跑了曹仁。诸葛亮趁机夺取南郡,利用曹仁的兵符骗出其它城的守军,多下了南郡一带。结果:周瑜被诸葛亮气了,刘备有了安身之处,巩固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6:汉中之战:刘备PK刘璋起因:庞统投靠刘备,劝说刘备攻下汉中,以有长久之地。经过:刘璋的部下张松法正投降,刘备便攻打汉中。诸葛亮劝庞统不要参战,庞统不听,中伏身死。最终刘璋投降。结果:刘备入蜀,进位汉中王。三足鼎立格局确立。
7:伐吴大战:刘备PK孙权起因:陆逊夺下关羽守着的荆州,杀死关羽。张飞的部下杀死张飞,投靠孙权。刘备为报兄弟之仇,率七十万大军亲征。经过:刘备势如破竹,孙权被逼献出张飞部下,刘备杀死他们后还不解气,一气攻到亭。孙权拜陆逊为将,抗击刘备。刘备在亭屯兵连营七百里,陆逊便火烧连营,刘备败退白帝城。结果:刘备被气死,刘禅继位。8:七擒孟获:诸葛亮PK孟获起因:南蛮闹事,诸葛亮带兵平叛。经过:诸葛亮决定以德服人,六擒孟获皆纵。第七次孟获借藤甲军,诸葛亮放火烧,再擒孟获而要放,孟获被感动,投降了。结果:南蛮自动听从蜀国,互相来往。9:武侯伐中原:诸葛亮PK司马懿起因:诸葛亮离间曹睿与司马懿,趁隙伐魏。经过:诸葛亮势如破竹,曹睿复用司马懿。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马谡失谏兵败失街亭。司马懿趁势攻下,诸葛亮是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结果:诸葛亮得到姜维,司马懿借势揽权。10:伐蜀大战:姜维PK邓艾&钟会起因:邓艾和钟会争功。经过:钟会进军,姜维死守剑阁。邓艾偷渡阴平,迫使蜀国投降。司马昭怕邓艾造反,派人抓住了他。姜维假降钟会,劝钟会造反。属下魏将得知后,杀死了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