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于辛弃疾承担责任的故事?

关于辛弃疾承担责任的故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6 更新时间:2024/1/22 7:27:09

1207年,年老病重的辛弃疾没有等到朝廷的诏书,也没能实现洗雪国耻、北伐恢复的理想。

这位六十八岁的民族英雄在大呼数声“杀贼”之后,带着他的满腔热血和遗憾,然长逝。

“一世豪杰”是辛弃疾写照,他一生坚守,初心不改,热血不灭,爱国之心燃尽了岁月,也照亮了人格。他就如同世人所言的“男子汉”一样为国家不畏生死、不计名利。

能执笔以观天下,武能上马以定苍穹。辛弃疾虽半生颠沛流离,但也遮盖不住一世荣光。

少年英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灭亡,改朝换代,辛弃疾的家族留在了被金人攻陷了的国土上。

战争的血液被冲刷,国人的尸体被掩埋,但留在辛弃疾心中的爱国热血依然沸腾。

北宋灭亡

十三岁之时,他与祖父登泰山望江山,他指着山峦峰聚的远方许下了“驱金人,复旧都”的誓言。

绍兴三十一年,21岁的辛弃疾率兵起义,他带领着这支两千多人的起义军伏击金军,杀了叛变投敌的和尚义端。

绍兴三十二年,23岁的辛弃疾率领五十骑兵直捣金军的万人大营,深入敌境八百里,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张安国,毫发无损的带回南宋复命。

少年英雄,一战成名。就这样,辛弃疾带着一支部队气吞山河,越过国境线来到了南宋,受到了皇帝的赏识,做了南宋的官员。

这一年,辛弃疾二十五岁,风华正茂,雄韬武略,满腔热血。

少年辛弃疾

求而不得,不甘苟且无为度一生

本应戎马一生的辛弃疾,坚信着自己能成为英雄,他相信自己会经历一场如命运指引般的北伐战争,最终达到洗雪靖康之耻、光复旧都的理想。赤胆忠心以平天下事,鞠躬尽瘁不求身后名。

一腔热血的辛弃疾在南宋任职前期,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揉进了一次又一次的上书进言中,他陈述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复国强国的大计。

《九议》、《美芹十论》,辛弃疾把自己对于北伐的热情和光复的理想赤,裸裸的展现在了朝廷的面前,可是他却高估了南宋对于收复失地、灭金复国的决心和锐气,当时的南宋朝廷已经不愿意继续打仗了。

南宋朝堂

自古英雄多寂寥,辛弃疾多次上奏都未被采纳。满腔的热血和抱负被硬生生的放置在一旁。

二十八岁的他登楼北望,遥望故土,壮志未酬,其中的滋味又有谁人能懂呢?

在接下来的十三年里,从他的二十九岁到四十二岁,辛弃疾调换了十四任官职。

因为频繁的调任让他无法在官场上有很好的建树和作为,官职变动究其原因,是他不畏强权的性格以及不愿与官场同流合污,即使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他也不愿趋炎附势的将自己的“前程”锁在高官侯爵之上。

但就算自己的职位不高,辛弃疾也像“真正男子汉”一样在任职期间采用积极的措施,召集流亡国人,训练军队,打击贪污豪强,关注民生安定。

冲锋陷阵杀敌报国

在辛弃疾的眼中,“君子之交淡如水”,他不会为了前程趋炎附势,更不会为了风花雪月放弃理想。

入乡闲居,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淳熙八年冬,意料之中的事还是来临了。

42岁的辛弃疾终是受到那些达官显贵的弹劾而被免职,在上饶隐居,怀揣着满腔热血的男儿过上了身为“稼轩居士”的日子。

然而让辛弃疾料想不到的是,这样的闲居在乡的日子居然持续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间,他从未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只不过换成了用笔墨进行战斗,除了中途两年有出任过安抚使之类的小官,其他时候都是闲居。

垂垂老矣

整整二十年,辛弃疾将自己的情感寄情于山水与诗词中。在词作当中,他依然是那个驰骋战场的将军,依然是那个沙场点兵的将士。

他讽刺着南宋朝廷的不作为,感慨着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着让人扼腕的哀叹。诗词中的绝望与希望的矛盾,内心不断涌动的抱负和那份一如既往的使命感让他坚守着最初的那份热血。

人老体弱,为国征战毫不动摇

宁宗嘉泰三年,64岁的辛弃疾早已看清了朝廷的真面目,就在他真的决心要归隐山林之时,主张北伐的将领韩胄用主战派人士。

这让他再次看到了希望,果不其然,他再次被任用,委以军职。他兴奋异,精神一怔,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想要大干一场。他想起了年轻时代的辉煌,看到了梦想离自己最近的时刻。

跨马再战

可惜,现实的骨感终究是战胜了理想的美好。北伐的筹备让他身心疲惫;领导者的轻敌又让人忧心;同僚的上书弹劾随着一次次的战败让他无力招架。

这晚年的雄心,就如同昙花一现。他再次被贬,被革去了职位。报国无门,怀才不遇,辛弃疾终究是老。

这时的他将自己永远不会实现的夙愿安放于词中,明知已经没有机会,还依旧有期待之情。

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南宋丞相发起了抗金战争,再次召回了辛弃疾。即使此时的他已经68岁,即使他已经重病缠身,他依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为国出战。

然而羸弱的身体已经坚持不了他的理想了,当时还没有启程就永远离开了人世,他临死前的三声大吼“杀贼!杀贼!杀贼!”充满了他的不屈和不甘。

南宋抗金

多么残酷的命运,在生命的最后给了他实现夙愿的机会,却在还未出征的时候带他离开了,让这个渴望在战场上马革裹尸的老人最终也回不了他梦寐以求的故土。

但他没有倒下,至少他为了自己的誓言坚守到了最后,他的信念也随着他的诗词跨越千年一起来到了我们面前。

爱国忠魂,读懂“真正男子汉”

“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这是范开在《稼轩词序》中对辛弃疾的评价。

也许在辛弃疾自己看来他没能将自己的抱负和才能施展开来,但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参与抗争,右手持刀左手握笔,他的忠魂为祖国战出了气节,是顶天立地的真男儿。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简单说一下5次中东战争的交战双方和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五次中东战争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为争夺巴勒斯坦地区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直到1949年3月才结束。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约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两国为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勾结以色列,于1956年10月

  • 三英战吕布赏析?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三英战吕布”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出现在第五回中,该片段以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的殊死战斗为描述对象,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吕布武艺超群,刘备、关羽、张飞三面夹击吕布才打败吕布。从中我明了一个道理:面对强大的敌人,光平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1、秦将章

  • 女扮男装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从民间流传的传说中来看,应该首推“花木兰”。传说的来自《木兰辞》的长篇叙事史诗。而史书上却无任何确载,花木兰的故乡,姓氏到底在哪里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除了赞扬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也有中华传统孝文化的真实体现,在民间流传极广。隋朝末年,边关告急,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二十多年的

  • 蜀汉西南王国是谁建立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在与东吴孙权联军于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的北方军团后,刘备趁势夺取江陵以及荆南一带,大肆扩充势力。平定益州内乱后,又有曹操将前来袭击的消息。在内外交逼之下,刘璋听信手下张松、法正(已经是刘备的人了)之言,迎接刘备入益州,欲藉刘备之力,抵抗张鲁、曹操。不料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法正又为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爱国志士?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著名民族英雄有卫青、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张自忠、钱学森等。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战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袭龙城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败的神话,曾七战七胜,以武钢车阵大破伊稚斜单于主力。卫青

  • 56个民族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马本斋抗日民族英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创建冀中军区回民支队马本斋(1902年1944年),原名马守清,男,回族,共产党员,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

  • 中国战争历史名人?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时期,李世民,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李靖,薛仁贵,郭子仪,徐茂公,魏征。三国时期,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南宋时期,岳飞,韩世忠,梁红玉,杨再兴,牛皋,宗哲。明朝时期,朱元璋,徐达,常遇春,胡大海。明末清初,李自成,袁崇焕,吴三桂,多尔衮,洪承畴,豪格。清末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

  • 战史告诉我们的道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民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和平发展始终是硬道理;要始终保持忧患意识与自信气概;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邱少云1952年10月中旬,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中,邱少云所在营奉命担负潜伏任务。潜伏

  • 冲锋号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滴滴答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滴滴答滴滴滴,冲锋号能退敌人进攻,敌人听了我国这神奇的冲锋号,会吓得魂飞胆丧,撒腿就跑。小时候看《上甘岭》电影时,这种场面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也看过战斗日记,联军总司令李奇微曾在朝鲜战争回忆录里这样描述志愿军的军号:在战场上,只要这个铜制的乐器一响起,中国志愿军部队就如着

  • 红军长征故事,求短一点的,要感人至深的。(1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军委总部来到贵州仁怀县一个山坳的时候,警卫班的战士们麻利地把首长和自己的营房安置停当,留下值勤人员,然后一起走到村边,在一棵枝叶茂密、一抱多粗,约有十多丈高的大树下,唱歌、跳押、摆龙门阵,消除战斗、行军后的疲劳。不多一会,碰巧总参谋长刘伯承也来这里散步。他主动参加了警卫...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