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代战争故事《顺昌之战》

古代战争故事《顺昌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26 更新时间:2024/2/14 0:32:25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我国历史上宋与金之间的一次防守战——顺昌之战。顺昌之战中,宋将刘采用以守为攻、以击解围的防御手段,用极少的兵力粉碎了金军的大部队的围攻,是一次成功的防御战。

公元1140年,金统治者答应归还宋廷三京。新担任东京(今河南开封)副留守的刘率领3万多士兵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出发准备驻守东京。此时,金统治者内部意见不一,金兀术带领数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刘带兵到达顺昌得知金军已经攻占陈州(今河南淮阳)。此时有些将领主张南撤,丞相秦桧也命刘撤防。刘却认为顺昌粮食充足、城墙坚固,可以一战,遂下令凿沉船只,誓死一战。他发动群众,全民备战。城墙上设置好防御设置,同时城郊设置伏兵。

六月十一日,刘得知晋军在城外扎营,便乘敌人立足未稳派兵夜袭取胜。十五日,金以3万大军围攻顺昌。为了诱敌,刘命令大开城门。金军担心中伏,不敢冒进。刘等到金军后撤时,派兵掩击获胜。此后,刘又连续几次偷袭敌军获胜。

金兀术得知后亲自率军支援。六月二十五日,金兀术抵达顺昌城下,将顺昌城层层包围起来,并派主力攻打东、西两门。金军遭到顺昌守军顽强抵抗,加上天气炎热,士兵疲惫,未能攻克顺昌城。

宋军守将刘又设计将金军引入散毒的地区,金军中很多人中毒。后来,宋军趁夜下大雨,地面积水之机伍袭击金兵,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然后又派出5000精兵直接攻打金兀术大营,斩杀金兵近万人。

金兀术派出精锐“铁浮图”反击。“铁浮图”就是穿着重盔甲士兵,三人分成一组,并用皮带等连接在一起,每前进一步,就用拒马木(拦马用的.木头)环绕护卫,但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刘早就准备好了器械对付。“铁浮图”刚一到阵前,宋军拿着装满煮豆的竹筒在南门伏击。两军一接触,宋军就把竹筒抛出,地面洒满了煮豆,诱使其马抢食。宋军趁机用大刀砍掉马腿,用枪把他们的铁帽子挑掉,然后用锋利的斧子砍断他的臂膀,或击碎他们的脑袋,彻底击退了金军的反击。

金兀术不甘心失败,就又调集了他的另一精锐部队“拐子马”迎击宋军。“拐于马”是在左右布置的两翼骑兵,全部是由擅长骑射的女真族人所组成的,被誉为“常胜军”。可是,在宋军的奋勇迎击下,这支常胜军也惨遭失败。金兀术不得已率领军队狼狈后撤。

面对强敌压境,刘如何部署备战?

就在强敌压境之际,刘沉着果断的应对指挥备战。他先亲自观察城内的防御设施和城内外的地形。他见到城内粮食充足,还存有很多毒药,认为可以一战。刘先命人将所有船只凿沉,然后把城墙加厚加高,构筑好防御工事。之后,他又号召所有百姓,同心协力共同御敌,誓死保卫顺昌城。他把自己全家人都搬入到一座庙中,并且在门口堆上一堆干柴。刘嘱咐守卫的士兵,如果一旦顺昌城被金军攻破,就立即放火先把他的全家焚烧,以免遭到金军侮辱。他用这种方式激励将士和城中百姓,誓死与顺昌城共存亡。在刘的领导下,军民共同御敌“男子备战守,妇女砺刀剑”。根据地形和兵力,他又将兵力布置好,命统制官许青、贺辉、钟彦、杜杞分守东西南北门。依靠当地人为导,派出侦探不断刺探金军行动。经过一周的努力,终于基本完成了顺昌城的防御准备。

刘如何派出两个人散布假消息给金军?

战事开始前,刘召见他的部下曹成等人,然后对他们说:“我派你们去金军做间谍,事成之后必有重赏。你们只需按照我所说的去做,敌人肯定不会杀掉你们。现在我准备派出骑兵去侦察道路,把你们编入随这支侦察队伍中。如果遇到金兵时,你们就一定要假装掉下马,被敌人俘虏。金兵主帅肯定会审问你们,如果他要问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就说:‘他是个没什么大本事的守边人,喜欢声色,宋廷因为两国议和了,才派他去驻守东京。他贪图享受,喜欢安逸。’”

曹成等人随侦察兵出发后不久果然遇到金兵,曹成等人被活捉。兀术审问他们,他们就按照刘吩咐的话回答。兀术十分高兴地说:“这下可以踏平顺昌城了。”随即,他便下令,不带车辆、火炮等重器械前进。第二天,刘在城墙上巡视,看到他们远远地走过来,就用绳子把他们拉到城墙上。

刘所率领的军队不足2万,主力是原来彦所带领的“八字军”。但是真正能出战的人只有5000人。刘带领将士同心协力,坚持抗击,采用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即先发制敌,避其锐气,麻痹敌人,制造战机。加上城内居民的大力支持,终于以少量的兵力战胜了数倍的敌军,抵挡住了金军进攻的锋芒。这一战是自金军南下以来遭受的最大的惨败之一。金国朝野为之震动。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两个抗日战争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1.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公共租界的日本人聚集区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

  • 古代战争故事:宁远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1662年,后金兵大举南侵,直逼山海关。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率领的14万大军,与金兵一触即溃,只好往关内节节败退。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大为震惊。少数人主张在关外抗击金兵,大多数人却主张放弃关外的大片土地,退守山海关。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失败的阴影。就在满朝文武拿不定主张的时候,兵部主事袁崇焕,单身匹马

  • 海底两万里的十次遇险的情节概述和人物形象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次遇险遭遇角鲨:潜艇航行到太平洋时,在海底森林进行一场狩猎,遇到一对角鲨。全体人员伏倒在地,角鲨视力不好,没看到他们,逃过一劫。第二次遇险搁浅:潜艇在驶进波罗阿尔岛的时候,意外触礁搁浅,借助五天后太平洋的涨潮,返回海洋。第三次遇险土著人围攻:潜艇搁浅后,船上的人到附近陆地觅食休憩,遭到土著人围攻

  • 古代战争故事《明灭元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在这一站中我来讲述一下明朝灭元的战争。此次战争是明军与元军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进行的一次决战。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等攻占中原各地,孤立大都,最终取得全面胜利。1352年,明太祖朱元璋起兵,四年后即位吴王,设置百官。建立政权后,明太祖先后夺取了湖广、江西、江浙等地,为北上灭元扫平障碍。13

  • 秦国攻打赵国的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的典故介绍公元前262年,秦军伐韩,上党郡与韩国失去联系。郡守冯亭不愿听从韩王的命令,将上党郡拱手献给秦国。他派遣使者去往赵国,表明愿意将上党郡的城池献给赵国。赵王认为这是大利,便欣然同意。赵国此举引起了秦国的不满,秦王决定出兵伐赵。公元前260年,秦军攻取上党,继而去攻打长平,赵王令大将廉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最好分朝代的讲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1、牧野之战(商朝末年)2、桂陵之战(战国时代)3、长平之战(战国时代)4、巨鹿之战(秦朝末年)5、楚汉战争(秦朝末年)6、垓下之战(秦朝末年)7、昆阳之战(西汉末年)8、官渡之战(三国时期)9、赤壁之战(三国时期)10、V亭之战(三国时期)这个就要看你想了解那一时期的历史了或哪一方面的事情了。中国

  • 中国三次保家卫国战争指哪三次?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三次保家卫国的战争,我认为应该是抗日战争、抗美援朝和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些战争都属于规模大、时间久的战争,牵涉到国威军威以及国家的命运。1.襄阳防守战。曹仁三国第一守将2.刘备火烧博望坡使曹操暂无南顾之心后人把这又算给了诸葛3.赵云的空营计诸葛的空城计那是后人编的4.张辽的合肥之战,八百破孙权10

  • 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历史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阎应元尸山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城未肯降!寄语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江阴,与扬州、嘉定这些重镇比,不过是一座小小的要塞,全城仅九万多人。被百姓们推举为守城统帅的阎应元既无一品大学士史可法的十万大军,又无三品通政使侯峒曾的地位显赫,但他居然应全城百姓重托,于二十四万清寇的大炮、强弩之下,担当起了九万

  • 1941年的简短的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狼牙山五壮士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共产党员马宝玉,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1941年8月,侵华日本军队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

  • 求推荐类似于斯巴达克斯的电影?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宾虚》,最伟大的史诗电影,曾获14项奥斯卡提名,囊括11项大奖,至今无人打破此记录。电影有将近四个小时,但是非常好看,丝毫感觉不到时间的流失,尤其是高潮部分长达半小时的赛马比赛可称经典,五星推荐,喜欢史诗电影的朋友绝对不能错过。《阿拉伯的劳伦斯》,一部惊人而空前绝后的史诗。影片的导演手法及摄影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