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有哪些历史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奋发努力,不怕吃苦?

有哪些历史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奋发努力,不怕吃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61 更新时间:2023/12/27 4:36:38

有哪些历史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要奋发努力,不怕吃苦?这个问题很好,也学习了有关回答,所举史例都具有说服力。要说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励志历史故事有很多很多,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激励自己努力前行。

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自己成功,但却很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勤奋好学、拼搏进取、坚持不懈。从古至今,那些成就一番事业的名人志士,无不是靠勤奋、靠坚持、靠努力、靠吃苦,才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的。下面这些历史故事,其人其事,都是流传于后世,并且耳熟能详,只要悟深悟透其中道理,就会激励我们勇于吃苦,敢于挑战,真正做到奋发有为,最终让自己走向人生事业的巅峰。

01.陈平忍辱苦读,学成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陈平,初生不详,逝于公元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西汉名相,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伟大的谋略家。陈平少时喜读书,有大志,曾为乡里分肉,甚均,父老赞之,他感慨地说:“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

小时候家里贫穷,陈平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之间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离家出走,欲浪迹天涯。被哥哥发现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后来,终于有一位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陈平的确不同于富家子弟,一心一意苦读。在他学成后,倾力辅佐刘邦,最后成就了一番霸业,也成了一代名臣。

陈平是汉初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在亡秦灭楚、建立汉朝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谋士角色。汉高祖刘邦去世后,他又韬光养晦,力撑危局,联合亲刘势力,诛灭吕氏外戚,维护了汉初的统一局面。

02.吕蒙手不释卷,勤奋补拙终成古代名将

吕蒙(公元179年公元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吕家岗)人。三国时代,东吴大将。吕蒙年轻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学习。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但苦于缺少文化知识,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出来。

为这事儿吕蒙也很苦恼。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手握兵权,掌管着大事,需要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长自己的才干。”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再多再杂,也没有我要处理的事情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发罢了。”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最后终于有了文化。

作为一名带兵打仗的将领,吕蒙能够发愤勤学好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奋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之后他屡建战功,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这些都是与他勤奋努力特别是折节读书而分不开的。

03.陆羽弃佛从文,一代茶神让茶源远流长

陆羽(公元733年公元804年),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从小就是一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成人。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

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三卷,而闻名于世。茶使陆羽流芳千古,陆羽让茶源远流长。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他的一部《茶经》,写出华夏文明的优雅心情,写出茶的灵魂,不愧为茶圣,茶的祖先。《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04.归真不怕打击,不畏艰难终成一代绘画大师

厉归真,生卒年不详,五代梁道士。自幼酷爱绘画,善于画牛和虎。由于生长在农村,熟悉牛的形态习性,所以把牛画得非常生动逼真,深受人们称赞。可是画的老虎不像虎,却有些像牛,人们称他画的老虎叫做死老虎。对此,厉归真十分苦恼。

受了这样大的打击,反而激发了厉归真苦学画虎的斗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他孤身进入深山老林,决心探访真的老虎。历经千辛万苦,在猎户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为抓住老虎运动姿态的特点,他还专门向猎户买了一张虎皮,披在自己身上,模仿老虎各种动作,跳来跳去,扑来扑去,以便增强对老虎的想象力,做到画虎心中有数。

把死虎画活,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厉归真却真的做到了。他不畏艰难险阻,深入老山猛虎出没之丛林,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05.包拯少年断案,平生清廉美誉千古流传

包拯(公元999年公元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包拯包青天,天下人人皆知,美名传扬千古。包拯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昭雪,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包拯平生廉洁公正、立朝刚毅,整治吏治、铁面无私,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除了上述这些励志故事,在历史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励志故事,从中都会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和教益,不断激励我们奋发进取,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卸下包袱,勇敢前进。再黑的黑夜也会迎来黎明,再长的坎坷也会出现平路。只要永远怀抱着一棵不放弃的希望之心,坚持不懈的努力向前走,明天就一定会有温暖的阳光,也一定会在我们的脚下走出一条成功的路。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战争故事《七国之乱》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七国之乱即西汉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指公元前154年1月17日,即是西汉初期汉景帝3年发生的一次叛乱。叛乱原因是以吴王刘濞为中心的七个刘姓宗室诸侯不满国家削减他们的权力,参与叛乱的共有七个诸侯国,所以叫做“七国之乱”。由窦婴、周亚夫所平定。七王之乱主要是地方王国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汉

  • 小兵张嘎有哪些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嘎子聪明淘气,爱上树掏鸟,爱下河摸鱼,还爱搞点恶作剧。看着他的那些有趣的故事,体会他的那种心情,就像是我们自己的故事一样,让人倍感亲切。嘎子机智勇敢,临危不惧,为了把日本鬼子引到八路军设好的埋伏圈,冒着生命危险与“白脖”周旋,帮助八路军成功地打败了鬼子的部队。他从一个为亲人报仇而踏上战斗之路的孩子,

  • 安徽和江苏的历史渊源?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安徽省”是公元1667年时才出现的一个概念,安徽是中国建省较晚的一个省。说起“安徽省”就不能不提及“江南省”,“江南省”设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省府位于江宁(今南京)。清江南省前身是明朝的“南直隶省”。江南省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无论是明朝的“南直隶省”,还是后来清朝

  • 形容古代战争的成语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马革裹尸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元勋,他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被封为伏波将军。马援回到京城洛阳,大家都来向他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官员。马援对孟翼说:“为什么先生不说些指教我的话,而一味夸奖呢?”孟翼不知如何应对。马援说:“汉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个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

  • 爱国英雄事迹简短?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答:1、王伟海空卫士2001年4月1日上午,王伟负责跟踪和监控美国军用侦察机。在被美国飞机击中后,跳伞坠入大海并被光荣地牺牲。他才33岁。在这次任务中,王伟决心大胆,冷静,用生命写下爱国故事。伟大的教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胜利。王伟牺牲后,中央军委于2001年4月24日在北京。举行了命名会议,并颁发了“

  • 义无反顾的为国捐躯的爱国英雄?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为国捐躯的爱国英雄有:1、黄继光。1952年,朝鲜战场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的部队,战士和炮弹捉襟见肘。部队的进攻遭受到了阻碍,他挺身而出摧毁了敌人的几个火力点后,又用自己的身躯去独挡敌人仅剩的火力点。在黄继光的英勇献身下,上甘岭战役取得了胜利。2、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解放隆化城的战斗打响

  • 一把98k的故事完整?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中国人在朝鲜战争中拿着一把98K杀死了300百多人长津湖的历史故事1950年9月15日,在300多艘军舰和50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美第10军成功登陆仁川,朝鲜人民军被拦腰斩断,朝鲜战局生变。10月7日,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向中国边境逼近。应朝鲜方面的请求,中央作出了“抗

  • 古代的一些战略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自己随便拿吧这里多的是探源那部分就是你要的故事两次战役分别是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我军以一个师在龙街架桥佯攻,吸引敌军主力,再以主力部队攻打绞车渡敌军,用六只木船顺利完成渡江任务。飞夺泸定桥:在只剩铁锁的泸定桥边,面对另一头强大的封锁,我军以22名英雄突击队为先锋,奋勇冲击,让大部队顺

  • 关于战争方面的故事,短小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在一次战争中,恐怖分子中有很多儿童。有一天,一位在超市附近胜利的上尉从超市的废墟里拿走一包巧克力,准备带个他那可爱的女儿。忽然,他发现了一位小女孩在路边嘤嘤的哭泣。上尉觉得这个女孩好可怜,便蹲下来,把巧克力给的这位小姑娘。突然,这位小姑娘从身后抽出一把手枪对准上尉,扣住了扳机。让人感动的是,上尉在死

  • 古代著名战役与成语对应记忆口诀?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垓下之围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古代以多胜少的三大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1.巨鹿之战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率领6万楚地义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