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在吴越战争中,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作战。
这年,越王勾践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闻报,悉发精兵击越。两军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包围会稽山。越王无奈,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请其劝吴王夫差准许越国附属于吴。伍员请吴王勿许。此时,夫差急于北上与齐争霸,不纳伍子胥之言,遂与越讲和,并率军回国。
此战,吴王夫差虽然获胜,但许越议和,没有乘胜一举灭越,为以后越国的发展及继而攻灭吴国埋下了隐患。
武则天执政时期太湖之事是什么事情?
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江南农民因豪绅兼并土地,逃往太湖聚义。女官谢瑶环奏请安抚,武则天深为赏识,钦命谢瑶环为右台御史,赐尚方剑,巡按江南。谢瑶环至苏州,一日乔装私访,遇见武三思子武宏和来俊臣异父兄弟蔡少炳,因强抢民女与义士袁行健打斗,谢瑶环劝双方到衙门伸诉。大堂之上,谢瑶环秉公处断,武宏、蔡少炳不服,大闹公堂,谢瑶环动用尚方剑,斩蔡少炳,杖责武宏。谢瑶环见袁行健豪侠尚义,二人结成姻缘。武三思、来俊臣为报私仇,诬谢瑶环通敌谋反,并矫命审谢瑶环。待武则天查实,密幸江南时,谢瑶环已被酷刑致死。武则天盛怒,诛来俊臣、武宏,撤武三思职;追封谢瑶环为定国侯,礼葬吴江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